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于是项伯复夜去。
B.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3、按要求选择。
(2)小明顺利通过了春考,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以下诗句最适合他此时心情的一项是( )
A.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
B.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
C.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D.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下列各选项中,对实词“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动词,停止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C.佛印绝类弥勒副词, 很,非常
D.绝清河,涉渤海 动词,断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畔夜饮
丰子恺
①前天晚上,四位来西湖游春的朋友,在我的湖畔小屋里饮酒。酒阑人散,皓月当空。湖水如镜,花影满堤。我送客出门,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也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我就坐了,想起小时在学校里唱的春月歌:“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觉得这歌词,温柔敦厚,可爱得很!又念现在的小学生,唱的歌粗浅俚鄙,没有福分唱这样的好歌,可惜得很!回味那歌的最后两句,觉得我高堂俱亡,虽有美酒,无处可献,又感伤得很!三个“得很”,逼得我立起身来,缓步回家。不然,恐怕把老泪掉在湖堤上,要被月魄花灵所笑了。
②回进家门,家中人说,我送客出门之后,有一上海客人来访,其人名叫 CT(即西谛,郑振铎笔名),住在葛岭饭店。家中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去找我了。这是半小时以前的事,此刻时钟已指十时半。我想,CT找我不到,一定已经回旅馆去歇息了。当夜我就不去找他,自管睡觉了。第二天早晨,我到葛岭饭店去找他,他已经出门,茶役正在打扫他的房间。我留了一张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料想他这上海人难得到杭州来,一见西湖,就整日寻花问柳,不回旅馆,没有看见我留在旅馆里的名片。我就独酌,照例饮尽一斤。
③黄昏八点钟,我正在酩酊之余,CT来了。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反而年轻了。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诗句虽好,我们可以不唱。略略几句寒暄之后,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他是在湖滨吃了夜饭,——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一直来看我的。我留在他旅馆里的名片,他根本没有看到。我肚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共我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西湖不像昨夜的开颜发艳,却有另一种轻颦浅笑、温润静穆的姿态。昨夜宜于到湖边步月,今夜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夜雨剪春韭”,多么动人的诗句!可惜我没有家园,不曾种韭。即使我有园种韭,这晚上也不想去剪来和CT下酒。因为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好吃。照诗句实行,是多么愚笨的事呀!
④女仆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放在方桌上。我和CT就对坐饮酒。正好墙上贴着一首我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因为我又觉得,别的事都可有专家,而诗不可有专家。因为做诗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诗也做得好。倘说做诗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诗,就好比说做人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人,岂不可笑?因此,有些“专家”的诗,我不爱读。因为他们往往爱用古典,蹈袭传统,咬文嚼字,卖弄玄虚;扭扭捏捏,装腔作势;甚至神经过敏,出神见鬼,而非专家的诗,倒是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菜也就不足惜了!
⑤我和CT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谈到酒酣耳热的时候,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嚣,把睡在隔壁房间里的人都惊醒。谈到二十余年前他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我在江湾立达学园教课时的事。他要看看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瞻瞻正在北平北大研究院,我叫不到;阿宝和软软已经大学毕业而在中学教课了,此刻正在厢房里和她们的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CT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谓“人生的滋味”,在这里可以尝到。我见CT的豪饮,不减二十余年前。我回忆起了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我在日升楼前,遇见CT。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他就同我向西走,走到新世界对面的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公司菜。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之后,侍者送账单来。CT对我说:“你身上有钱么?”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来,把账付了。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到闸北,我回到江湾。过了一天,CT到江湾来看我,摸出一张拾元钞票来,说:“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说:“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进他的西装袋里去,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立达同事刘薰宇,就过来抢了这张钞票去,说:“不要客气,拿到新江湾小店里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夏丏尊先生、匡互生、方光焘都在内,到新江湾的小酒店里去吃酒去。吃完这张拾元钞票时,大家都已烂醉了,此情此景,憬然在目。如今夏先生和匡互生均已作古,刘薰宇远在贵阳,方光焘不知又在何处。只有CT仍旧在这里和我共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
⑥夜阑饮散,春雨绵绵。我留CT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看他的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夜于湖畔小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漫步湖边,想起小时候唱的《春月歌》,感伤不已,离开了湖边。这表现出作者情感的克制。
B.CT到访,作者肚里的一斤酒“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只是因为作者的酒量太大。
C.作者认为“夜雨剪春韭”动人,认为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好吃,因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D.作者准备了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下酒,他觉得这是世间最好的酒肴,用来招待最好的朋友。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凳以人的温情,读来亲切而温馨。
B.作者饮酒时,回忆起二十年前和CT饮酒的事,用漫画式幽默将西谛的憨厚率真刻画得惟妙惟肖,丰满了西谛的形象。
C.全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月色、湖水、花影、微雨等景致,为故友重逢夜饮营造出自然、温馨、诗意的氛围。
D.本文多处引用诗句,描写和友人相见、饮酒的情景,既丰富了文本的表达情境,又使全文语言优美典雅,富有意蕴。
【3】依据文本,提炼概括作者丰子恺的诗歌美学标准。
【4】本文题为“湖畔夜饮”,却在第②段花了大量笔墨叙述相互寻找对方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以“__________”一句,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其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门宴》中表现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仙境的石门訇然打开,放眼望去,天空广阔,不见边际,在日月光辉的照耀下,金银筑成的楼台发出夺目的光彩。
(4)《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但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岁寒,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从听者的角度侧面写琴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写自己忍受委屈,压抑情感,忍痛承担谴责和耻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苦寒行①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②诘屈③,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④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⑤,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⑥诗,悠悠令我哀。
(注)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西南。坂,斜坡。③诘(jí)屈:盘旋曲折。④罴(pí):一种大熊。⑤怫(fú)郁:忧虑不安。⑥《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1】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注)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四》)
(注)巴丘,今岳阳楼一带,赤壁之战中曹军进退必经之地。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B.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C.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D.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2】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竹管弦,乐器的总称。用竹制成的是管乐器,如洞箫;用丝制成弦的是弦乐器,如箜篌。丝竹管弦也可用来指代音乐。
B.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初七及下九,指七月七和每月的十九日。既望,指农历十六。古代做禊事,三国魏以后定于三月三。
C.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癸丑”“壬戌”“至和”都属于干支纪年法。
D.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文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如“临川王某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初到袁绍麾下,感觉才能难以施展。后来去见太祖,以其不凡的见识而受到太祖的器重。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能治乱世之人。
B.郭嘉被太祖推荐为司空军祭酒,从此随从太祖征伐,遇事能够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多献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可惜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这使太祖在郭嘉英年早逝后感到十分伤感。
D.郭嘉不但是多谋善断的军师,更是太祖本人的知己,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