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博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那荒唐的十年中,有人将良心押给了魔鬼,铤而走险;有人干脆踩上了贼船,推波助澜。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_____ 的程度:谎言变成真理,实话即是谬误。

    东坡“领赤壁”,李白“踞龙门”,二人各据江、河,各领风骚。我认为诗赞黄河, 太白___________;词美长江,东坡凌驾前人。

    孔子弟子三千,___________者七十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师徒共同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日月般光照和指引着人类的道路。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 2、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止滥砍滥伐。

    ②、谁知细雨蒙蒙,连绵不断,刮来秋风瑟瑟,遍体生凉。

    ③、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地紧跟而至,人手反而减少了,让留守的人目不暇接

    ④、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值的瓦片。

    ⑤、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⑥、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A. ①③⑥   B. ③②④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 3、下面默写出的内容与原文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B.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D.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 4、下面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一份调查统计图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动有声App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是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

    B. 在三大听书形式之中,成年国民逐渐更倾向于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

    C. 从2016年到2017年,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的占比都在逐步上升。

    D. 听书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利用语音推送推广阅读大有可为。

  • 5、下列情境下的谦敬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给老师送贺卡,学生写“师恩难忘,惠赠老师”。

    B.学生向老师请教,学生说“请您不吝赐教”。

    C.朋友请求帮助时,我说“我一定鼎力相助”。

    D.去朋友家做客时,我说“今天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名篇默写

    (1)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

    (3)寻梦?___________

    (4)她飘过___________

    (5)《论语》中,以实事求是对待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威王依据批评者不同表现,设置三等奖赏,在“_____”的情况下能够接受下赏。

  • 8、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荀子《劝学》)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荀子《劝学》)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

    (2)《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备尝凄清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深秋天气的冷暖不定,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日上,______________,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山记》)

    (2)_______,洵美且异。_______,美人之贻。(《诗经·静女》)

    (3)古人注重用形象说理。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金”作比,论证了学习在成长中的重要性;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用“飞虫”“米粒”为喻,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苦寒行

    曹操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注)①这首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征高干时所作。其时在正月。②糜:稀粥。③东山:《诗经·豳风》篇名,旧说是周公所作。诗写一位跟随周公东征三年获得生还的兵士在归途中的歌唱。全诗气氛悲凉,色调凄苦,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主要叙写行军途中的艰难,运用白描写法,语言朴实,给人苍凉悲壮之感。

    B.行军之难,既表现为路途艰险、前行无路,更有意志的考验,内心的犹豫徘徊。

    C.“行行”,叠词的使用,走啊走,前路好像没有尽头,表现了战士们的绝望心情。

    D.“担囊”“斧冰”既是写实,动词的使用,又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真实而形象。

    【2】“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一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B.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C.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D.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B.箕倨,即“箕踞”,两足向前伸展,形如畚箕的坐姿,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坐姿。

    C.剖符,将符节一剖两开,君臣各持一半,可以指封官拜爵,而这里指朝廷征调兵将。

    D.北面,即面北,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臣子面北拜见君主。这里指尉佗应向高祖称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能言善辩,深得赏识。陆贾本是楚国人,曾以太中大夫的身份追随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

    B.陆贾洞察人心,机警敏锐。陆贾代表刘邦,挟战胜项羽之威而来。尉佗知道自己无力对抗汉朝但不甘臣服,这一切被陆贾一眼看穿。

    C.陆贾晓以情理,明以大义。面对尉佗的不礼貌,陆贾提醒他是中原出身,斥责他忘本而失仪,指出南越和汉朝的实力悬殊,迫使尉佗改颜谢罪。

    D.陆贾巧妙迎合,言语周全。“王似贤也”这一回答,既满足了尉的虚荣之心,又不会让萧何等人日后心生不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2)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5】尉佗询问陆贾自己与刘邦谁更贤能,陆贾的观点及其理由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高中生应该养成一些好习惯。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能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