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到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5年,一项利用人体上皮细胞成功制造某种干细胞的重大科研成果将他第一次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中。在此之前,他并不被为人所熟知。

    B. 根据2015年相关调查显示,俄罗斯互联网用户超过德国和英国,达700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互联网国家。

    C. 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后期制作成为许多电影大片制作中的重头戏,能否点石成金常常是该电影赢得票房的关键。

    D. 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手机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更多投入,继续收取漫游费,其合理性在今天需要打上问号。

     

  • 2、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指古战场                    时之枕席:醒来             向天:纵横                    适俗:气质,情致

    B.潦倒新停浊酒杯:失意             五岳:拔起                    仓皇北顾:回头北望             城隅:城头

    C.用相存:冤枉                           江月:饮酒                    鸟恋旧林:客居             最难将息:养息

    D.满地黄花:黄色的花                    次第:顺序                    憔悴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       元嘉草草:潦草

  •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嫁(liǎn)             觫(hú)               (tuò)

    B.小(biǎn)             (di)                 (kuài)

    C.导大(kuǎn)          然已解(huò)       (tí)

    D.生(zhōu)             (dòng)            (yǎn)

  •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且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

    B.沛公数项王         名词作动词

    C.既来之,则       名词作动词

    D.征民间             名词作状语

  • 5、下列各项缩句后意思与原来句子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父亲细眯眯的眼睛一下子变得那样忧郁。(父亲变得忧郁。)

    B. 那热红的鞭记,成了美枝所有的童年回忆。(鞭记,成了回忆。)

    C. 我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我发生过敬意。)

    D. 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光明照到我的身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C.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观点。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玉不琢,不成器”,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强调了同样的道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借《诗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自己渴望得到贤才。

    (2)古典诗词中常用“时”“空”对举抒发内心的感慨,《登高》中“______________”即是如此。

    (3)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荀子《劝学》)

    (5)舳舻千里,_____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作者认为风月长存,声色娱人,由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而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共享其乐。

    (2)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对音乐效果的描写,常会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名言名句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美人烘托英雄人物,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表情。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消除弟子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动人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依势而建,彼此环抱呼应,结构参差错落,工整精巧。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B. 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C. 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D. 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 “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 沈有容有远识。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率水师万人,去做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C. 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用弓箭射中两人,并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D. 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

    (2)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立文意,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