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若不

    B.与郑人

    C.若郑而有益于君

    D.烛之武退秦师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寂寞空庭春欲晚》中,新生代人气演员张彬彬饰演的满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深情如许、温润如玉,更有着芝兰玉树的风姿气度。

    B. 深思熟虑之后,粟裕还是认为不过江,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为好,但他又怕自己的“一孔之见”干扰了中央军委的决心,没有上报。

    C.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中,雄浑大度的颜体字是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张旭、怀素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非凡,与他们性情旷达相对应。

    D. 只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才硕果仅存地成为那个无论是物质抑或精神都极为贫瘠的时代中熠熠生辉、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麟凤龟龙”。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网通在“优质服务年”活动中,从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全面向社会提供了装、移、修机的入户预约服务。

    B.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 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天离开故乡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按旧体诗词形式创造的。

    B.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词的前三句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应理解为“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缓缓流去”。

    C.词的上片中,“看”字领起了“湘江秋景图”中的七句,这七句写景顺序井然:由近观到远眺,由仰视到俯瞰,动静结合,由点到面。

    D.全词最后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结,用问句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词人(革命青年)的豪情壮志。

  • 5、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阕打乱了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中消协负责人介绍,围绕《电子商务法》进行的这次调查,得到的有效样本为12196个。其中有52.4%的受访者在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商品时遇到假货较多或真假混卖问题,70.6%的受访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假货。但是,在购买到假货后,仅有12.1%消费者成功获赔。

    该负责人表示,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电子商务法》针对虚假宣传、网络售假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按理说,这些消费者应该非常关心《电子商务法》。但是,仅有57.8%的受访者知道《电子商务法》,42.2%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在知道的人群里,也仅有52.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这说明普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电子商务法》是拥抱互联网、适应新时代的一部重要法律,需要参与网络消费的每一位消费者、经营者及执法者了解和熟悉其立法理念、立法原则和内容要求。”该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应抓紧组织开展《电子商务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活动,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法》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更好地享受互联网消费新时代”。

    (摘编自《中消协调查报告显示:超四成网购人群不知道电商法》,《经济日报》2018年12月27日)

    材料二: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走过了从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服务到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具体的技术应用发展到相关产业的形成,并通过创新与协同发展融入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进程。目前,电子商务经济以其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动力,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就业人员多达425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创业青年都积极参与其中。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商企业和平台,腾讯、阿里巴巴等相继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企业,滴滴、小米等也被评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摘编自《中国电商的“成人礼”》,《人民周刊》2019年第1期)

    材料三: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产品质量是微商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是暴力刷屏和退款困难。品质无保障、消费者维权意识缺失和监管困难成为微商行业的发展痛点。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金瑞表示,电商法把微商行业和电商平台管起来,并不是要给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产业“添堵”,而是为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个人角度看,产品质量、购物体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权益一旦受到侵害,若是缺乏法律依据,消费者将难以维权;从社会角度看,某些电商渠道逃避税务部门的管控,会对国家的税收造成严重危害。也有专家表示,电商法的颁布实施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电子商务领域从快速发展向规范化发展的转变。它的实施可以解决一些案件的司法“困境”。从短期来看,可能会造成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从业人员减少等情况;但是从长远来看,行业逐步规范后,商品质量、消费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而公平的竞争环境会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摘编自《电商入法,构建网购新时代》,《西部大开发》2019年第2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四成网购人群不知道《电子商务法》,说明普法工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

    B.实施《电子商务法》,创设公平的市场环境,短期内可能引发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从业人员减少等情况。

    C.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的拓展,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返乡青年创业的问题,有利于加速农村脱贫的步伐。

    D.电子商务经济凭借独特的优势,在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动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网购买到过假货的人数比例和成功获赔的人数比例,二者相差悬殊,可以看出,网购时代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B.电子商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经过技术、服务和经济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扩张过程。

    C.微商经营品质无保障、消费者维权意识缺失和监管困难,制约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D.《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意在使电子商务领域在快速发展基础上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3】请结合材料,给进入网购新时代的电商经营者提几条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在《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2)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雨”是古诗中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2)《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窦巩《南游感兴》诗中写道:“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与此诗有相似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的很多能守业的却很少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马来阐述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第一段中用来阐述从师必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表明蜀国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________________,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渲染出暮春时间冷寂的氛围。(写出两个即可)

    2这首诗中,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恐天下以吾广国 私:偏爱

    B. 故欲之 相:辅助

    C. 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光着脚

    D. 使使者持召通 节:符节,古代使者持之以作为凭证的信物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申屠嘉,是梁地人士,他跟随汉高祖去攻打项籍,因为建有功劳,就提升做小小的队长,后来随从高祖攻打黥布的叛军,再改任都尉。

    B. 孝文帝原想起用既有贤才又有品德的窦广国担任丞相职务,但因窦广国是皇后的弟弟,怕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最后任申屠嘉为丞相。

    C. 孝文帝对宠臣邓通宠爱无度,虽然知道邓通为非作歹,但仍多方袒护他。

    D. 邓通在朝廷内怠慢无礼,申屠嘉狠狠地教训了他,让他吃尽了苦头而狼狈不堪。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2)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3)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毛泽东:“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习近平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

    李大钊:“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正值青年的你,对此有何思想或感悟?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②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