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A.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萧统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C.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白居易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陈子昂
2、为下面上联选配下联——楼台藏绿柳
A. 前树夕照明 B. 新日树端生
C. 雨晴天似高 D. 篱落露红桃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直走咸阳(通达) 故略上报(报告)
B.永保无疆之休(休息) 以膏泽斯民(施与恩惠)
C.虽董之以严刑(督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立)
D.辟邪说,难壬人(批驳)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为)
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的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 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B. 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 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 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司马迁《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古代室内的座位,首先以坐北朝南为尊,其次是坐西向东,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充分显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个性特点。
D. 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披露整治不规范地名案例。包括海南、陕西、浙江等地的民政部门,都分别公示了一批“大、洋、怪、重”的不规范地名。这些不规范的地名,很多都是住宅小区或者酒店。从名称看,不是崇洋媚外,与“维多利亚”攀关系;就是带有封建色彩,诸如“御府”“皇庭”之类。还有一些则是怪异难懂,如金业观湖大第、丹玺琉泉等,不知所云。
地名是城市符号,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传承历史文化,蕴含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认识是通过一个个地名完成的。可是从那些“贪洋求怪”的地名中,看不出哪怕一星半点的城市个性特色。在一个与欧美国家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中国城市,三步一个“威尼斯”,五步一个“枫丹白露”,不仅显得生搬硬套,毫无意蕴美感,更让人觉得不明所以。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些称不上古都的城市,会有很多地名动辄拿“帝王将相”说事。地名也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风尚,代表着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里面难道取不出好名字?地名“崇洋媚外”,是对本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疏离和淡漠,其精神根源,还是文化不自信。而抱着“皇庭”“皇家”之类的封建名号不愿松手,则与现代精神相悖。
(选自2019年6月25日《长江日报》)
材料二:
一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运动在海南、陕西、河北、广东等多个省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不过,我们观察各地的不规范地名清理名单会发现:只要名称中使用了英文和音译英文的,都统统被贴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以至于著名连锁酒店维也纳在三亚市的清理中全军覆没。只要是名称中用了皇家、宫殿等描述帝王词汇的,都被认为是“封建色彩”,连西安皇家艺术博物馆也未能幸免。
而这样大范围严要求的清理真的能收到提升文化自信、规范地名的效果吗?恐怕还有待观察。最直接的例子,2014年广电总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在电视节目中规范用语,不能使用NBA、F1甚至GDP等英文缩写词,目的是要维护母语。执行这一通知到现在也五年了,真有人将NBA叫成美国男子职业联赛、把MP3叫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吗?非但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多的英文缩写词汇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因为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对外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种文化的交流自然会倒逼出语言的融合。很多现代语种在追溯渊源时,也经常会溯源到两个甚至多个古语种。
说到底,文化自信不是靠限制出来的,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是对外来文化无所畏惧的。
(选自2019年6月20日“中国经营网”)
材料三:
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是一项行政行为,也是一项具有文化技术含量的工作,必须科学规范地进行。
首先应该本着严格依法、科学认定的原则。结合全国地名普查掌握的基础数据,在梳理国家以及各地地名管理法规、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和公布不规范地名认定的政策、法规依据和界定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经过广泛听证、论证等程序,再确定清理整治对象。同时,要按照“管好增量、整治存量”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严防新增不规范地名。
其次是遵循为民便民、节约资源的原则。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名要做好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对不明显违反地名管理法规规范、当地群众已经习惯、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宜“一刀切”地全部更改,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修补更正,避免资源浪费、给民众生活带来不便等情况。
第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的原则。要实事求是,尊重各地的文化差异,重点清理整治有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公序良俗的不规范地名及其标志物。对确需更名的,在制定更名方案时应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并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选自2019年6月20日《工人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规范地名包括那些崇洋媚外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或者是怪异难懂的小区名或者酒店名。
B.这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运动和当年广电总局要求电视节目规范用语的结果会是一样的。
C.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应该本着严格依法、科学认定的原则,要经过广泛听证、论证等程序。
D.对那些有损民族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公序良俗的地名必须清理整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名是城市符号,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所以住宅小区或者酒店命名应该蕴含城市个性和特色。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应该可以取出代表着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的地名。
C.只要名称中使用了外文和音译词语的,都统统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这是理所应当的。
D.如果有的地名没有明显违反地名管理法规规范,并且当地群众已经习惯,就可以不用更改。
【3】以上材料中,《长江日报》、“中国经营网”和《工人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子路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可以看出;公西华非常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南朝宋武帝刘裕曾两度挥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形象的表达。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鸦雀无声,而听者仍然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3)“爱屋及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诗经·静女》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这种现象提供了非常直接而明确的证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对人才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与孔子“学思结合”思想相吻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风”是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营造了悲凉凄清的意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了曾皙的志向,就是弟子几人着春服、沂河沐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出春和景明、安乐社会的景象。
(2)《谏太宗十思疏》中善用对比,同心同德则不同民族和谐,反之就兄弟反目,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与《念奴娇·过洞庭》中分别写到“玉”,这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推进,才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3)韩愈《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充分体现陶渊明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质朴中见精巧,平淡中见深味。
B.“守拙归园田”一句,“ 守拙”呼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呼应“性本爱丘山”。
C.“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运用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细节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幅安宁、恬静的田园生活画面。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既是指田园生活自然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的生活状态。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日:“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日:“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
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①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昧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①搏击:督察举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 “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 “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 “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表示官员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迸言劝诫,很受器重。
B. 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 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 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人敬仰并倡导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能实践者固然让人敬佩,但“瓦全”者未必就让人生厌。勾践卧薪尝胆、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都让人津津乐道。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是“瓦全”还是“玉碎”,你有着怎样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