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劝学(鼓励)中规(圆规)槁暴(晒干)
B.中绳(合乎)挺者(挺直)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C.就砺(接近)就砺(磨刀石)博见(见得广)
D.参省(多次)加疾(劲疾)须臾(片刻)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以我贿迁(财物,这里指嫁妆) 去矣方滞淫(久留)
B.及尔偕老(等到) 衾枕昧节候(昏暗)
C.府吏见丁宁(看见) 渐车帷裳(浸湿)
D.体无咎言(身体) 洵美且异(诚然,确实)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稻菽(shū) 三匝(zā) 戛(jiá)然而止
B.筵(yàn)席 鼓瑟(sè) 吐哺(pǔ) 大模(mó)大样
C.巷(xiàng)道 暧(ài)暧 遒劲(jìn) 跌宕(dàng)起伏
D.惆怅(chàng) 载荷(hè) 茎(jìng)秆 弄巧成拙(zhuó)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单衣见啮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C.惑之不解
D.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5、请选出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A.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阴
陆蠡
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家门前的禾场上排列着一行行的谷簟,在阳光下曝晒着田里新收割来的谷粒。芙蓉花盛开着。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竹箩——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
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
还是在不多年以前,父亲写信给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听说你在学校里专爱玩,功课也不用功……”父亲也珍惜起光阴来了。大概他开始忧光阴之穷匮,遂于无意中把忧心吐露给我。在当时我不是能领会的。我仍是嫌光阴过得太慢。“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发愁。“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呢?”虽则我并不喜欢这异邦的节日。“怎样还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样过那些佳美的日子。光阴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脚的鸭子。于是我用欢笑去噪逐它,把它赶得快些。正如执棰的孩子驱着鸭群,唿哨起快活的声音促紧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脚步,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又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惯用双手交握成各种样式,遮断它的光线,把影子投在粉壁上,做出种种动物的形状,如一头羊,一只螃蟹,一只兔;或则喝一口水,朝阳光喷去,令微细的水滴把光线散成彩虹的颜色。何时使我的心变成沉重,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没有低昂的平声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妇人携着她的狗,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选自《陆蠡散文选》,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描写散步的见闻时,很自然地把这种见闻转化为细腻的对话描写,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复杂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认识。
B.陆蠡的爸爸劝他“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之时,也是忧虑自己光阴穷匮之始;无奈年少的陆蠡想的却是“什么时候放假呢”,他还嫌光阴走得太慢。
C.“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痛心和无奈啊。光阴是无穷无尽的,光阴又是悭吝而无情的,人总是少年轻年日,迟暮惜光辉。
D.作者这篇文章借助诗意的联想,把议论隐含在饱含诗情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对光阴有着沉痛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使我们更清醒地审视自己,珍爱光阴。
【2】我坐在竹萝里玩耍时,爷爷却来去匆匆,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陆蠡散文风格独特,思想脱俗,技巧超群,请从构思、结构、主题中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7、填充默写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论及“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而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是古诗词里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此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了当年求学期间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情景。
(2)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燕国太子丹及宾客送荆轲前去刺杀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以歌相和,士皆垂泪涕泣。他又上前唱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扣弦而歌的歌词中,以远眺美人而不得类比渴望皇帝召唤而不能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斥责男子感情一变再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花间
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此词全用仄韵,全词十句,一韵到底。其中上片四句每句有韵,第三四句又构成对偶句。
B. 这是一首春词,起句突出一个“春”字,主题是咏春惜别,伤年华之易逝,叹良会之难得。
C. 这上片四句纯属写景,随着作者的移步换形,虽在小园,却能一句一个景、一步一个境地引人人胜。
D. 下片前三句既赞美江南一带的山川风物。又在赞美之余发出感叹,山河不老,而人却在不断变老。
E. “相逢”以下三句以劝饮、惜别为主旨,故人们应珍惜时光,杯酒联欢,畅叙衷情,共赏江南
【2】【2】本词三四句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益发兵诣赵 诣:前往
B. 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亡:死亡
C. 更容貌而前 更:改变
D. 举筑朴秦皇帝 朴:通“扑”,击打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悠悠的生命四季,苦乐年华里,家乡是我们内心深处难以忘怀的一页。家乡是村口的石板桥,是过年的舞龙灯,是奶奶的笑容,是童年的回忆,是妈妈的泪水,是生命延续的永不停息……
我们慢慢长大,有时候是从重新凝视自己的家乡,甚至告别家乡开始的。
你的家乡,是否也有那么一个去处,是否也有那么一个习俗,是否也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你忽然觉悟,明白某种道理?
请以“记家乡的 ”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呈现你的所见所闻所思,分享你的成长与觉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补写出副标题空缺处,自拟正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