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不必贤于弟子

    A.客有吹洞箫者

    B.渺渺兮予怀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眼睛并不看我,只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简直——天真!”

    B.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兰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花都挤在一起来啦!

    C.在新年晚会上,中文系……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D.“凤娇,你怎么不说话,还想那个……‘北京话’哪?”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B.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淸淸白白做人。

    D. 你们店里的商品质优价廉,服务态度也好,我下次一定惠顾。

     

  • 4、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常以身翼蔽沛公   B. 皆白衣冠以送之

    C. 以乱易整,不武   D. 敢以烦执事

     

  •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物出场方式描写格外传神,如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以在家而不出场的方式来写贾赦,以先侧面烘托再正面出场的方式来表现贾宝玉。

    B. 《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C. 《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师说》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D. 《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采用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诗歌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①郭隗②,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

    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竟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矐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铎,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注:①郭隗:郭隗(wěi ),战国时燕国(今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燕昭王客卿。②庸保:庸,受雇用,出卖劳动力。保,仆役。

    1】【1文章第一段以一句成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2请你想象一下,当年李白作《古风》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3作者是否赞同太子丹让荆轲刺秦王?你从哪几句原文看出来的?作者赞同什么?

    4】【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荆轲塔进行了哪些断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这一场景中,用次要人物的外貌描写来烘托激越悲愤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②《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学以致用。

    ③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书”“乡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并希望贤才归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将天姥山和天台山做对比来突出天姥山的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黄莺的鸣叫声来描写琵琶声婉转动听的诗句是“_____”,用冰泉来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的诗句是“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是: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独立寒秋, __________ ,橘子洲头。

    (2)鹰击长空,_______ ,万类霜天竞自由。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_________ ,挥斥方遒。

    (4)曾记否, _________ ,浪遏飞舟。

    (5)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 , 散了她的芬芳。

    (6)那河畔的金柳, __________

    (7)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

    (8)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变徵之声。

    (10)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与其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②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用游仙体的方式写的古诗,反映了诗人身在山林而心系国家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思想。

    B.全诗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写游仙;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现实。

    C.开首两句先分别交代游仙之地及山高险峻之态,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明星闪烁,高耸云端。

    D.进入仙境后“俯视洛阳川”的景象是当时安史之乱的悲惨现实写照,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和爱民情怀。

    【2】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两首诗的主旨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请比较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成阳丞。

    贞观十四年 ,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一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煮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学之士。后来以其才华受到任瑰的青睐,被任命为息州参军。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美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材料三   在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上几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