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伶俐 惊惶 横七竖八
B.烟蔼 悚然 噩梦 兴高采烈
C.窥探 形骸 馋言 精明强干
D.衣襟 渣滓 诡秘 垂头丧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B.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C.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一条开放共赢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D.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号于16日成功实施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人在轨测试轨道,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工作正常。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森林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储存库和重要碳汇。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森林生物量中。
A.人们公认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B.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人们公认它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C.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D.人们公认森林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4、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③仰观宇宙之大④燕王拜送于庭⑤夫晋,何厌之有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⑧群臣侍殿上者⑨给贡职如郡县⑩孰与君少长⑪大王来何操⑫此亡秦之续耳
A.①⑦②⑫/③⑥⑧/⑤⑪/④⑨/⑩
B.①②⑫/⑦⑩/④⑧⑨/⑤⑥⑪/③
C.①⑦⑫/②⑩/③⑥⑧/⑤⑪/④⑨
D.①⑩/③⑧/④⑨/⑤⑥⑪⑫/②⑦
5、下面选项中两个句子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卒起不意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毋内诸侯 此亡秦之续耳
C. 要项伯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 秦王还柱而走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 叶
张炜
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是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那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
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刻没了。
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刻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
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状不同的烟刀。身侧还放了一个录音机、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就像没有看见有人在旁边蹲下来一样。
年喜在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
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状也有所不同。
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熟练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
“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
跛子老四当啷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
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砸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
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开始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失望地摇摇头说:
“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
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
“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又喝了一口酒,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
年喜连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
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你完了。”
“我怎么就完了?”
“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
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的……”
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么?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
“味儿能差多少!”
“什么?!”跛子老四气愤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
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
年喜惊讶地看着他。
“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地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他这回眯着眼睛,再三品尝,最后说:
“这份烟味儿厚,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
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
跛子老四摇着头:“到底是个‘学生’,……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
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
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惬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
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常常听到的歌,但年喜记不起这叫什么歌了……他请跛子老四重新按一次。
……
烟叶丰收了,
多么叫人喜欢。
我们拣烟叶,
不怕劳累加油干,
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
……
“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
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么?”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办法……”
“录音机也是好东西。”
“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做,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一种秋夜凄清冷寂的氛围,也自然引出下文对割烟人的描写。
B.跛子老四生活得很惬意,晚上割烟时,酒肉齐全,并带着收音机,体现了他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性格特点。
C.跛子老四不仅能准确地区分顶、中、底烟叶的味道,还能分辨出烟叶施用了什么样的肥料,显示出他是个技艺娴熟的好务烟把式。
D.跛子老四两次对年喜说“你能跟他们学吗”,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是不合格的种烟人,他希望年喜能做个好烟农。
【2】小说结尾说“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请简要分析年喜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3】小说以“烟叶”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深切回忆与同学们到湘冮中游泳,不畏艰险一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第一节中,用人们习惯性的动作,对康桥说“再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8、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6)《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真的猛士,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祥和美好景象。
(2)《庖丁解牛》中,“_____________”一句突出庖丁解牛之后志得意满的状态。
(3)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6)在古代诗词中,诗人经常借助草木兴衰来写人事的变化或寄托某种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公西华更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来。
(2)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对曾皙的观点表达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________ ”;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________”,要赏罚得当。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时却随意挥霍的状态。
(5)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是作者向当朝统治者鸣警钟,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6)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台一望"实为“一望燕台”,篇首以地名呈现,照应题目,给全诗增添了气势。
B.“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强调在朦胧的曙色中,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表现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C.沙场烽火,与胡地月光紧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塞上生活的苦寒与悲凉。
D.全诗围绕“望”字,写了望中的所见、所想、所感,格调高昂,振奋人心。
【2】请简要赏析诗歌的最后一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普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即《春秋》,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
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中书,此处指中书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已有名无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强识好学,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凛然像个成人,向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讲给家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B.司马光崇尚俭朴,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C.司马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承担责任,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D.司马光直言敢谏,不惧生死。他明知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后又当面向皇帝进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5】为解决河东之患,司马光提出了哪些建议?他认为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14、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16岁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季节。她美丽,充满梦想;她灿烂,充满活力;她有困惑,但从不放弃;她会迷茫,但绝不退缩。
请你以“花季宣言”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主题班会上演讲。
要求:不脱离材料意涵写作;符合文体特点,不自话自语;标题不能空缺;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