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 。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
。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国是。
B. 中国当代艺术有某种哗众取宠的特征,大量的作品,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成为市场的热点,形成一段时间的行情,但是从本质上是一文不名的。
C. 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无不表现出他对世事的洞明,于人生的思虑;观点深刻,旁征博引,措辞精准,堪称不刊之论。
D.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每念此,常痛于骨髓
4、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砯”是冲击的意思,在这里用作名词,指的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
B. 炮烙:相传是商代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最后人堕入炭中被烧死。
C. “凋朱颜”中“凋”为使动用法,意为 “使……凋谢”。
D. “猿猱欲度愁攀援”中“愁”指的是“为……发愁”,应为为动用法。
5、将下列语句连成语意贯通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经过春雨的滋润,我迅速成长。②还要给我掐尖儿,防止我陡长。③十月底,我就绽开笑脸。④这就是我短暂的生命,最后给人留下一缕醉人的芳香。⑤每年阳春三月,我从沉睡中醒来⑥在这期间,人们要给我施肥、浇水、除虫。⑦立秋后,气候转凉,我开始孕蕾。(注:选项句中的“我”是菊花自指)
A. ⑤⑥①⑦②④③ B. ①⑤④⑦②③⑥
C. ⑤①⑥②⑦③④ D. ①⑤⑥②⑦④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绿色消费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绿色消费?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色消费的定义约有30多种,大多指的是要求提供绿色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的几个层次的绿色消费中,第一个就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的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由此可见,人们关注的绿色消费主要是消费质量,是消费对象的绿色、消费效果的绿色、也包括消费过程的绿色。概括起来说,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
绿色消费概念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而提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的消费方式密不可分。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促进生产,同时也影响交换和分配。消费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类要摆脱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必须从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消费模式开始。于是,绿色消费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更是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又能够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消费,必须从消费的主体——消费者开始。绿色消费行为来源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意识的确立。消费者应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符合人的健康需要,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生命健康,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推行绿色消费,首先要有绿色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因此,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是普及绿色消费的前提。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营销者。面对绿色消费的兴起,企业应该由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型,及时改变技术攻关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等方面坚持绿色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
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政府责无旁贷。应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发展。将绿色产业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投资绿色企业,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设备;完善绿色奖励政策,使绿色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等优惠政策。扩大绿色生产,应该实行多产业、多领域齐头并进的政策。赋予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浓重的“绿色”,逐步实现制造业生产的清洁化和农业生产的无污染化。基础设施、建筑业、商业、现代服务业等,也应当逐步实现“绿色”发展。
(摘编自《什么是绿色消费》)
材料二:
陋习往往与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相关,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中,所谓非理性消费也在此列。革除陋习不仅要靠法律强制,而且要靠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绿色消费是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或服务。有学者运用排除法对非绿色商品进行了类型化列举;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使用来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原料的商品;生产中涉及对动物进行残酷或不必要剥夺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的商品。显然,滥食野生动物与这些排除要素完全吻合。又如,使用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没有合理回收措施的一次性用品、不自觉实行垃圾分类、浪费能源资源等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尽管有些并非法律所禁止,但本质上都属于陋习之列。
革除陋习最关键的是引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机制。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道路,重点都是放在经济领域并侧重生产环节。实践证明,作为短板的消费领域问题不解决,绿色发展就落不到实处。特别是某些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陋习已到了非革除不可的时候。
绿色消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结合起来,使公众的消费权益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高度地融为一体,同时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必将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周珂《绿色消费助力除陋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就是绿色消费,它不仅关注消费对象的绿色,还关注消费的过程与效果的绿色,追求消费的质量。
B.绿色消费的概念,是人们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提出来的,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
C.绿色消费能够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既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也能够使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绿色消费对消费者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消费者具备超前的意识、不断学习的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高的认识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消费方式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安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行动。
B.消费能够实现和促进生产,因此生产与消费要想形成良性循环,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还需要优化消费结构。
C.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还要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加强政府的管理、扶持。
D.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们就会自觉改变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杜绝非理性消费,革除陋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绿色消费”范畴的一项是( )
A.购买环保电池
B.尽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C.不吃野生、珍稀动物
D.尽量购买耐用品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绿色消费”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7、依据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描绘人们在大自然中沐浴临风的美丽图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身在官场却心系田园,他的《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这种心情。
(2)杜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这样的感情。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飘荡的自由畅快之感。
9、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烘托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篇名句默写。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他说:“_______,_______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说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来描绘清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景象。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3) ,知来者之可追。
(4) ,泉涓涓而始流。
(5)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12、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②。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毕諴者,字存之,郓州须昌人也。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端悫好古,交游不杂。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悰领度支,諴为巡官。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征还。諴入为户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历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势门子弟,鄙仓、驾二曹,居之者不悦。唯諴受命,恬然恭逊,口无异言,执政多之。后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项羌叛,屡扰河西。宣宗召学士对边事。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即用諴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等使。諴至军,遣使告喻叛徒,诸羌率化。又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石,省度支钱数百万。诏书嘉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移镇泽潞,充昭义节度使。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原近胡,九姓为乱,諴明赏罚,谨斥候,期年,诸部革心。其年,入为户部尚书,领度支。月馀,改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在相位三年,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十月以疾固辞位,诏守兵部尚书,以其本官同平章事,出镇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于镇,时年六十二。諴谨重,长于文学,尤精吏术。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请辞归乡,君子美之。
(节选自《旧唐书·毕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B.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C.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D.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擢第即及第、登第;进士擢第意为考中进士科。
B.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在本文中的意思为前者。
C.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左迁”“稍迁”“超迁”“再迁”等词,均有升迁之意。
D.卒,文中指大夫死亡。古代关于死亡有不同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毕諴年少孤贫,读书刻苦。他曾燃薪苦读,母亲极力阻止,他仍读书不止;长大后博通经史,诗歌也出类拔萃。
B.毕諴为人正直,不附权贵。他正直诚谨,有好古之风,不与杂乱之人交往;也不怕得罪当时权力炽盛的李德裕。
C.毕諴精于权变,左右逢源。对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这两个豪门鄙视的官职,他口无异言,认真履职,受到夸赞。
D.毕諴慷慨大方,洁身自好。在相位,用所得俸禄资助物资匮乏的宗族而不间断;同僚肆意违法,毕諴坚决不与之为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皇帝为何下诏书嘉奖毕諴,并任命他为加官检校工部尚书?请结合文本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父 亲
王太利(筷子兄弟成员之一)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 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
读完材料以后,你有怎样的感触或思考?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5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