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淮北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C. 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翻阅书籍中尘封的故事,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土地史就是人类的进化史、发展史、文明史,土地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

    D. 据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长有亮蓝色叶子的秋海棠可能代表植物进化的一个新阶段,可能超越普通的绿色植物。

     

  •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②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 ③月出于东山上 ④此非曹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⑤仰观宇宙大 ⑥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 ⑦而余亦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④⑤/②/③⑥/⑦ B.①④/②/③⑥/⑤/⑦

    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⑦/③⑥/⑤

  •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②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③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

    ④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A.①端午   ②重 阳   ③元宵   ④七夕

    B.①七夕   ②端午节 ③元宵   ④重阳

    C.①七夕   ②端午节 ③重阳   ④元宵

    D.①元宵   ②重 阳   ③端午   ④七夕

  •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东曲阜历史悠久,现存大量的古迹遗址,如典雅古朴的孔庙、孔府,空旷广袤的孔林,雄伟壮观的万仞宫墙等,不一而足

    ②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小男孩,有着天籁一般的噪音,他只要张口发声,就会让听者如沐春风,沉醉其中。

    ③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自1993年首次出现以来,“任仲平”总会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生时,发出黄钟大吕之声。

    ④为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中山菊城小学把“儿童诗教”引进课堂,引领小学生对诗词评头品足,开创省内“儿童诗教”课堂教学之先河。

    ⑤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正值午后时分,天色却忽然阴沉起来,让人几乎辨不清方向。我们只好焚膏继晷,缓缓前行。

    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已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片段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片段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来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下列对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片段一中的新媳妇普通得连姓名都没有,却能反映出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C.片段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片段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片段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片段二第二段连用了许多个“她”,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更客观直接地展现人物心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D.片段一写新媳妇的神态、片段二写香雪的动作,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3】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诗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比较注重环境意境化和细节描写。请结合片段,从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分析这两篇小说“诗化”的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海客谈瀛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只有高飞之鸟才可越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2)《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的句子是“____”。

    (3)《琵琶行》中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锦瑟》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梦境虚渺”的一句是“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劈波斩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郑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告别时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快乐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伴、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 ”两句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具体赏析词上阙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2)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典故在全词中的作用。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试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  ②少:轻视,贬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2)饿其体肤

    (3)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4)出数岁

    (5)期年,以出揣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4【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岁月静好,离不开无数平凡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我们应当向所有的平凡劳动者致敬。以上材料内容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围绕“平凡的劳动”这一主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明显;书写清晰;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