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厦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厂发生爆炸后,无数消防战士殒身不恤,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②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亮举哀时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③我们有铁的证据证明这是毁谤诬蔑,他们心劳日拙,也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④在文字学方面,父亲可谓学术泰斗,我们期盼他雏凤声清,以助我们成长。

    ⑤有些国家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冲击了他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剧了全球范围的货币战和贸易战。

    ⑥为欣赏省剧团的精彩表演,村民们把操场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爬上围墙作壁上观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也 ②食埃土,饮黄泉 ③吾从而之 ④而学于师

    ⑤乌鹊飞 ⑥瑟吹笙 ⑦深林兮层巅 ⑧艰难苦恨霜鬓

    A.①⑥/②⑤/③④/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④⑦/⑧

    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败之。

    B.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C. 其达士,洁其居,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D. 嚭闻古之伐国者,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B. 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C.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其画风秀丽丰腴,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达到了毫厘不爽的程度。

    D.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 5、下列句子,修辞格不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馄饨不混沌

    陈峰ㅤㅤ

    吆喝声掀翻了村庄的寂寞。

    那是在吆喝什么?是兑糖客人的吆喝吗?不像。是卖泥螺、蟹酱的吆喝吗?也不像。这口音奇奇怪怪,超出了小孩子的想象,叽里呱啦,肯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大人在一旁说:“在吆喝着卖馄饨呢,那是温州人,说的是‘瘟话’。”大人瞪一眼小孩,警告:“别靠近担子,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

    远远地望见摊主坐在小凳子上,将抽屉抽出推进,忙碌着。孩子们望着,不甘心,吸一口空气解解馋,一股香气钻进鼻腔,好闻极了。这香味从何而来,谁都知道,是这摊子带来的。

    不管了,不管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混沌了。河对岸阿红的娘刚生下弟弟,要吃馄饨。阿红在馄饨摊边等待时,得意地东张西望。我迈着小步子围过去,想看个究竟。摊贩落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没等我看清楚,粉色团团已盛在碗中,清且醇香的汤,泛着油花,撒上碧绿的葱花,映着鲜红的肉馅,阿红提着篮子,急急地回家去了。

    粉团团里面还有肉,原来这就叫馄饨,清清爽爽的馄饨哪里混沌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人的脑瓜子里尽是些唬人的东西。

    等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馄饨铺。上学路过时,我会站在店铺前看一会儿,【甲】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呆呆地看着,心想,这师傅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馄饨就是暗器,裹上铁弹,往人身上一掷,嘿嘿,谁也想不到。

    彼时大家的早餐一般是在家吃的泡饭,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所以我暗中期盼生病,故意把衣服脱了,故意在冬天喝点凉水。

    终于,感冒虚张声势地来了,只一点点的头昏脑涨。没关系,我吞下一口热茶,装成浑身无力的样子,要求父亲带我去医务室量体温。父亲终于开口:“去吃碗馄饨开开胃吧。”

    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母亲在一旁反对:“吃什么馄饨啊,一点点热度,睡一觉就好了。”我缠着父亲,要他说话算话:“不是常常说君子说话,四匹马也追不回吗?”

    走到馄饨铺子,我迫不及待地跟师傅说,要一碗馄饨,声音响亮得丝毫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师傅应声“好嘞”,开始包馄饨。【乙】这次我看得真切了,左手馄饨皮,右手竹签,挑一点点肉糜,贴在馄饨皮上,几根手指一拢即合,扔一旁,如此反复。馄饨之间撒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下锅,水沸,看到馄饨鲜红的馅心一面朝上浮起,便熟了。一碗汤波荡漾的小馄饨端上来,香喷喷的,用调羹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星星葱花如柳眼初舒。我舀起一个吹啊吹,轻轻嘬一口,馄饨滑进嘴里,满口汁水,柔软滑嫩,透骨鲜香。顿时,鼻塞没了,呼吸顺畅。感冒早好了,只恨还没吃够,已见碗底,汤也没影了。

    后来,父亲带我去县城的馄饨店,我见识了剁肉馅的奇妙。师傅双手各执一把刀上下翻飞,将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筒状的棒槌敲打。师傅说,肉打得越久便越烂熟越膨胀,打到最后,蓬起的肉茸会起丝,用竹签一挑,馅儿便粘在馄饨皮上了。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馄饨皮薄馅小,吃的是情趣,并不是为吃饱。用小调羹舀一舀,吹一口汤,仿佛一面湖水,翠绿的葱丝在碗中荡荡漾漾,这是生活的情调。以前哪有闲心追求情调,在求饱的年代,普通人家对馄饨望而却步。

    如今,故乡的馄饨尚在,我却再也吃不到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有调有烟火味的小馄饨了。眼下的馄饨,皮厚馅多,皮是机器加工的,肉馅是绞肉机绞的,包出来的馄饨,个头硕大无比,荒腔走板成饺子。

    即便如此,馄饨依然深受食客喜欢。

    深夜,街头转角处,昏黄的灯光下,雾气袅绕,一边是馄饨摊,一边是大饼摊,馄饨配大饼。寒风中,人们搓着手,缩着脖子,等一张饼,等一碗馄饨,吃完,心里暖暖的,然后打着饱隔儿,回家。

    (节选自《四时之味天然欢喜》)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吆喝声开篇,“寂寞”一词既点明了村庄没有馄饨摊,也暗示了村庄的贫穷,“掀翻”一词突出了馄饨吆喝声对于村庄的重大意义。

    B.馄饨难得,村庄人一般只有在身体虚弱时才吃馄饨以开开胃,这也是“我”故意生病的原因,从中体现了孩子特征,也彰显了时代特性。

    C.“我”“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的想法和“总是囫囵吞枣”的行为形成反差,传达出特殊年代里吃一碗馄饨的难得与“我”的珍惜之情。

    D.文章以场景描写结尾,通过想象街角灯下有人等待大饼和馄饨的场景,突出了馄饨依旧能给寒风中人们带来温暖,依旧代表着生活的情调。

    【2】关于文中【甲】【乙】两处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拨”“抹”“捏”“扔”是对师傅包馄纯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动作的流畅与手艺的娴熟,也表现了“我”对吃馄饨的渴望。

    B.【甲】处“躺”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馄纯柔软的特点,“接”“挨”两字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馄饨包得多,排得密。

    C.【乙】处多用短句,呈现了包馄饨的一系列动作,生动且直接体现了一碗馄饨的来之不易,也暗含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乙】处善用比喻,将馄纯皮比作羽衣,“星星葱花”比作“柳眼初舒”,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馄饨形态,充分体现了“我”对馄纯的喜爱。

    【3】围绕“馄饨”,作者的情感随着村里的馄饨铺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分析标题的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

    (2)撑着油纸伞,独自/ __________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_________/结着愁怨的姑娘。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为千古名句。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玩耍的情景,与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④《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侧面描写客之箫声幽怨凄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

    (3)本诗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5)故不积跬步,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园春·长沙》冲,词人巧妙地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3)《插秧歌》中写雨中抢插秧苗的场景,暗示抢插秧苗就像一场战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开头起势雄健,表现秦王一统天下、势如破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写诚信待人与轻视他人会产生迥异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拒谏”,王安石却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理直气壮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答,说这样不叫“拒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2】下列命《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未流露出消极情绪。

    B.作者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没能排解心中求才立业的忧思。

    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3】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周公吐哺”二句,是作者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的“忧”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4】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与四人火以入 拥:持、拿

    B.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舍:房舍

    C. 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帮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记游者甚众/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C. 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方破荆州,下江陵

    D. 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况修短随化,终期

    3下列四句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 此余之所得也!

    D.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最近在各大影院上映,其中章子怡执导的《诗》获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章子怡把目光对准了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第一代航天人,以一个母亲的视角回望奋斗岁月,既独自承受丧夫(丈夫在一次升空试验中因发动机爆炸而死)的痛楚,又用瘦弱的肩膀承担两个孩子的抚养(其中一个孩子是另一位丧生的火箭工程师的孩子)责任,与此同时还继续孜孜不倦于她火药雕刻师的工作。

    在这一代人的努力下,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中国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开创了航天史的新纪元。

    电影中的一首诗诠释了航天员的意义:“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请你结合小诗内涵,以宇航员的身份或宇航员孩子的身份,给你的父辈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