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①有美此者将进之 ②此罪甚解杀之

    B. ①今已服矣,又何求 ②莫不延颈愿交

    C. ①伤长者意 ②东道赵他、南阳赵调

    D. ①久之,得解 ②太子丹恐惧,请荆卿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白居易,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存三千多首诗,广泛地反映了中唐的社会面貌。《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是他的代表作。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因所写诗歌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现象,成为唐代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历来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鬼”,与李商隐合称为“李杜”。

    D.《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清代的曹雪芹。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 商务印书馆刚出版了拙著《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bǐng)弃       (shū)   (zhēng)嵘     (gá)然而止

    B.饥(jĭn)        (niù)   (fēi)闻          出类拔(cuì)

    C.悲(chuàng)   (niè)   (1ì)          五彩(bīn)纷

    D.包(zhā)        (zhì)热     (xià)隙       (xī)熙攘攘

  •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封建社会近三千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很少有光风霁月的时候。

    ②红地毯的最高潮来自于压轴明星赵雅芝和夫君的亮相,赵雅芝依旧美艳照人,夫妇俩一唱一和,羡煞旁人。

    ③在“朗读者”第七期节目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与故乡、父亲告别的情景。

    ④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过于平静。

    ⑤《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饰演者吴刚以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⑥朝鲜的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韩、美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材料一

    王维早年对功名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诗,如《从军行》《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但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王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在当时,与王维齐名而同样以写自然山水见长的诗人是孟浩然。他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在他人眼中,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仕进,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他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但其秉性孤高狷洁,不愿折腰屈从。当求仕无门,而且应举落第后,他就放弃仕宦走向山水,以示不同流俗的清高。

    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区别的。他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又如《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的诗语自然纯净,较王维的诗更显淳朴,情思的净化、语言的清淡,和诗的明秀融为一体,将自然纯净的山水之美透彻地表现出来,因而更接近陶渊明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尽管他的诗中也有刻化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观其全诗,多为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共而自工。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但在盛唐士人中,那种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是没有的。有人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于是有终南捷径之说。而更多的是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进而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大自然的山水之美,确具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涤污去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尘世的纷扰,产生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孟浩然的纵情山水,还不时流露出深感寂寞的孤独;王维晚年的归隐,确已达到了气和容众,心静如空无我境界。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宁静之美方面,王维诗的心态更具典型意义。

    在王、孟等人的隐逸心态里,有一种脱情志于俗谛的义蕴;其心无滞碍、天机清妙的精神境界,比前人单纯心系归隐的山林歌咏要高一个层次。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1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唐诗,很多诗中都有景物意象乃至写景的句子出现,如果仅根据诗中有写景的句子,就定为山水田园诗,涉及面未免太宽。

    2山水田园诗应有较强的山水田园意识,诗人的感情应该进入山水田园,浸透着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以山水田园为主要表现对象,至少也应该是对景物的描写在全诗中相对显得出色,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山水田园意境。代表诗人有王维与孟浩然等。

    3孟浩然写诗,往往在平淡中见淳美。他注意整体的浑融完整,一句之中没有很突出的动词或形容词,一篇之中也没有特别用力的句子。但由于诗人在那些自然景物中,确实领略到了诗趣,自然与人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淡淡写出,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山水的清幽,伴以写法上的浑然而就,洗脱凡近,无论情、境、人都有风神散朗的气象,格外显得韵致高远。

    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自然浑成方面与孟浩然相近,但淡雅之中,别饶华气。王维是盛唐高度发展的文化所哺育起来的全能艺术家,基底特别深厚,可以说只有盛唐时代才能出现王维这样的大师,他的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必然要体现于诗,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于简净朴实之中,有惊人的丰富。他善于从容地创造气氛,烘托点染,用新鲜凝练的语言、匀称的色彩、优美的韵律,根据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描绘出田园山林静态之美。同时又静中有动,富有生机和意趣。他的一部分山水田园诗,虽然闲适中带禅意,但并不流于死寂。对于一般读者,这些诗往往提供一个摆脱一切尘嚣,而并非走向真空、死灰的临界点,它的特点是安宁、静谧,可以把人带入清静、和谐的艺术境界,让人获得精神调节,乃至进而体悟宇宙的本质、生命的真谛。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是一位有着多方面艺术素养的大师,他擅长绘画,诗中呈现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这与盛唐时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

    B.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秉性孤高狷洁,不愿折腰屈从,无意于仕途,为显示不同流俗的清高,毅然选择终身不仕。

    C.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歌,导致隐逸之风盛行一时。士人或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或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

    D.山水田园诗应当有较强的山水田园意识,诗人要追求和热爱自然美,以山水田园为表现对象,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山水田园意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的写法和创作风格的形成固然与其自身性格气质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这在王维、孟浩然身上均能得到体现。

    B.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该诗境难以句诠,是自然美与心境美相交融的境界。

    C.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闲适中带禅意,能让读者进入清静、和谐的艺术境界,获得美的享受。

    D.孟浩然山水诗不刻意追求刻化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王维山水诗则在简净朴实之中,有惊人的丰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最接近陶渊明诗歌风格特点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D.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出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8、名篇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既写出个体生命的渺小,又写出人生生命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___________”两句摹写出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手法,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经过了舒缓紧急达到高潮之后,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杜甫用“一语双关”的艺术手法手法,在情景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故园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强烈的对比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自己过着奢靡的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古代很多帝王守江山难的原因。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___”,且“_________”,但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表明老师的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荀子的《劝学》中,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二)

    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②画省香炉:指在尚书省值班。③伏枕:卧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孤”来修饰“城”,显示夔州是一座地势高迥而荒僻的山城,烘托强调了诗人长期羁旅的孤寂心情。

    B.本诗语言凝练,对仗精工严整,颔联前句按意义排列应为“听猿三声实下泪”,因声律关系而颠倒了词序。

    C.“奉使虚随八月槎”是化用典故,以民间传说表明自己回朝愿望落空,回长安如同乘槎在天,茫茫不可达。

    D.本诗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眼前景与心中情融为一体,语简意繁,心情苦闷,意境恬淡,结尾直抒胸臆。

    【2】试结合诗句,赏析本诗所蕴含的对家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定方,冀州武邑人也。父邕,大业末,率乡闾数千人为本郡讨贼。

    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年十余岁,随父讨捕,先登陷阵。父卒,郡守又令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于郡南,手斩金称,又破杨公卿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乡党赖之。后仕窦建德,建德将高雅贤甚爱之,养以为子。雅贤俄又为刘黑闼攻陷城邑,定方每有战功。及黑闼、雅贤死,定方归乡里。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靖军既至,遂悉降之。军还,左武候中郎将。

    永徽中,转左卫勋一府中郎将,从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征贺鲁,为前军总管。副大总管王文度害其功,矫称别奉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终日跨马被甲结阵,由是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定方谓知节曰:“本来讨贼,今乃自守,马饿兵疲,逢贼即败。怯懦如此,何功可立!须囚文度,飞奏之。”知节不从。至恒笃城,有胡降附,文度又曰:“比我兵回,彼还作贼,不如尽杀,取其资财。”定方曰:“如此,自作贼耳,何成伐叛?”文度不从。及分财,唯定方一无所取。师还,文度坐处死,后得除名。

    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赏赐珍宝,不可胜计,仍拜其子庆节为尚辇奉御,定方俄迁左武卫大将军。乾封二年,年七十六。高宗闻而伤惜,谓侍臣曰:“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遽下诏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选自《旧唐书·苏定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

    B.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

    C.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

    D.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授”,文中指授予官职,类似词语还有“起”“征”“拜”“除”等。

    B. “表”,文中指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指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卒”,文中指死,封建社会中一般称士大夫死为卒;天子、皇后以及诸侯之死则称“崩”。

    D. “卿”,文中指君主对臣民的称呼,我国古代也常用来指高级官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定方骁勇善战。他十多岁时就跟随父亲征战,每次都冲锋在前;曾打败杨公卿,追击逃兵二十多里,乡里因为他而得以安定。

    B. 苏定方受大臣喜爱。他在窦建德部下任职,后来跟随窦建德的部下高雅贤攻陷城邑,每次都有战功,高雅贤也因此收他做义子。

    C. 苏定方为人正直。永徽年间征讨贺鲁时,王文度忌妒他的功劳而屡屡与他意见不合,但苏定方自有原则,最后分财物时,苏定方一无所取。

    D. 苏定方深受皇帝赏识。他前后灭掉三个国家并活捉其国君,获得了很多的赏赐;他病逝后,唐高宗感到非常痛惜并赐予其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卒,郡守又令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于郡南,手斩金称。

    (2)矫称别奉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生活是我们学生生活中难忘的一个阶段,有快乐也有伤悲,有奋斗也有失落。转眼三个多月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你也许有许多想说的话或不一样的感受要与人分享。

    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