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朝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物(钱币) 失其所,不知(结交,亲附)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解衣袒露一臂) 秦王柱而走(环绕)

    C.朝而夕设版焉(渡河)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贫穷)

    D.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走走停停的样子) 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留)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校长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对全校同学反复强调,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B. “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古语之所以能这样说,是由于苹果富含大量维生素且易被人体吸收的原因。

    C.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已经不可逆转,国家与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将日益紧密。

    D. 面对各种“舌尖上的风险”,公众需要权威的调查和结论,至少在诸如“速生鸡能不能吃”给出明确答案。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今樊将军,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购:悬赏)

    B.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暗暗地)

    C.而燕陵之耻除矣(见:看见)

    D.击沛公于坐,杀之(因:于是,就)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蔽沛公

    A.项伯杀人,臣

    B.赤也为之,孰能为之大?

    C.良庖更刀,族庖月更刀

    D.秦以利晋

  • 5、大概人都爱他的故乡,其实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由于任何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以下句子不是写乡愁的是 (   )

    A. 春秋迭年,必有去故之悲

    B. 隔千里兮共明月

    C. 月是故乡明

    D.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莲石

    三石

    韦老,县一中退休老师,教的是高中地理。大学时韦老学的是地质勘探,却误打误撞成了教书先生。学的是地质,教的是地理,韦老却是嗜石。经常下河滩、上矿山、逛市场,数十年下来,家中收藏了不少石头,其中不乏珍奇。

    而一普通退休教书匠,却与时任教育局长颇有些交情,虽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局长姓龚,上任不久便来韦老家讨救治学之道。韦老的学生,县教育局办公室周主任曾先行告知韦老,龚局长亦喜奇石。韦老明白过来,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是讨教,其实为石头而来。

    次日,龚局长如约而至。院里几株月桂,一张石桌摆在葡萄架下,两人端坐在被岁月打磨发亮的竹椅上。龚局长极为谦和儒雅,与韦老探讨教育事业事宜。原先安排一个小时,不想两人聊得极为投机,两个小时仍意犹未尽。关于石头,龚局长自始至终没吐一个字,却在韦老意料之外,怀疑周主任传来信息是否有误。

    或许因为韦老家与县教育局办公楼仅一街之隔,两人碰面机会不算偶尔,渐渐熟络起来。龚局长常来韦老小院中品茶聊天,聊得多了,自然会聊及石头。韦老说,曾听闻龚局长喜欢石头,交往许久不见提起,以为消息有误,原来龚局长还真是同道之人。龚局长无奈地说,只敢偷偷喜欢,不然外人知道,定有趋炎附势之人,省得麻烦。

    韦老几十年的奇石珍藏,着实让龚局长叹为观止。

    不过韦老却是怪人,从不带龚局长进入藏石的里屋。每次龚局长驾临,韦老便取出一枚摆于院中石桌,一边喝茶,一边说着石头的来历、意境、象征。韦老娓娓道来,龚局长频频点头,不时插嘴谈些看法,韦老感觉龚局长还真不是附庸风雅之辈。韦老曾提出观赏龚局长的珍藏,龚局长一脸无奈地说,不瞒韦老,早年也有过几枚,后来捐给博物馆了。虽然仍旧喜欢,却不敢再玩,只能饱饱眼福。

    曾有一次,韦老观察龚局长满面愁容,心想定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联想近日县一中搬迁项目的流言蜚语,猜想恐与此有关。想到这,韦老进屋捧来一枚产自本地茅山一带的青莲石,几片大小各异、颜色翠绿的荷叶舒卷有度,一枝红花点缀其间,摇曳生姿,端得是惟妙惟肖。龚局长一看,不觉信口咏出了曹寅的“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的诗句来。韦老扶须微笑,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赋予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因此,青莲成为清正廉明的象征,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托物言志的绝佳对象;我这枚青莲石也是早年入茅山偶得,算不上名贵,却是深有寓意。每每观赏,便感清风拂面,我虽一介老夫,却也能时时警醒自己洁身自好。龚局长豁然开朗。

    不久,项目如期开工,流言蜚语却是烟消云散。

    还有一次,一个老板,也是韦老的学生,不知从那儿得知韦老与龚局长的关系,跑来讨要一枚奇石当敲门砖。韦老倒也爽快,取出那枚青莲石告诉老板学生,龚局长最喜欢这枚,你既然坚持,便拿去一试。也就当天夜里,老板学生兴奋告诉韦老,龚局长收下了,却让韦老颇感失落。然次日清晨,龚局长捧着青莲石来到韦老家,笑着说物归原主。韦老感叹不已,唉,总归是我学生,算我教导无方啊。

    一晃数载,龚局长即将荣升市教育局副局长。

    临别前夜,龚局长来韦老家辞行。书老烫了一壶绍兴老酒,弄了些花生米、猪耳朵,两人相对而斟。酒至半酣,韦老竟然有些唏嘘,取来青莲石要赠与龚局长,并说,承蒙龚局长瞧得上,几年来由得我胡言乱语。所谓宝剑赠英雄,老夫乞望龚局长异地高就之后,仍能常观此石,常思为官之要。这,不能算贿赂吧?

    龚局长脸色凝重,郑重接过青莲石,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端详片刻,轻轻摆至石桌,意味深长地说,石头终归是石头,再有灵性也是人赋予的。有幸与韦老从相识到相知,无数次聆听韦老谆谆救诲,这石中青莲早已刻印在心中了。至于这石头嘛,还是请韦老亲自收藏吧。

    韦老先是一愣,然后笑声朗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老与龚局长有些交情“虽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意外”是指在世人眼中两人的身份不相当,“情理之中"是指两人都对石头有研究。

    B. 小说中龚局长“只敢偷偷喜欢(石头)”将石头“捐给博物馆”等细节,是为了表现龚局长清正廉洁,也暗中批评了那些投机取巧的行贿之人。

    C. 小说中韦老的学生讨要青莲石送给龚局长,龚局长又将青莲石“物归原主”,这一情节既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又使故事更加生动曲折。

    D. 龚局长和韦老信口咏诗,爱好高雅,既符合人物职业身份,也契合其品质特征;故事在笑声中结尾,既让人感到真实自然,又含蓄隽永、引人思索。

    2小说以“青莲石”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韦老还是龚局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登岳阳楼》中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写对前人吊古、怀古不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5)《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期望太宗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思,倡导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清官作风。

    (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让它长大。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中,就提出了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他说________________,那样鱼鳖就吃不完。

    ②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他指出人要改造成为智慧明达,行为不犯错误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

    ③贾谊在《过秦论》上篇中,着重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④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山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开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传说巾的仙境虚无缥缈,令人难觅。

    (2)《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中借用典故表现了百姓甘于异族统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日观峰附近几里内草木不生,积雪覆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说明自己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思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移居:搬家;②将:岂;③纪:经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一边饮酒一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诗歌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韩愈和柳宗元文章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2)辱书云,欲相师。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释: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辱,谦辞,感到自愧的意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皆出于此乎 其:大概

    ②则师焉 耻:耻辱

    道不笃 仆:谦称,相当于“我(的)”

    ④未见可者 师:学习

    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尊称,相当于“您”

    ⑥邑犬群吠,吠所也 怪:责怪

    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⑧狂者累日 走:奔跑

    A.①⑤ B.②⑥ C.③⑦ D.④⑧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幸见取 竟幸运地被您效法学习

    B.又挈挈而东 又(被外贬)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

    C.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而您又想使我管理越地的雪

    D.非独见病 不仅(我)会被辱骂

    3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韩愈与柳宗元关注的现象、表达的态度有相同之处,但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流露的情感又不尽相同。请结合上面的节选文字,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想象一下,二十年以后会怎么样呢?一定和现在不一样。我们的父母已老态龙钟,我们自己已成家立业,我们的国家已兴旺发达,我们的社会已智能方便,我们的世界已……

    请展开想象,以“二十年以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表现正能量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