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能克终者盖寡 盖失强援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C.盘庚之迁 臣闻求木之长者
D.而况于明哲乎 于反覆不宜卤莽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 的组成部分。
⑵这恶魔似的铁马,那 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
⑶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学样式,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 的作用。
A. 不容置疑 震耳欲聋 举足轻重 B. 不容置疑 振聋发聩 举重若轻
C. 不容置喙 震耳欲聋 举重若轻 D. 不容置喙 振聋发聩 举足轻重
3、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荆轲勇敢、多谋的一项是( )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愿足下更虑之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图时代,“画传”更是将图片与文字鼎足而立,甚至是有“图胜万言”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此。
②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曲折,集秀、幽、野、险为一体的张家界峰林洞瀑,可谓秀色可餐,让人流连忘返。
③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秘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④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⑤我市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五风十雨,昼夜温差大,需要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⑥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大批受众。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④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橘 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他显得异常狼狈。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8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选自《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到的“他”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 “他”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他”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B.摊主两次送给“他”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的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C.“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他”报恩的感动。
D.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显散乱,语言朴素而不失细腻,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2】文中的“他”三次来到水果摊,试简要分析“他”来水果摊的目的。
【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好处。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与蔺相如最终和解,发誓同生死、共患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增添了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3)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4)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5)《曹刿论战》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8、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名句。(限选三句)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静女》)
(2)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况《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相交多年的密友,__________________,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毕淑敏《我很重要》)
(5)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通过“_________ ,_______”两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美景表现了出来。
(2)《再别康桥》中,诗人由梦境回到现实,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同学少年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描绘湘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6)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众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释)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对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人”许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诗人态度很镇定。
B. 三四两句用典,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委婉地道出了某些贤圣非圣贤的现状,也与尾句相呼应。
C. 五六两句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和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 七八两句面对众人的批判,诗人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2】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中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上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春,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上曰:“朕既不德,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吴王,兄也;岂不豫哉?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有司固请曰:“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平天下为太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上乃许之。上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何!”上乃止。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上感谊言,诏开藉田,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三·汉纪五·太宗孝文皇帝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B.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C.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D.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
B.立嗣,既可指古代中国家庭习俗,即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
C.陛下,是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古代用来尊称皇帝的还有“万岁”“殿下”“主上”等。
D.藉田,是古代帝王亲耕的土地;每年春耕之始,由帝王在藉田举行亲耕仪式以劝勉农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称病引退,对文帝说在汉高祖时自己的功劳更大;而在诛灭诸吕时周勃的功劳更大,希望将右丞相的官职让给周勃。
B.文帝拒绝早立太子,认为不选择贤德之人而一定要立儿子为太子,会引发楚王、吴王的干预,这不是以天下为重的做法。
C.文帝在霸陵想要纵马奔驰下山,袁盎认为君王应该顾及自身的安危,避免做出冒险的举动,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劝阻。
D.贾谊对文帝说,百姓生活富足是天下太平的前提,如果百姓都自食其力,那么国家就会物用充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为题举行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