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B.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所见景物)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用以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C.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表达)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
D.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放弃,丢下)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置:搁,安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B. 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C. 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要独自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它完全愈合。
D. 由于装备昂贵,冰场数量有限,冰壶运动在中国很难培养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基础,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4、阅读下面这则寓言,选出不能揭示这则寓言寓意的一项( )
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安稳地休息。捕捉孔雀大都要在下大雨时来到森林里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飞起来会把尾巴拖脏拽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它的人走到眼前,它也决不肯飞翔,唯恐损坏了它的漂亮的尾巴。
A. 不愿牺牲局部利益就会导致全局失败(或因小失大)。
B. 固执的原则有时会害了自己。
C. 怕失就不会有得。
D. 敝帚自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应该好好珍惜。
5、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阿里巴巴与苏宁联手,显然直指京东。不过,短期内两者的协同效应未必能够迅速体现出来,两者在未来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
10日一早,长江下游暴雨倾盆,江苏气象部门拉响各地的23个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应急.海事.交通.路政.城建.农林.民政等部门
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晏的同名小说改编,囊括了“凄美爱恋”,“手足情深”,“国仇家恨”等精彩看点,众小说迷们 。
A.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B.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C.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D.拭目以待 严阵以待 翘首以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1年河南春晚上,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受到众多网友赞誉。据了解,几个月前《唐宫夜宴》就曾在中国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上参演,而后经过反复修改和创新,登上了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台,火爆“出圈”。
“我们这次受到观众认可,说明大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只是需要用不一样的手法增强代入感。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如何用多元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并传扬下去是留给文艺工作者的思考。”郑州歌舞剧院编导陈琳说。
(摘编自《唐朝胖妞出“炉”记——〈唐宫夜宴〉是这样“炼”成的》)
材料二:
舞蹈《唐宫夜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成功示范。一方面,节目高度还原了历史文化现场。长期以来,在人们常见的舞蹈节目演出中,演员都是苗条、修长的,这符合今天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定义下的“美”,却未必符合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据报道,《唐宫夜宴》为还原唐代少女的“丰腴美”,演员身上穿着塞海绵的服饰,嘴里含着棉花,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演员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不仅憨态可掬,还尽显盛唐时期的文化风情。不少网友表示,真的像是画里的人活过来了,同时也对“美”有了更多元、更具文化内涵的新理解。
另一方面,节目实现了唐代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的完美结合,整个舞台运用了先进的增强现实技术,串联起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国宝级文物和名画,使得这支舞蹈在舞台上穿越了千年时空,呈现更加立体,而那些唐宫少女虽然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却像今天的小女孩一样活灵活现、可亲可近。总而言之,节目在内涵上充盈着古风古韵与大气恢宏,而在审美认同、价值取向方面,又体现出现代性,无怪乎能引发年轻人的热情追捧与积极传播。
舞蹈《唐宫夜宴》的“火出圈”再次表明,要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主动认识、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将之融入生活、情感和行为方式中,就要努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创作出更多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产品。
(摘编自《传统文化“火出圈”还需更多现代创意》)
材料三:
大英博物馆两年前将中国明代山水画《秋林读书图》立体化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段短短两分钟的影片,通过3D技术将中国画特有的“高远”“深远”“平远”变得真实可感,平面的山水画卷瞬间有了纵深感,不知不觉间,观者已神游在古老的画中世界。吴萌指出,这样的技术实现起来不难,但将其移植到其他画作上并不容易。这需要严谨的学术支撑,用合理的想象补全画面中太多纵深向的细节,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批量复制”。
每一种“文物活起来”的爆款样本,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配方。如何调配,需要沉下心来揣摩。在业内看来,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才能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艺术评论家陈履生特别提出,对于现代技术的运用,需要注重其与文物气质的相契合,以确保跨界的品格。
对此,不妨将目光投向文博综艺《国家宝藏》这一业内公认的范本。这是一档充分调动现代舞美技术营造沉浸感的节目,但其三季评分在“高位”逐季上升的真正“秘方”,其实是针对每一件国宝、每一座博物馆内涵的深度挖掘与个性策划。例如在聚焦苏州博物馆的一期中,节目组用颇具地方特色的苏州评弹作串联,背后的隐线则是尽显对于雅致生活追求的“苏作”,令不少观众感叹由三件国宝而读懂了一座城;而在聚焦布达拉宫的一期中,与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同样令人泪目的,是一位为西藏教育倾注毕生心血的“当代文成公主”的故事。由此可见,最终让这档节目口碑与热度持续在线的,是国宝的精神内核,技术不过是恰到好处地为内容插上翱翔的翅膀。
(摘编自《如何借好新兴科技这股力,让更多文物活泼出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宫夜宴》在登上2021年河南春晚舞台之前,曾荣获国家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后经不断打磨修改,赢得观众的喜爱。
B.郑州歌舞剧院编导陈琳认为,在博物馆中陈列历史文化是不对的,应该思考对历史文化的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加工提炼,从而使其流传。
C.《唐宫夜宴》还原的唐代少女的“丰腴美”,符合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但不太符合现代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定义下的“美”。
D.文博综艺《国家宝藏》被业界认为范本,且三级评分在“高位”逐季上升,原因是主创者对每一件国宝,每一座博物馆内涵的挖掘与策划。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宫夜宴》使用的增强现实技术,串联起一系列国宝级文物和名画,从而呈现出穿越千年时空、更加立体恢宏的舞台效果。
B.《唐宫夜宴》的成功表明,只要创造出足够的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产品,就能使年轻人认识、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C.将3D技术和中国画进行结合,技术实现上难度不是很大,但严谨的学术支撑和对画面的纵深向细节的合理想象不可或缺。
D.《国家宝藏》中聚焦苏州博物馆和布达拉宫等地的一系列节目,将技术与艺术、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注重国宝精神内核的呈现。
【3】如何让传统文化“火出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
(3)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也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
(5)李商隐在《锦瑟》中,用珠泪、玉烟比喻往事成空、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句是:“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在《氓》一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贯穿全文,三次出现,分别为:“ 、 、 ”。
(2)《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
(4)《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 。
(5)《马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认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能保持宽厚,不能克制欲望,就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的。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王安石列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件:当面对着群起怨恨的百姓,盘庚依然坚守自我,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自己在礼乐教化方面能力不足,态度谦逊。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自取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加以反驳,为变法正名。
(4)《六国论》首段,苏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问,紧接着作答,认为不赂秦的国家因失去强有力的支持者,不能独自保全。
(5)杜甫《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咏而归。”
(2)_________,行李之往来,______,君亦无所害 。
(3)_________,_______。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指”一句,将当年盛会一笔化为过眼云烟,转折陡峭而有力。
B.“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总结上文,收束了上片的怀古。
C.“书生报国无地”五句抒写自己报国无门、请缨五路的悲愤。
D.最后点出一个“愁”字,并不表示消沉、绝望,而是英雄洒泪,慷慨生哀,与全词悲壮的格调是完全统一的。
【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二: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不厌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节选自姚鼐《李斯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B.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C.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D.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通“纵”,即“合纵”,是战国时期六国合力抗秦的策略。“连横”与之相对。
B.藉,指枕着、垫着,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藉”字意思相同。
C.厌,指厌倦、厌烦,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的“厌”字意思不相同。
D.间,指其中、其间,与《鸿门宴》中的“道芷阳间行”的“间”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不能驱逐客卿。秦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恢复了他的官职,废除了逐客之令,并采用了他的策略,最终兼并了天下。
B.姚鼐开篇便驳斥了苏轼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斯并没有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秦使天下动乱的法度,在李斯之前已经存在,李斯并没有用他的学说为秦国办事。
C.姚鼐认为荀卿之学“虽间有得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治理国家的关键,苏轼以此归咎于荀卿,距离真相太远了。文章顺势强调李斯是舍其学害秦,呼应前文“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的观点。
D.材料二重在论,先破后立,尖锐地鞭挞了阿附邀宠的政坛风气,又以史为鉴,得出结论,作者认为为臣者应探察君王内心,不能委屈自己迎合世人的喜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子柒,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她的视频制作精致,不管是雨落屋檐,灶台炉火,还是肩扛枯柴,石磙碾姜,都营造出一种文静祥和的意境,可以说,她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间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日前,她获得《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获选理由是: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请从以下两个写作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1)展开想象,描摹李子柒视频中所展现的山水田间的美好生活场景。
(2)李子柒获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白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