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朱自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流水、薄薄青雾、淡淡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②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鼎力相助

    ③“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责无旁贷地伸出手奋力托举起从10楼坠下的孩童,瞬间感动全国。

    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⑤一些青年人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便打退堂鼓,浅尝辄止的做法贻误了多少青春啊!

    ⑥获得本届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安之若素,展示出了难得的冷静。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礼之。

    A. 其姊子。

    B. 见仇家

    C. 之,问其故。

    D. 其贼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报社运用全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B.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最为惊喜也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呈现在观众眼前,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自古沿袭的匠人精神的热议和追捧。

    C.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D.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有学问的人

    B.则明而行无过矣:知识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很多人

    D.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同“授”,传授

  •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A. 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B. 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C. 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D. 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爷爷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这吃饭的手艺是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爷爷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一小袋黄豆是什么了。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一小袋最后的黄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3分)

    【2】小说中哪些情节体现了爷爷的精明?(3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结尾部分写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请探究其对于情节和主题的作用。(8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念刘和珍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沉默”的预言。

    (5)《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⑵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⑶《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_____”的儒将功勋;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老子《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名句默写。

    (1)《诗经静女》中描写女子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4)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_____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_____”的狼狈结局。

  • 11、把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论证了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2)京剧传统剧目《四郎探母》中“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的唱词,唱出了陶渊明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境。

    (3)“月”这一经典意象经常出现在苏轼和白居易的诗文中,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前后相连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菱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泡①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矾。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①渑:沾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在表达别离的伤感之外,又夹杂着诗人个人命运的慨叹。

    B.“江菱苍苍客去带”中,“去”字写出友人离开的动作,“稀”字则写出送行人之少。

    C.诗中“雁”“江菱”“黄花”“白鸟”等意象的层层叠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D.颈联转向描述青溪口,看似明丽灵动的秋景中,蕴藏着诗人别离后的孤独与伤感。

    2这首诗的颔联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思考回答以下小题:

    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导。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刎。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勿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B.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C.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D.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2下列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丹之:使动,使……忧患 B.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贫穷

    C.得劫秦王:果真、如果 D.太子前顿首,请无让:固执

    3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亡秦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       私见张良,具告

    C.有顷后言曰                  秦王还柱

    D.光言足下太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店有招牌,人也是有“招牌”的。每个人的“招牌”上,则写着他的名字、社会身份、从事的职业,写着他所拥有的头街、名气、财富……每个人在可见的“招牌”之外,还有一块无形的“招牌”,它是一个人内在的真才实学。在一名科研人员那里,它就是扎实的研究;在一名医生那里,它就是高超的医术……这无形的“招牌”,还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品德、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树立好自己的‘招牌’,走好人生路”,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