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来到英国后,她发现周围的同学们个个都有特长,或能歌善舞,或能言善辩,而自己却别无长物,什么都不会,简直是个自卑的丑小鸭。

    B. 父子俩虽然身在不同的岗位,但是相互勉励,比翼齐飞,父亲王发升率全村人走上科技致富路,儿子王新峰在部队荣立二等功。

    C. 原来,大南湖是一个水草丛生、哀鸿遍野的荒湖。经过近20年的围垦,2万多亩荒湖绝大部分已渐渐变成了米粮川,但仍有少部分开垦条件极差的土地继续荒芜着。

    D. 让我们自豪的,除了我们所创造的让世人震惊的物质文化,还有我们敝帚自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昆曲、南京云锦等。

  •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3、下列词类活用情况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1)取汉中(2)而歌呼呜呜耳者(3)以促织富,裘马扬扬(4)益

    (5)食诸侯(6)征民间(7)公室,杜私门(8)成以其小,

    A.(1)(6)/(2)(4)(7)/(3)(5)/(8)

    B.(1)(6)/(2)/(3)(5)/(4)(7)(8)

    C.(1)(5)(6)/(2)(4)(7)/(3)/(8)

    D.(1)(5)(6)/(2)(7)/(3)/(4)(8)

  • 4、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②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⑤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⑥今若遗此妇, 终老不复取

    ⑦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⑤⑥⑦ D.①④⑦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

    B.据气象资料显示,从18日下午开始,关中的西北部和陕北出现了小到中雪和雨夹雪,降水量最大的是米脂县,达5.1毫米;关中大部和陕南出现了小雨,最大降水量在蓝田,为2.9毫米 。

    C.面对上涨的物价,广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家里的开支与消费的底气难成正比。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D.从“棱镜门”以来美方的言行看,美国政府正急于“灭火”以及考虑如何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并没有对“棱镜”计划反映出的本质问题进行反思的打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宪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12月10日,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种”。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种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全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形成相应体制机制,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摘编自202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为深入学习并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浸润式”实践团于7月19日至24日,赴湖北武汉开展“走进匠心”实践活动,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行业翘楚访谈交流,参观项目现场并深入一线进行“浸润式”实习实践,领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浸润式”实践团来到中建三局科创公司,与两位行业翘楚开展了大国工匠座谈会议。中建三局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范键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勉励大家用技术创新助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

    “浸润式”实践团依托中建三局广阔的平台,进行了重点项目参观、大国工匠访谈以及“浸润式”在岗实践。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

    (摘编自荆楚网2021年7月29日《浙大学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体悟大国工匠精神》)

    材料三:

    杭州工运史资料陈列室内又添新内容,工匠精神展示厅于今天上午正式开馆,这也是全国首个工匠精神展示厅。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工匠精神展示厅正是契合了时代要求,在杭州工运史资料陈列室暨劳模工匠展示厅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而成,历时半年之久。

    展示厅分为“思想引领,闪耀光芒”“工匠精神,杭州实践”“舆论反响,社会评价”三个部分。全厅运用文字、图片和影像的形式进行展示,既包含杭州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探索,又包含杭州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所做的一系列实践等内容。

    “这是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郑荣胜介绍,自2016年以来,杭州市总工会率先在全国开展“杭州工匠”认定工作,并设立了全国首个“926工匠日”。而后,杭州市总工会又相继建成了浙江省首个工运史资料陈列室,“926剧场”,全国首个劳模工匠文化公园,通过持续举办庆祝“926工匠日”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摘编自2021年09月18日《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B.材料一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更具说服力。

    C.浙大学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与行业翘楚访谈交流,参观项目现场,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有望成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

    D.杭州市工会率先在全国开展“杭州工匠”认定工作,庆祝“926工匠日”,举办系列活动,是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

    A.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到处可见,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世界前列。

    B.《核舟记》中,巧匠用“长不盈寸”的桃核再现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C.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的铣工李峰心细如发,探手轻柔,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允许范围内的5微米的误差他也要“执拗“返工。

    D.中国兵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

    【3】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仍然需要坚守,如何弘扬这种精种呢?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抒写自己毕生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8、理解性默写

    (1)《诗经· 氓》中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兰亭集序》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 :________   _______

    (9)《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10)《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上阕中用细节表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天一色的阔大秋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发出 “_________________”的感概,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吾师道也,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读离骚   

    华岳

    楮衾封冷白凝霜,展转无眠夜未央。

    风欲送愁先卷帐,雨嫌多梦故敲窗。

    自惭鼓瑟投齐好,谩接歌舆效楚狂。

    起把离骚读幽闷,楚词还似楚江长。

    【注释】①华岳,南宋爱国志士,诗人,曾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狱。后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杖死东市。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其诗豪纵。②宋时,棉花尚未普及,多用藤纸和楮纸制作纸被。“白凝霜”“雪色鲜”是常用的两种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实,漫漫长夜,纸被寒冷,诗人辗转难眠,交代诗人起身夜读的起因。

    B.颔联赋予风雨情感,风起雨作,却似嫌诗人多梦,故意敲窗,欲为之送愁去。

    C.颈联用典,“自惭”句悔恨自己如“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竿”般不合时宜。

    D.尾联使用比喻夸张,写自己的幽闷如屈原《离骚》之幽闷,似江水长流不断。

    【2】结合全诗,简析诗人“起把离骚读幽闷”读出的“幽闷”。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鼻矶,写下了两篇赋。

    B.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

    D.玄裳缟衣:我国古时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省称“衣”,以遮蔽身体。“裳”,亦作“常”,是专用于遮蔽身体下半部分的服装,男女尊卑均可穿着。

    【3】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4】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