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式两句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能喻之于怀
B. 死生亦大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俯察品类之盛
D. 而又何羡乎 何为其然也
2、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 愿大王少假借之
4、选出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复道行空
B.而自放于山水之间//秦人不暇自哀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将何往而非病
D.快哉此风//而风何与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 , 。或许, , ; ,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②只有雪野的空旷
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⑥只有雪天的凄冷
⑦而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 ①⑦③②④⑥⑤ B. ③①⑦②④⑥⑤ C. ①⑦③⑥⑤②④ D. ③①⑦⑥④②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笑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笑,有时独自一人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看似匪气十足。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反正一个月后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有些受辱的感觉。车间主任唠叨完,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扯开嗓门喊,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笑完了就说,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在上面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公司不干。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捡回来重新撬。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捋不完。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莱,菜从家里带来,等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个招呼,笑嫂吃饭了?今天啥菜?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成鸭蛋呗。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中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洗一次。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当初没在意,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一个星期。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闹了个大红脸。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
那次大地震后,公司开展捐款救援,笑嫂捐二百元,工会主席说,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领导让我去拍照片,并写一篇通讯稿。走了几户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与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因此我得高高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1】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以及她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B. 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200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的心理是一致的,不想人家知道她家穷,同时也是因为笑嫂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C. “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是因为在“我”的心里想看笑嫂的笑话,所以同事才会“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
D. “我”开始叫笑嫂师父是“顺从”地叫,也并非发自内心,但后来却对笑嫂“甚是敬重”,总往她工作场地跑,是因为受到了她精神的感染。
E. 文章没有直接记叙笑嫂家的困难,而是先写她的“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小说曲折有致,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2】小说中的“笑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3】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用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以赴、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默写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上阕。
9、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架梁之椽,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女也不爽,___________。士也罔极,____________。(《诗经·氓》)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说明了能善始善终的人很少的原因;他指出“_____________”,如果看不起别人,那么亲骨肉也会成为路人。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总括评价登楼远眺之景;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观眼前,“__________________”,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诗句的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 ,___________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过秦论》中“________ ,___________ ”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 ,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在《寡人之于国也》中“________ ,________ ,”更深刻、更生动、更凝练、更富有诗意,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点明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
B. 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
C. 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
D. 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B. “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耐人寻味。
C. 此诗塑造了漂泊异乡却恬然自安的诗人形象。
D. 本诗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思,感情朴实真挚。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安王某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C.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
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其孰能讥之乎 吾其还也
C.于是余有叹焉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3】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是游山后的有感而发,他的观点对我们中国今日之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