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龙岩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群臣 项伯杀人,臣

    B发尽指冠 樊於期乃

    C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阙秦以

    D邻之,君之薄也 其人居未来

     

  • 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 不然,籍何以至此

    C. 太子及兵客知其事着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3、下面各项两句话中不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成五采

    B.若入前为寿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要项伯   不敢倍德

    D.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 4、下列各句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这东西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变换句:这东西价钱不贵,质量太好了。

    C.原句: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变换句: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

    D.原句: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

    变换句: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B.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每折的主角不同。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诗人、戏剧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D.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现代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醋栗【注】

    【俄】契诃夫

    这天,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讲起了弟弟的故事:

    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比我小两岁。我们的童年是在乡间自由自在度过的。我们跟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喜欢待在田野上、树林里,看守马匹、捕鱼,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进省税务局的办公室。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抄写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欢看报,只读广告栏,说某地有若干俄亩耕地,连同草场、庄园一并出售。他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念头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脑子里经常幻化出花园的小径、花丛、果树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里必定有醋栗丛。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饶有诗意的安乐窝,居然会没有醋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素来不同情。人们通常说:一个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个庄园,像是不错。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他生活节俭,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断地攒钱,存在银行里。我一瞧见他就痛心,常给他点钱,可是他连这点钱也收藏起来。

    几年后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已年过四十,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变得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探望过他。那天的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发松,他的脸颊、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猪那样陷进被窝里。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打过土地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还带着老爷气派做起好事来,然而那是什么样的好事啊!他用苏打和蓖麻子油给农民治各种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谢恩祈祷,然后摆出半桶白酒来请农民喝,自以为事情就该这么办。当初在税务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我会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都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自家种的醋栗,头一回收摘。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那些醋栗又硬又酸,可是普希金说得好:“我们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的真理。”我看见了一个幸福的人,他的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他的生活目标已经达到,他所向往的东西已经到手,他对他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往常我一想到人的幸福,就不免带一点哀伤的感觉,这一回亲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种跟绝望相近的沉重感觉。那天夜里,我心头特别沉重……

    (有删改)

    【注】《醋栗》创作于1898年,当时沙皇俄国正值民主解放运动高潮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处于探索阶段。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庄园是尼古拉人生的全部理想,他希望回到乡下尽情感受自然风光,这说明他的理想是过上自由自在、富有诗意的生活。

    B.尼古拉娶了和自己毫无感情、又老又丑的寡妇做妻子,而且不善待妻子,甚至失去人性,这无疑都源于其对金钱的追求。

    C.小说通过作者的视角,讲述了尼古拉精神堕落的过程,成功揭示了庸俗、安逸对人的灵魂腐蚀和精神伤害的社会现实。

    D.契诃夫的《醋栗》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以社会上层人物作为主角,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弊病,见微知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并非一味地讲述,作者借兽医伊万之口发出呐喊:生活要有意义和目标,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而是整个大自然。

    B.“到处都是……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此处环境描写突出了庄园规模之大,布置之繁华,戒备之森严。

    C.对尼古拉的人物描写,体现了他庸俗萎靡的生活状态,反映作者对贵族和庄园主好吃懒做,不勤劳奋斗生活的鄙视和排斥。

    D.小说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叙述平淡无奇的故事、描绘平凡琐事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使得作品与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自然。

    【3】小说以“醋栗”为题,文中又多次提到“醋栗”,分析其在文中的好处。

    【4】契诃夫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请结合本作品举例说明在手法运用上是如何体现这种幽默讽刺风格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起承接上下阙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江南壮阔景象诗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三国吴主表达自己抗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雨霖铃》中表现出“无声胜有声”、“尽在不言中”艺术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3)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

    (5)朱弦已为佳人绝,_______________。  (6)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

    (7)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   (8)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励,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劝学》)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 ,_____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与国运之悲,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抒发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_______;桑之落矣,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执着追求理想,哪怕失去生命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 《荷塘月色》里用一组比喻来形容荷花的美丽:“_________,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如梦令

    北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秦观:半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迁徙。此词是贬谪途中夜宿驿亭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遥夜”“沉沉”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如水”的譬喻既是夜长如水,还是夜凉如水,也是黑夜深沉如水,喻意十分丰富。

    B.次句把“风紧”与“驿亭深闭”联在一起,一方面更显得荒野“风紧”;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即使重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荒野寒寂之感就从这景语中暗示出几分。

    C.第三句只写“梦”而没说明梦的具体内容,但从“梦破”二字似可推断词人所做的是一个好梦,梦之美好越发反衬出周遭氛围的凄清,流露出词人内心的烦恼情绪。

    D.“无寐,无寐”直接写人物的心情,好不容易熬到天明,门外“马嘶人起”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暗示出旅途跋涉,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倦于宦游的愁怀又见于言外。

    【2】以丑陋的“(老)鼠”作为诗歌意象入词,十分少见,但“鼠窥灯”三字可谓善状(描绘)特殊的情景。请结合词作内容对此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 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使用。“幼名,冠字”,不论男女,成年后才能取字。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

    D. 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肯定或褒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C.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 良亡,间行归汉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魏征敢于犯言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杜牧勇于借古讽今。第八单元课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人面对国家社会时的理性思考,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古代士人的担当与理想思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本单元课本内容,并联系当下青年人的实际,写一篇以“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议论文,理性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