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B. 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C.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书上有“东家”、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

    D.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此外还有王公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元法等等。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爆破了。

    C. 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 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座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1)凶年不免于死亡        (2)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3)至于兄弟        (4)所以遣将守关者(5)汝可以模拟得之        (6)苟无恒心        (7)因其固然            (8)吾己成为阴间一鬼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沛公居山东

    A.(2)(3)(4)(5)(7)(9)

    B.(1)(2)(4)(5)(8)(9)

    C.(2)(3)(6)(7)(9)(10)

    D.(2)(4)(5)(8)(9)(10)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 ④①③⑥②⑤   B. ⑤④③①⑥②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④③①⑤⑥②

  • 5、下列各句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是寡人之过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 何罪之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象从未改变。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种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真地倾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诚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论上课还是闲谈,他对学生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处。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许嘉璐先生常到我家来。当时他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师,住校内。祖父陆宗达是语言教研室主任。系里或教研室有什么事,都是许先生来。后来又发展到他时不时来家中问学:师生相处十分融洽。

    记忆中,每当许先生来,家中便总有欢声笑语。我和我妹妹都喜欢他来。虽然相对我们来说,他是大人,当时三十岁出头,而我们还是十多岁的孩子,可他并不因此而轻视我们,好像特别能与我们合到一块儿,就像是大朋友。有不少祖父的朋友、学生到我家,与我们谈话,总爱说:“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好好学习呀,把爷爷的学问继承下来。”这当然是关心,但也总隐隐露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诲,给人以沉甸甸的压力。许先生则不然,他没讲过这样的话,但是在我们山南海北的闲扯中,每当我向他请教或他纠正我话中的错处时,便总会旁征博引许多古代文化知识,因势利导,最终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我导入到求学的途径。

    许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但他多才艺,这也是他与人容易沟通的原因。80年代初,卓别林的电影风行一时,有部电影名叫《舞台生涯》,里面有这样几句台词:“黄昏时的暮色像梦一般美,天空中弥漫着丁香花的气息……”我那时正当青年,满脑子玫瑰色的浪漫,对这两句现代汉语台词非常喜爱。有次我到许先生家给祖父办事,闲谈中提到这部电影,我就把这几句台词背了出来,并说翻译家潘耀华翻译得真好。许先生笑道:“那是我写的。”细问,原来潘耀华也住北师大,离许先生家不远,且二人十分熟悉,所以潘耀华每译一部卓别林的电影都要请他润色修改。

    许先生也是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好养花种草,客厅里当年有两样东西最惹眼,一是满架满柜的书籍,一是高高低低的花草,家具则是陈旧的。在花香与书香的熏陶中,坐在那时刻要留神挂破裤子的破沙发上,与他天南海北地闲谈,真是一种享受。

    这些年里,许先生讲述他的学术生涯、治学途径、人生道路,都会一再提到、回顾我祖父对他的影响和教诲。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名师的教诲固然是重要的,然而,路毕竟是自己走出来的。50年代时,古代汉语算作过时的封建时代的那套学问,一些古代文化的课被砍掉,祖父也“失业”改行去教现代汉语。那时有多少青年人不愿追随时代当弄潮儿,而去学无用的腐朽的“八股”呢?而50年代后期毕业留校的许先生却选择并爱上了这门被视为“枯燥”的学问。五六十年代,许先生便从祖父习《说文》、训诂,从未中辍。祖父从师大山西临汾干校奉调回京,每日到师大化学系的《新华字典》编写组上班,编写词典,许先生一星期便有两个上午去词典组,在一间小屋里从祖父“偷学”《说文》。周末,又常来家里讨教。就这样,水滴石穿,终成方家。

    有段时间祖父不在家,许先生虽然也自顾不暇,但还隔三差五来家看我祖母。有一次我从外地回家,看见他手里拿了两包油纸包裹细麻绳捆扎的点心,正和祖母来回推让。只听他说:“老师不在,做学生的应该。”祖父最后的那段日子,是在友谊医院度过的。许先生时任中文系主任,自然又是少不了操持。

    前几年,香港凤凰电视台录制了对许先生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吴小莉问许先生,您现在有这么多职衔,最看重哪一个?答曰:“先生。”先生即教师。当教师,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冬烘八股,易也,饱学深思,难矣,更何况还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训诫令人不敢懈怠。正因为做教师,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不容易,因此也无上荣光。桃李满天弦歌遍地,是我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

    相关链接:

    人们认识许嘉璐,多因他的行政角色,其实他还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自1959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许嘉璐的行政职务跨过好几个台阶,但“教师”这个角色,他从未放弃过。

    (卢昱、逄春阶《许嘉璐:唤醒心底的“中国智慧”》)

    1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为什么永远是二十多岁,至多三十多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热爱教育事业,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而教书育人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

    B. 他好探索新事物并关心、理解青年,耐心认真地倾听青年人的心声,与之真诚沟通。

    C. 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处。

    D. 不会轻视十多岁的孩子,特别能与他们合到一块儿,就像是大朋友。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在作者心中,许嘉璐先生从未改变,永远年轻,这是因为他能和人很好地沟通,学习上不给作者压力,不说教诲的话,多才艺且有生活情趣。

    B. 因为古汉语是过时的封建学问、无用的腐朽八股,没有青年人愿意学,许嘉璐先生却爱上这门枯燥的学问,他一直跟着陆宗达躲在小屋偷学。

    C. 许嘉璐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他常帮助潘耀华润色修改卓别林电影的台词译文,《舞台生涯》里有几句就是他写的,说明他现代汉语也很好。

    D. 许嘉璐先生多因他的行政角色为人所知,但在众多职衔中的他最看重“先生”,他深知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不容易,也为此感到无上荣光。

    E. 许嘉璐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勤奋用功、追求探索精神有关,与他的天赋和生活情趣有关,与陆宗达的教诲和影响有关。

    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的校训。请从许嘉璐先生的“学”和“行”中任选—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2)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3) 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4)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警句是:__________

    (5)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 9、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孔子对曾皙“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的追求最为赞赏。

    (2)____________________,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4)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5)苏洵《六国论》中,“__________”一句明确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最后用“__________”一句告诫统治者不要被敌人的强势吓倒。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诗句,表达诗人胸怀博大,渴望广纳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喻女子的青春年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对自然永恒的羡慕。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写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开辟不久的小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非常清幽 。

    B. “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C. 颈联主要写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又以“星穿过”和“雪压摧” 写竹,水乳交融、情景俱妙。

    D. 尾联实写,诗人眼见当下梅花清绝,给竹轩带来了更多的诗兴,故说“莫移墙下一枝梅。”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贱,无长无少,道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现在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B.“人非生而知之者”与“道之所存”两句中的“之”,意思不一样。

    C.“生乎吾前”与“亦先乎吾”两句中的“乎”,都是“在”的意思。

    D.“是故无贵无贱”中的两个“无”字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无论”。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学习的是道,哪里要去知道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B.我的老师是道,哪里要去知道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C.我学习的是道,也许要去了解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吧?

    D.我的老师是道,也许要去了解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吧?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汉语词典》:【成长】向成熟的阶段发展。

    有人说,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努力不一定有成效、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没有成效或回报却依然倾尽全力的时候。

    根据你的成长经历以及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