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幕寝而思之
夜缒而出
B. 行李之往来
是寡人之过也
C. 以乱易整,不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
D. 吾其还也
老妇必唾其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 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B.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C.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D.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声非加疾也 疾:劲疾 ②草枯鹰眼疾 疾:敏捷
③假舟楫者 假:借助 ④是以人多以书假余 假:送给
⑤吾师道也 师:从师 ⑥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⑦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⑧惑而不从师 惑:疑难问题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⑥⑦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联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B.9月初一则“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让乌达煤田成为关注焦点。但记者发现采坑底部裸露的煤层已自燃,正络绎不绝地释放着二氧化硫。
C.日本我行我素地开采石油,与别国签订合作协议,明目张胆抢劫我南海财富,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加上美国一系列挑衅性的军演,更让中国有志之士义愤填膺。
D.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B.作者在文中把北平比作摇篮,说明北平在作者眼中是个安适且快乐的归宿。
C.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关于果子的内容,冷静客观地表现了北平水果的鲜美。
D.本文描绘的是一幅故都风俗画,抒发的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娴雅而淡泊的情怀。
【2】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请写出它的主要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
(1)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多悲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笔下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却呈现出江水清澈、千舟竞发、生机无限的景象。
(2)___________,洵美且异。(《诗经·静女》)
(3)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5)《虞美人》中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秦风》)
(2)左思在《咏史》中揭露西晋门阀制度所造成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作者______《过华清宫》)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因“________”形成了“卷起千堆雪”景象,写景句“______” 又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原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荀子在《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了男子爱屋及乌的情感。
(5)在古代诗词中,描写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比比皆是。请写出完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②,凭轩涕泗流。
念奴娇•过洞庭③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④,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⑤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⑥,细斟北斗⑦,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此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杜甫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②戎马关山北,指当时吐蕃正侵扰陇右。③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④青草,此指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西南,属南洞庭湖。⑤岭海,五岭至南海的区域,指今两广一带。⑥西江,长江。⑦细斟北斗,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首联语浅而意深,表面上写自己早闻洞庭盛名而今才实现登楼览湖愿望,实则蕴含着世事沧桑、今非昔比之感。
B.张词上片“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在一叶扁舟与浩瀚大湖的鲜明对比中,寄寓了作者人生渺小的喟叹。
C.“尽挹西江”三句是全词感情的高潮,作者身在洞庭,心游神驰,邀万象作客,陪自己豪饮,想象瑰奇,气魄雄伟。
D.在情景交融上,张词有独到之处:天光水色,物境心境,昨日今夕,和谐融会,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2】两首诗词都写到洞庭的恢弘之气,但所展现的作者情怀却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节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人们谨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薨,是诸侯死的讳称。依照周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贬官;“右迁”“迁除”表示升职。
D.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符”指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因无力承担丧事而痛苦不堪,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因他丝毫不侵扰、盘剥,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一年里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随从曾经将菜汤不慎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
(2)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14、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