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为了小区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看到谁家有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我深信远亲不如近邻。

    B. 各位亲朋好友,今日凌晨两点,鄙人喜得贵子,母子安好,感谢大家的关心!

    C. 林平向公司老板递上辞呈,老板挽留他,林平说:“感谢老板的好意和器重,但我希望多方充实后再回公司效力。”

    D. 本公司拟招聘行政秘书2名。要求本科毕业、有驾照,不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者免谈。

  • 2、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因为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

    A.“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运用设问,强调了花店生意的冷清。

    B.“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运用比喻、拟人,写出了大自然鲜花盛开的“豪气”。

    C.“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运用排比,表现了花开遍地的景象。

    D.“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运用比喻,突出了鲜花色彩的丰富绚丽。

  • 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举酒欲饮无管弦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对此欲倒东南倾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4、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无能为也已 燕王拜送于庭

    B. 日以尽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杨绛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的晚年才不会太寂寞。

    B.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绝不会忘记的,这次的事情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后辈还有好多问题要向您请教,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B. 在韩非子看来,侠是有“禁忌”的,“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他们没有担当只认钱,都算不得“侠”。

    D. 侠都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 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 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 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国武侠电影中已经越来越少地体现“侠”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 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1)在《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为保持清白,愿意像古代圣贤一样为正道而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而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的句子:“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

    (6)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7)《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 岳》)

    (2)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

    (5) 气蒸云梦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1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1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5)_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16)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17)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天、风等六种意象自然成对。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渺小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没有音乐的助兴,但吟诗喝酒就可以“畅叙幽情”。

    (4)《项脊轩志》中“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在三五之夜静坐于项脊轩中的美好感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似的。

    (2)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和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 下片开头二句,描写美酒飘香、杨花飞絮的饯别情景,然而离人之间却相对无言,伤别之情更显凄婉悲凉。

    D. “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E. 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深致的情愁?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炮烙,旦夕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里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遗直,明朝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弹劾宦官魏忠贤,受酷刑死在狱中。弘光时平反,谥号为忠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寺僧 叩:敲

    B.闻左公炮烙 被:受

    C.吾上恐朝廷 负:辜负

    D.与先君子 善:交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家仆不得近 ②一毫而莫取

    B.①旦夕死 ②若属皆为所虏

    C.①则席地倚墙坐 ②顺流东也

    D.①乃奋臂指拨眦 ②犹不能不之兴怀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B.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C.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D.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畿”在古代一般是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B.“厂狱”是明朝东厂的监狱,一般是由吏部掌管。

    C.“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公文。

    D.“漏”是古代用滴水以计时间的器具,名铜壶滴漏。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忠毅公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才。他偶遇年轻书生史法,阅读了史可法的文章,为其披衣掩门,并当即收为弟子。

    B.左忠毅公刚强坚毅,忠心为国。在狱中受尽酷刑,对前来探监的史可法怒斥一番,并激励他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

    C.史可法忠于职守、身先士卒。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每有警报,他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一连几个月不就寝。

    D.史可法尊师重情、不忘师恩。他带兵期间,凡到桐城,必定亲自到左公府第,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2)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