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天去拜访朋友,吃了个闭门羹,真让人毫厘不爽,郁闷至极。
②起床晚了,他急不暇择地抓起桌上的冷馒头,背上书包边吃边急匆匆地往公交站台跑去。
③“这么多年就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来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活着……,,他一个人嘀咕着。
④韵达快递继中通快递之后涨价,面对这种快递业集体涨价的现状,消费者能否安之若素呢?
⑤对于学习既要专心又要持之以恒,不可二三其德,三天打鱼,两天随网。
⑥去西藏旅游,就陆上交通线路而言,是没有终南捷径的,只能坐青藏线火车。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⑤⑥
2、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尤其是深夜,满城的灯火已经冷落,却依旧托出它高肃的轮廓,仍在那上面,护佑着梦里的千万信徒。
②下雨的日子它仍在天边,撑着比中世纪更低压的阴云,黤黯的魁伟依旧挺峭,只是隔雨看来,带了几分凄清。
③三访西班牙,最称心的一件事,便是我在进香客栈的房间高居八楼。
④白昼或是夜晚,晴日或是阴天,幢幢的塔影永远在那里,守着这小城虔敬的天空。
⑤西望全城,一片橘红色屋顶的尽处,正对着那千年古寺黑矗天际的双塔。
A. ⑤③①④②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④①② D. ⑤③④②①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B.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C.孝悌:孝,孝顺;悌,敬爱、顺从。“孝悌”指对父母要孝顺、敬爱、顺从。
D.士大夫是古代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士人,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②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③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④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⑤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⑥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A.④⑥①②⑤③ B.②⑤④①⑥③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①③⑥②⑤
5、为了使语言简洁流畅,画线的虚词有些应该去掉,应删去的一组是( )
①尽管我们常常轻视小事情,不屑于做小事情,②可是,③假如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④却又会立刻自满自足。⑤其实⑥虽然改造社会的革命事业是这样伟大而艰巨,⑦但我们个人⑧哪怕有天大的本事,⑨可⑩也只能在这伟大的事业中做好一部分工作。
A.①⑥⑦⑨ B.①②⑤⑩
C.③④⑤⑨ D.③⑥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给你的温暖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刻画王老汉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法,刻画吴亚龙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等。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
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慨叹昔日的显赫人物都在历史风尘中化为乌有的两句名句是: ’ 。
(3)《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因为贵贱尊卑观念而耻于学师的句子是: ,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术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4) 被与彼年相着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静下心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诗人独爱美并习以为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对待不是自己的东西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12、(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②。元和圣德③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④。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②黍离:《诗经》篇名。周平王为避犬戎之害而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宫殿宗庙成了废墟,上面长满了黍子,十分感伤,就写了《黍离》这首伤悼的诗。其中首句是“彼黍离离”。后世往往用“黍离”来代指故国的残破。③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④斩将搴(qiān千)旗:打仗时杀死敌方大将,拔取其军旗。这里借喻占领文坛。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 “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 “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 “看君斩将更摹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 “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蛛①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襄③。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④躯。然则其巧也,适⑤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⑥,天子衮龙⑦,百官绂绣⑧,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⑨,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
①蛛——蜘蛛。尔——你。②黄口灿然——嫩黄的嘴巴金光灿灿。③固之自襄——牢牢地把自己襄起来。④厥(jué)——那个。代词,其:他的:思厥先祖父。(苏洵《六国论》)⑤适——恰好。⑤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带有花纹的织品。⑦衮龙——古代帝王穿的礼服(衮,gǔn)。③绂(fú)绣——这里指祭祀时穿的礼服。⑨枵(xiāo)腹而营口——空着肚子寻求食物。枵腹,空腹。营,谋求。
(1)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词的意思。
然则其巧也 巧:_________
(2)这则寓言通过蚕和蜘蛛的对话,反映了哪两种对立的人生观?
(3)你认为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白居易用他的漂泊的痛苦丰富了文学殿堂,维纳斯用失臂的痛苦展示了永恒的魅力,帝王蛾用破茧的痛苦张扬了生命的力量。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现象时,会惊诧地发现,痛苦其实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亦或是历史的一笔财富。
要求:①请以“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