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曲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有①    好处,②  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③    读书。读书④     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⑤   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同道理,⑥  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1

    2

    3

    4

    5

    6

    A

    没有

    应该

    还是

    /

    B

    /

    只有

    不但

    C

    对它

    定是

    不仅

    /

    而且

    D

    应是

    不只

    而且

    /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 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项新的调查显示,烟民对吸烟孜孜不倦,是因为吸烟能够刺激他们的脑部神经,进而给身体带来“舒适感”。

    B.我们要学习新闻评论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的放矢的新闻品格。

    C.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从远古人类的钻木取火开始,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便和木环环相扣

    D.那奇妙的满海竿影,那如幻的海上家园,那远空的一抹红云——眼前的风光真是巧夺天工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是对人的尊称。

     

  • 5、下列句式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技经肯綮之未尝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落日

    胡秋萍

    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岸边,四十多年来,我不曾远离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得天独厚地享受着这条母亲河带给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的滋养。

    闲暇时,驱车到黄河边走走,也仅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在书斋里伏案久了,到河边的湿地走走,一边是望不到边际的绿色的田野,另一边是望不到尽头的河流。书本的知识、思想与天地的开阔、鲜活相交,变成达观、淡定,舒展着你心灵的翅膀,使你可以跨越脚下时空的限制任意飞翔。

    在黄河边漫步,最令人心神荡漾的是落日的一瞬。这是生命绚烂的一瞬,也是天地间光明与黑暗变幻莫测的一瞬,这一瞬比昙花一现还要短,这一瞬如同绚烂芬芳的爱情一样美丽或悲壮。

    我伫立在黄河古道,脚踏在石头砌成的堤坝上,放眼宽广的水面,平缓、悠然、细碎的波纹在微风的吹拂下,顺风而行,渐行渐远……太阳像个炽热的火球,燃烧着来自内心的激情和能量,那么炽热,那么灿烂,那么无穷无尽。炽热得仿佛要把你烧成灰烬,灿烂得如同少女的笑靥充满诱人的魅力。

    傍晚,太阳从刺眼的白炽渐渐泛红,红得那么鲜明、彻底,毫无保留,像一个青春已去的女人竭尽全力地绽放着她的成熟。玫瑰色的晚霞折射出的光焰温柔地洒在舒缓的河面,在晚风的抚慰下,水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一片深,一片浅,一片泛着粼光,一片沉寂着暗红。简直太神奇了!同是一片蓝天,同样的玫瑰色的晚霞,同一条河流的水面,怎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光影呢?是因为我伫立的角度?是因为辽阔水面各自不同的方位?同一片蓝天下,同样的落日余晖中,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定会有不同的景色出现。水天一色,落日熔金喷射出的光焰长短不同,方位不同,接受面的多少也不同。正像每一朵鲜花和每一片树叶因自己生长的方位不同受到的光照也不同,所以,它们各具情态。

    我想象着平缓水面下悠然的鱼儿是怎样地享受着太阳透过水面传递过来的温暖,这水里的光合元素给予它铸成生命微量元素的钙质和能量。太阳无私地燃烧着自己,供养着天空、陆地、江河湖海中所有的生物……

    在远处渔船隐约约在水面漂荡,构成了这美丽画面中的点睛之笔。岸边肥沃的草地上,一群羊儿各自低头专注地饱餐着青草的美食。嫣红的落日、斑斓的河面、悠闲的渔船、青青的草地、懒散的羊群……一曲渔歌唱晚回荡在天空,悠扬着远古的幽意;一幅牧羊写真图,追索着生命的自然情态。

    太阳由红渐渐变暗,呈深红色,红得那么玄奥、神秘,散发出的光芒也由金光渐变成灰暗的颜色。分分秒秒,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光明和黑暗也在相互交替转换。在光阴的移动中,万物由盛向衰,由衰又重新走向新生,走向新的涅槃。“长河落日圆”,长河自巴颜喀拉山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在东瀛入海口归向大海。落日在这条长河古道极尽着她的烂熳、苍茫和壮美。

    深红色的圆球,在黄河温柔水面的环抱中渐渐下沉、陶醉,澎湃、燃烧之后的她好像很累很累……此时的太阳像一个情意绵绵的小女人,羞涩地垂下眼帘,把头深深地埋进了黄河宽广的怀抱,尽情享受水的柔情和深沉。

    幽静古老的黄河在晚霞妩媚的光灿里,以其神秘、泰然、恬静的深情看着骄傲的落日渐渐陷进自己的怀抱,似乎在微笑地默许。天地原本如此运转轮回。

    夏日的晚风轻拂着黄河的水面,太阳彻底地将自己沉浸在了河水的深处。此时,天空最后一道光芒也终于消失了,天空渐渐由灰变暗变黑,水面在灰黑中显得寂静、沉默,远处的渔船也渐渐在寂静的沉默里无影无踪,这寂静恐怕要等到午夜那一轮皓月升起才能被打破。

    我在长河、落日、晚风的幽意里陶醉,在黑色的寂静里不得不醒来,慢慢把与落日一起融进大河深处的心打捞上来,沿着长长的河堤默默返回,在红尘中,在暮色里,在明天又一轮太阳升起的期盼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明了“我”和黄河的密切关系,为下文写“我”来到黄河边观察落日作了铺垫。

    B.因为方位、角度等原因,宽广的黄河水面在夕阳映照下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令人称奇。

    C.夕阳完全沉没,“我”也黯然神伤,“沿着长长的河堤默默返回”写出了“我”的这种心理。

    D.文章描写了黄河落日绚丽多姿的景色,融入了作者对中华大地景观的赞美以及深层次的思考。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少女、青春已去的女人、情意绵绵的小女人分别描写黄河落日的各个阶段,生动形象。

    B.文章通过叙述交代“我”的行踪,通过描写展现一幅黄河落日图,文中的议论则使文章充满理趣。

    C.文章语言有表现力,如“慢慢把与落日一起融进大河深处的心打捞上来”化抽象为形象,想象奇特。

    D.文章以时间为序,从傍晚写到午夜,把眼前所见的黄河落日、皓月升起的景象依次展现出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4】文章描写的是黄河落日,但景象描写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分条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苏轼《赤壁赋》开头部分描写江面上清风拂面、波平浪静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把愁情比作江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描写了理想的博爱的社会关系,那就是尊敬自家的老人要延及到别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要延及到别家的小孩。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人离别时的极度感伤。

  • 9、名句名篇默写。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名句填空

    (1)《沁园春 长沙》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复顾。《荆轲刺秦王》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他之所以批评子路,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注】①重闱:旧时可称父母。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

    B. “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

    C. 颔联写出了作者的寂寞失落,如今身边只有经书相伴,却无车马往来相邀。

    D. 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

    E. 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己率先开放的景象。

    2】【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廷尉奏当,一人犯,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泰之非吾所以基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抷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上尝召王生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延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后,张廷尉为淮南王相。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B.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C.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D.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尉,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

    B.跸,本意是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本文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C.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也用来作王室的代称。

    D.三公,官名合称,周代为最高辅政大臣,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等高级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富有才干,勇于进谏。袁盎知道他的才能,加以举荐;后来张释之进言秦汉之事,果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B.张释之不惧权贵,刚直不阿。太子和梁王驾车入朝时违反了规定,张释之不顾太后对两人的赦免,坚决予以弹劾。

    C.张释之铁面无私,坚守原则。对于冲撞皇帝案和玉环失窃案,张释之都没有逢迎皇帝的心意,而是坚持依法判处。

    D.张释之恭谨谦抑,礼贤下士。王生在朝堂上故意让张释之给他系袜带,张释之丝毫不以为意,跪下身子帮他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2)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典籍里的中国》是在《故事里的中国》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它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让人抚今追昔,胸怀天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这些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着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华美学讲求知、情、意、行相统一。无论从电视文艺、还是用电影艺术、戏剧艺术的视角来打量融合创新的《典籍里的中国》,它都彰显出1+1+1>3的复合魅力。古风习习的诗意舞台,汩汩流淌着光彩夺目的中华审美风范。

    学校将举办以“文化经典·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