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黑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经常夜间出没在游戏厅内,所以白天一到教室,就没精打采地呆在那里。

    B、郁达夫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这古都的秋味。

    C、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可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也和别的女子打的火热。

    D、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门在欢快的乐曲中信誓旦旦,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B. 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作者第一次用“艾青”作笔名发表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

    C. 报告文学是一种记叙性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艺术加工,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既具有真实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大卫,是个遗腹子。母亲死后,大卫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婆,在姨婆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家是真理的 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②有些所谓的“大师”, ,口若悬河,其实是胸无点墨的莽夫。

      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捍卫   指天画地   既然/那么 B.保卫   指天画地   只有/那么

    C.捍卫   指点江山   只有/那么 D.保卫   指点江山   既然/那么

  •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   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B.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图穷而匕首

    C. 终已不   荆轲笑武阳

    D. 轲既取图奉之,图   顷之未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妈妈对儿子说:“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B.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他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同学们让他介绍经验,他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D.618年中大促到了,有几家手机店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几款品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的四季(节选)

    郁达夫

    ①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②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得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③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蹶过去。

    ④北京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挹翠诸景里的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⑤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⑥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⑦统观北平的四季,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冬天是室内饮食奄息的时期,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至于各节各季,正当移换中的一段时间哩,又是别一种情趣,是一种两不相连,而又两都相合的中间风味,如雍和宫的打鬼,净业庵的放灯,丰台的看芍药,万牲园的寻梅花之类。

    ⑧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1】第③段对于“那一层新绿”的描写颇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本文和《故都的秋》都通过比较来表现北平的秋日,联系下面语段,分析两篇文章的比较有何不同。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3】著名革命家胡愈之曾评价郁达夫“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如何体现郁达夫的爱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名篇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每天反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清风与明月,不但可听可看,而且“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谁都可以共同享受。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革命青年奋勇前进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2)荆轲慷慨悲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出众人感动,同仇敌忾之情。

    (3)曹操在《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壮观景象。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想要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不仅夹在大国之间,还面临其他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____________”虚实相映,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

    (5)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直接点明公西华低估了自己而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工作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感二首(其一)

    陆游

    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醉中光景似得志,梦里朋侪如少时。

    落笔龙蛇仲蒙帖,满怀风月季长诗。

    前朝名胜凋零尽,百岁关心只自知。

    【注】①仲蒙:宋代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李育,性高简,善为诗,但为官不显。②季长:马融,东汉经学家,自少“美辞貌,有俊才”,早年随儒士挚恂游学,以数次拒绝朝廷辟命而名重关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手扶拐杖的细节刻画了老态龙钟的诗人形象,时光易逝的感叹溢于言表。

    B.眼前秋叶零落的萧索之景让诗人更难以承受悲伤之情,一个“悲”串起了全诗情感。

    C.诗歌颈联着力回顾过去,既写出了诗人以往的踌躇满志,也突出年少时的昂扬。

    D.诗歌尾联借名胜凋零感怀今非昔比,由此引出感慨:一生的心愿只有自己明了。

    【2】本诗善用典故,请简要分析颈联诗人用典的用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

    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时期的历史,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吏。

    C.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

    D.古代宴席座次以东向为尊、西向为卑;而古代君臣座次则是面北称王、面南称臣 。

    3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到他的拒绝,后来他凭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赏;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情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

    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及农田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

    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船舱底部有一舱室,空船状态时专门用来装石头,这个石头就叫“压舱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和翻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