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宣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一项是(  )

    ①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夙兴夜寐,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②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短小精悍的马云拍摄了电影《功守道》,这既是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又将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中国武术文化。

    ④面对溺水事故,情急之下,很容易耽误了救援的最佳时期和途径。“冷静”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急不暇择地跳水。

    ⑤首师大附中有一门特色课程——博识课——同学们走进自然、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博识这方面王小建做得特别好,去过全球20多个国家,了解了众多风格迥异的文化。大家非常羡慕他这段博闻强识的经历。

    ⑥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①④⑥

  •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取之于蓝而青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 ①故木受绳直 ②河东凶,移其民于河东

    C. 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争割地赂秦

    D. ①蛟龙生 ②斯天下之民至

     

  • 3、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以五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D.《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王荆公、王文公。

  •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②君臣守以窥周室

    ③追亡逐,伏尸百万 ④收要害之郡

    A. 两个“固”相同,两个“北”相同

    B. 两个“固”相同,两个“北”不同

    C. 两个“固”不同,两个“北”相同

    D. 两个“固”不同,两个“北”不同

  • 5、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chēn)目   chè)造   chuàn

    B.cǔn)度   )样   残羹冷zhì   suǐ

    C.繁文)节  chàn)悔   qiāng)害

    D.xiē)子 hái   qǐn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1)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b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2)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d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3)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4)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选文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下列内容没有论述到的一项是( )

    A.意境的创造

    B.意境的鲜明

    C.意境的演变

    D.意境的独创

    【2】“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选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

    B.选文写到不同风景有不同的特色,意在说明不同风景会带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

    C.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

    D.如果没有意匠,诗人和画家就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4】选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能给我们写作以启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

    B.(b):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

    C.(c):有了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才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打动人。

    D.(d):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琵琶行》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______________”写出了音乐的婉转流畅之感。

    (2)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留此地,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如《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从空间维度描写洞庭湖的恢弘气象。

    (3)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__________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_________”一句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4)铺陈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浓墨重彩的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如《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翘的景致。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物弥补自己不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鲁国,曹刿求见鲁国国君并献策,但他的乡人却质疑说:“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令其遭受重重磨难,因为这些磨难会“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笔勾勒出居住条件,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时年三十五岁,李商隐被郑亚聘为幕中掌书记,五月到达桂州。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且此次南行,家眷留于长安,远道间关,孑然一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西风吹来,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园杳不可见,心情更加郁闷。着一“望”字,领起全篇。

    B.颔联诗人纵目望去,落日的余辉正照在江岸上,江中归船的帆席鼓满西风,正在轻快地驶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乘船归家的喜悦。

    C.颈联用“烟”“龙潭”“霞”“鸟道”四种物象,就组成了一幅桂州美丽的山水画,笔墨经济,画意浓郁,使人如身临其境。

    D.尾联写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火红的丹枫。“只是”二字,真实地写出了桂州秋天的特点和作者在桂州的孤独的处境和落寞情怀。

    【2】清代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评价李商隐“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善于埋没意绪”,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2)范增数王(

    (3)击沛公于坐(

    (4)人之力而敝之(

    5军中无以为乐(

    (6)沛公起厕(

    【2】下面分析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樊哙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先发制人,使项羽陷于“不义”,表明即使刘邦在关中称王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项羽极大的尊重。

    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羽如此一说,刘邦不动声色,回去立诛曹无伤,断了项羽一条眼线。说明项羽心无城府,缺乏政治远见。

    C.刘邦会亲自到鸿门赴宴主要是因为他觉得有项伯说情,项羽不会杀他。

    D.“范增数目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见项羽为人刚愎自用,做事优柔寡断。

    【3】翻译下面句子: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然而,这个年纪的用户或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职场。为何在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书,不能静心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如果只是刷小视频来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作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