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品质》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的故事,以此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

    B. 《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的代表作,全文以小见大,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先立后破,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对照着写,形象地论述了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C.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最后。从《鸿门宴》中的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毂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 2、下面对《雷雨》剧中人物潜台词(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B.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C.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不必这样费心。]

    D.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想认周萍但又马上意识到不能认的矛盾,充分展现鲁侍萍痛苦、复杂的心情。]

  • 3、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 驾一叶之扁舟   B. 倚歌而和之

    C. 自其变者而观之   D.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 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在光怪陆离的金融市场中,最离奇的事情之一要数当美国的国债增加时,债权人还要给美国支付利息。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看到大熊猫那憨厚可爱的模样,游客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⑤陶渊明不想为五斗米折腰,自己的危言危行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干脆退隐山林。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回顾和展望需要明确坐标,认准方向。铁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在新时代,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中国诗歌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当前,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时代奔涌向前,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震古烁今的实践,正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为这个时代写下心灵的图谱,提供精神的能量。这意味着我们的心要广大,我们的心里要有充沛的光和热。这光和热来自我们对民族光明未来的信念和承担,来自我们对时代的方位和主流的深刻体察,来自我们对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迈向悠久辉煌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又一个群峰耸峙的壮丽境界。

    (摘编自黄尚恩《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材料二: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说到: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但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实际上,在很大的“人民”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人民内部的分子,每个人都写好自己熟悉或深知的部分,总体就合成一个大的时代的画卷。

    《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认为: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需要是诗的而非新闻,是自由的而又讲究音乐性,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先锋的又是有分寸的,是大众的又是优秀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从新时代青年诗人创作的角度,谈了他的几点建议。他表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诗人要有坚定的诗歌自信、主动作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写出自己的诗歌,写的再开阔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将目光放在了“群众诗歌”或“劳动诗歌”上,他认为:劳动者的写作也是新时代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工人诗歌的底色,其实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延续,在工人诗歌中,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被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达成了非常恰当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诗歌网《新时代诗歌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材料三:

    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1.诗可以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果从儒家的诗教观念来理解,诗应该是可以怨的。也就是遇到失意不快之事,可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意和牢骚。但是历代统治者总希望诗人能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希望他们以诗来讽刺和揭短;而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一味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

    然而,相比较而言,唐代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至少诗可以怨,诗人不论在生活上、政治上遭受打击后都可以发牢骚,抒写失意之情表达心中的不快。在唐代统治者看来,政治上失败是一回事,写事、写诗抒发感情,表达怨意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受必然关系的影响。写诗应该是自由的,诗“可以怨”这在唐代已成风气。

    2.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官府剥削和贪官污吏的讽刺谩骂,在《诗经》中的《硕鼠》等诗中的数量急剧增多。而在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现实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的诗歌创作空间分不开。杜甫无疑是这一方面杰出的代表,他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著名的诗句以及一系列痛斥官府腐败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曾发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3.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政治权利的象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能否对君主的贤愚发表意见,能否对君主进行讽刺,更能看出一个朝代在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程度,也更能说明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自由空间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杜甫对唐玄宗好武开边,发动不义战争和残暴的兵役制,以及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凋敝景象给予了严厉的谴责和痛斥,这种大胆斥责君主的诗,在唐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杜甫并没有因写讽刺皇上的诗而遭到政治上的打击,或是下狱问罪,可见唐时宽松的作诗环境。

    4.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唐代对诗歌创作的宽松环境和对诗人的宽容,不仅表现在对诗歌内容题材的不加限制,同时也表现在诗集的整理和印刻上。在唐代不论你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如何,哪怕曾经反对过朝廷,只要你有诗歌方面的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甚至皇帝也会亲自出面下令整理。上官婉儿虽被唐玄宗所杀,但时过三年之后,唐玄宗又亲自下令搜集整理、编辑她遗留的诗文,并令宰相张说作序。

    (摘编自刘国安《试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尚恩认为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成就诗歌创作的辉煌。

    B.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认为当中国人民的丰富生活没有在文学领域反映出来。

    C.唐代出现的讽刺谩骂政府官僚腐败现象的诗歌数量很多,这说明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比别的朝代多。

    D.杜甫严厉谴责唐玄宗发动不义战争和推行残暴的兵役制,皇帝并没有因此打击杜甫,这体现了唐朝政治的开明。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要区别于新闻,讲究音乐性,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B.工人诗歌将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结合得很好,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精神。

    C.在政治斗争复杂、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怨情,便遭遇杀身之祸,“文字狱”就是这样。

    D.唐代对诗人很宽容,对诗歌内容题材不加限制,还重视整理编辑诗集。唐玄宗杀了上官婉儿,却又下令搜集整理其遗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杜甫《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的雄心气概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B.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登高》即是如此。

    C.杜甫冒死投奔肃宗行在,想在新朝干一番事业,认为罢相房琯事关重大,上疏以为“罪细,不宜免大臣”。

    D.在《丽人行》中,诗人淋滴尽致地描绘了玄宗所宠幸的杨氏兄妹的穷奢极侈和手可热的嚣张气焰。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唐代产生了伟大的诗歌,当今时代能够创作出伟大诗歌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拒绝从师学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文当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仰胁息”,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

    (3)《插秧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了雨中抢插的情形,表明了农事的紧张与艰辛。

    (4)《登泰山记》中写诸人在日观亭中等待日出,“___________”描写了大风的猛烈。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到达山顶所见的第一幅画面,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战栗不已。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5)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6)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7)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8)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9)复为慷慨羽声,          。(《荆轲刺秦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用“______________”描绘春游时沐浴吹风的欢愉图景,得到孔子赞许。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出有好的开始的人很多,能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错落有致的状态,也写出了宫室结构的精巧。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书写工整。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杜甫《登高》)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荀子·劝学》)

  • 11、默写。

    (1)《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用雕刻作比从正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上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明显不同,上阕主要是_______,下阕主要是_______

    【2】结合这首词,谈谈对题目“秋思”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文正公曾行状

    富弼

    (王曾)公即太原人也。既冠,举进士。咸平五年,试礼部及后殿,皆为第一。署将作监丞,通判济州。会北虏寇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上嘉其初任,能志于民,报可。寇莱公入相号贤,以公名盛,不与他埒,特召试政事堂,授著作郎、直史馆,银章赤绂、主判三司户部案。   

    未几,判大理寺。初用散郎,至是帝以不重,故特命公,且谓曰:“廷尉主天下狱,思得详敏者治之乃不乱。无以易卿。”公因请得自辟署,既始于我,亦遂为故事。五年,诏使虏。彼俗重射,邀公校其能。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六年,召入翰林为学士。直日,先帝燕衣坐便殿,赐对罢,就院内使即谕曰:“向渴卿甚,因不及御朝服见,亡谓吾嫚。”其为人主尊敬如此。时上方好神仙,筑昭应、景灵、会灵三宫观以庐诸真,咸用弼臣领职,得者以为宠。公选为会灵观使,非志也,让于冀国王公钦若。上以为异。

    章圣病弥留,今上位储,决政资善堂,刘后讽宰相丁谓谋临朝,物议汹汹,搢绅皆潜有所去就。公恐计日中宫挟外援图所非冀,是未可以口舌争,即不听,且何从倚辨,非所以安赵氏也。因说后戚钱公惟演曰:“公独不见吕、武之事乎?谁肯附者。必如所欲,将刘氏无处矣。”钱惧,从之。后因省,不复有它志。未几,今上践祚

    呜呼!人臣大节,始见其心。方太后时,主少国疑,人无一志,大臣不协恭,而公奋不虑己,特以身捍患。遇事必立,见非义未尝不直之。凡措置,亡失策,动赴机会,左右王室,始终以宁。得俟上专政,光明刚健,其功业可称道哉。与其小夫懦臣异日谈也。

    (节选自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

    ①埓(liè):矮墙;界限;边际。   ②左右:拥护、护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北虏寇/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

    B.会北虏寇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

    C.会北虏寇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

    D.会北虏寇/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六部之一,主管各类典礼、官员考核、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侍郎。

    B.章圣:宋真宗赵恒谥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的简称,宋人常以“章圣”称真宗。

    C.搢绅:古代官吏常插笏垂绅以为装束,故作为官吏的代称,文中指朝廷士大夫。

    D.践祚:指即位,登基,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带天子行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公年少成名,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担任济州通判时,因直言进谏,关心民众,得到皇上的嘉许,后来经考核被调到京城任职。

    B.王公在调到大理寺任职后受到皇上信任,后来出使北方,一鸣惊人,虽是文官出身却善于射箭,让想看宋人笑话的北虏惊叹不已。

    C.皇上喜欢神仙之术,重用宠臣领职宫观,他让王公担任会灵观使,但王公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志向,于是将职位让给了王钦若。

    D.当今皇上得益于王公的襄助顺利登基,执政以来,他光明正大、刚健有为,功绩可圈可点,与那些懦弱之辈不可同日而语。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因请得自辟署,既始于我,亦遂为故事。

    (2)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在“主少国疑”时,王公是如何做到“左右王室,始终以宁”的?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王蒙已年至耄耋之年,却在五年时间1826天里,写下了长篇小说《笑的风》《猴儿与少年》,中篇小说《女神》《生死恋》《邮事》,短篇小说《地中海幻想曲》《夏天的奇遇》,长篇散文《维吾尔人》。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关于文化的多篇文章,出版了《王蒙谈文化自信》《中华文化通识课》《王蒙谈列子》以及与池田大作的对谈集等,2020年他的五十卷文集出版……他说:“有幸生活在中国苦难、变革、建设、焕然振兴的伟大时代,不能不珍惜大时代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大有可为的日子,未敢稍懈。”

    学校团委会将举行“珍惜美好时光,争做有为青年”的讨论会,请你以“珍惜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讨论会发言稿。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注意运用本学期学习的写作方法;③不要套做,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