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厦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B.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D.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写了许多杂文,后来编成《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野草》等集子。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作多以四言为主,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创作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惟陈言之务去”,代表作有《师说》等。

    C.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诗人和学者。著有《红烛》《死水》等诗集;其《最后一次演讲》广为传诵。

    D.雪莱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富有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代表作有《西风颂》、《峨日朵雪峰之侧》等。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中国人讲礼尚往来,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推己及人,体现出强烈的和合色彩。现代人逢年过节往来走动,互赠些礼物,也是美好情意的表达。

    ②他为官清廉,痛恨贪腐,绝不受贿;他痛斥贪官,义正词严,冠冕堂皇,振聋发聩;他为民办事,再苦再累,从不抱怨,再难再险,从不退缩。

    ③2017年6月14日发生在英国伦敦的格伦费尔公寓楼火灾,震惊世界,罹难人数已上升至79人,一些地方的现场惨状难以表述,令人怒发冲冠

    ④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叽里呱啦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认为自己就是一位真理拥有者,其实这种人十个之中就有十个要失败。

    ⑤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去图书馆,不巧,在等车时突逢大雨,正当我怨天尤人之时,萍水相逢的他却递过来一把伞!

    ⑥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晨光里、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踌躇满志、心旷神怡。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绝不能解决问题的。

    B.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市容新貌。

    C.他的这对眼睛能够全面观察复杂多变的社会,同样也不会放过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D.从小性格孤僻的雯雯,参加了学校的自然科学社团之后,与人接触多了,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 5、下列对联,匹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心地光明顶霜傲雪应有苍松质;精神爽朗丰衣足食不输翠柏年.

    ②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③芳室芝兰茂,春风桃李新

    ④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①分店开张联 ②贺寿联 ③乔迁新居联   ④书斋联

    B.①贺寿联 ②分店开张联 ③书斋联   ④乔迁新居联

    C.①乔迁新居联 ②贺寿联 ③书斋联   ④分店开张联

    D.① 贺寿联   ②分店开张联 ③乔迁新居联   ④书斋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面的文字,完

    茗友

    聂鑫森

    湘潭城西有一条曲而长的小巷,巷尾居然立着一家泰源当铺。当铺不开在繁华闹市,是这个行业的惯例,因前来典当者,或家道困窘,要是被熟人碰到,那脸就丢大了。

    衣衫破旧、面色青黄的幸叔儒,从这家当铺走出来的时候,正是仲春的一个午后。他怀里揣着的东西没有当掉,因为掌柜出价太低。他觉得胸口发闷、喉头苦涩,又气恼又忧烦。

    幸叔儒今年五十有五,祖上做过官、经过商,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门庭衰败。他幼读旧学,能诗善文,却不能立业,只能在乡下教私塾养家糊口。眼下老妻重病,儿子又等着钱娶亲,他只能把唯一值钱的心爱之物拿来典当,可掌柜有眼无珠,只出两块光洋!他步下当铺的台阶,朝巷口走去。家里等着钱用,必须再去寻访一家当铺。

    他的鼻翼敏感地动了动,然后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是茶香,而且是今年新上市的武夷岩茶。此生他最好的无非两件事:读书、饮茶。而这一刻,他特别想饮茶,唇焦舌燥,心火太旺,亟待以茶浇润。他的鼻子仿佛被茶香牵着,来到一户人家的黑漆铜环大门前,迟疑了一下,谨慎地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大门打开,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胖胖的,满脸带笑。您有什么事吗?”“路过贵宅,偶闻茶香,定是武夷岩茶的明前茶,故冒昧乞茶,还请慷慨一赐。”“哦,闻香识茶,可为同道,请!

    穿过花木繁茂的庭院,走进一间洁静的书房。正面挨墙是一排书柜,两侧的墙上挂着字画。他们在正中的几案边坐下来。地上立着红泥小火炉,火苗子舔着烧水的大瓦壶;几案上摆着一把紫砂壶和几个紫砂小杯。主人谦和地说:我叫叶春山,自号茶痴。开着几家卖茶叶的店。”“我叫幸叔儒,在乡下教私塾。您经营茶叶,又如此爱茶,是古人所称的茶人啊。”“您有闻香识茶之能,又何尝不是茶道中人?两人相视而笑。

    叶春山端起几案上的紫砂壶,缓缓倒入两个小杯中。

    茶是刚冲泡的,幸先生请品评。幸叔儒道声谢,便端起一杯啜了一小口,停了一阵再啜一小口,然后说,真是好茶,好茶!可惜叶先生这把紫砂壶尚有不足……”“真是方家之语。叶春山益加佩服。我随身带着一壶,算是个家传之物,且用它试试如何?”“好。请先让我拙眼一观。

    幸叔儒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紫砂壶,双手捧着递了过去。叶春山接过来,左看右看,特别是壶的内壁,茶垢厚积。便说:好壶,这是孟臣壶,出自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壶名匠惠孟臣之手。我在本地一家大宅院见过,可惜主人坚不出让。”“不到万不得已,谁肯易主呢?《茗谈》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真是至理名言。

    叶春山迫不及待地用这把壶冲好茶,过了一阵,茶香四溢。两人端杯饮啜。

    叶先生,味道如何?”“此壶果非凡品。

    二人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如老友重逢,幸叔儒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他忽然看见对面墙上挂的一个条幅,写的是一首七律,内容是夏夜日本飞机来袭,全城灯火管制,中有两句可堪评点:收灯门巷千家黑,听雨江湖六月寒。便说:叶先生不愧儒商。这两句写得漂亮,有时有我,佩服。叶春山受宠若惊,问:何谓有时有我?请赐教。

    您客气。叶兄诗才高妙,咏日机夜袭、灯火管制,此谓有时。而情必自我生,辞必自我出,称之有我叶春山连连点头。

    黄昏翩然而至,幸叔儒记起家事,连忙起身告辞。叶春山欲言又止,终于,鼓足勇气问道:兄可否出让此壶……我绝不还价。幸叔儒叹了口长气,说:实不相瞒,我刚才去了当铺典当此壶,确是家有急事啊。

    那就让于我,如何?”“叶先生是茶人、雅人,此归你,也算的归明主。此壶最少可值四千块光洋,但我只能让半个壶给你。

    叶春山愣住了,半个壶怎么让法?我只取两千块光洋,以给家用,壶留兄处,我想壶了,便来府上叨扰,不知可否?叶春山喜得高喊一声:遵命!

    日子不紧不慢地打发过去,每隔几日,幸叔儒就来叩访叶府,多是夜晚,烧水、沏茶、聊天,然后兴尽而别。亲兄弟有这么亲密吗?没有。

    日寇投降了,普天同庆。而幸叔儒在一场大病后,驾鹤西去。他的儿子赶到叶府,下跪向叶春山报丧。叶春山禁不住满怀悲恸,呜呜大哭了一场。第二天一早,叶春山赶到城郊乡下的幸家,向幸夫人及其儿子详述孟臣壶之事,补还二千光洋,并为幸叔儒热热闹闹办了后事。

    每至夜晚,叶春山用孟臣壶沏茶,必斟满两杯,然后端起其中一杯,喃喃地说:幸先生,请品茶!

    (选自2013年《小小说选刊》第17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紫砂壶是幸儒叔唯一值钱的心爱之物,而泰源当铺掌柜却只出两块光洋,所以幸儒叔觉得他有眼无珠。

    B.幸儒叔有闻香识茶之能,叶春山由此推之他一定和自己一样是茶道中人,就没有犹豫,请他入室饮茶。

    C.这把孟臣壶叶春山非常熟悉,因为他曾在一家大宅里见过,只是当时主人不肯出让,让他遗憾不已。

    D.幸儒叔去世后,家境艰难,叶春山毅然补还了当年所欠下的两千光洋,并未幸儒叔热热闹闹地办了后事。

    E.小说通过一把孟臣壶勾连起叶、幸二人,使他们相识并成为知己,表达了知己难求、珍视友谊的主题。

    【2】叶春山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小说第二段对幸儒叔的心理描写又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幸儒叔与叶春山的对话,有人认为很精彩,也有人认为有些造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恢弘壮丽的阿房宫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视,都堪称史诗般的存在。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读者从咸阳城带入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内。

    (2)创业不易守业难。苏洵在《六国论》中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六国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创伟业的艰难,却被子孙日削月割“举以予人”。

    (3)音乐是灵魂深处的语言,动人的音乐在高超的文人手里并不需直接摹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方式来展现音乐的魅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论证了学习要用心专一的观点,作者采用的正面的事例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反面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谦言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力不足。

    (3)“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偏爱的季节,在中国古诗词中,有“秋”,也有“秋风”“秋雨”“秋月”等。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的“____________”。

  • 10、名篇名句默写。

    (1)《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阐述活着和死去不可等量齐观这一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友人希望与神仙同游,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关雎》中,叙写青年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女子日夜思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蒹葭》中,常被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孔子借松柏历经严寒来激励君子要敢于面对严峻考验的句子是: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借古代圣贤来勉励自身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向空间开拓视野,就时间驰骋遐思,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下句说明“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此典故,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的感伤。

    【2】比较本诗与《登高》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夫叔詹进曰:“秦、晋合兵,其势甚锐,不可与争。但得一舌辩之士,往说秦公,使之退兵。”郑伯曰:“谁可往说秦公者?”叔詹对曰:“佚之狐可。”郑伯命佚之狐。狐对曰:“臣不也,臣愿举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之士。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郑伯问:“是何人?”狐曰:“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乞主公加礼而遣之!”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选自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乙)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

    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赏之。

    异日,村夫有拜于郑廷者,郑伯迎之。问之,烛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之,万民之幸也。武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利郑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侍之。武往说师,老母之,臣昼夜侍母,目不交睫,亦宜赏之。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郑伯赏之。

    未几,宫廷左右及三军将士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郑哗然。晋闻之,复攻之,郑危矣。

    史臣曰:“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

    (选自《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                 堪:忍受

    B.乞主公加礼而遣之         加礼:厚于常规的礼仪

    C.武往说师,老母       系:挂念

    D.君恩四海,天下       惠:得到恩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言郑伯曰               若亡郑而有益

    B.武口舌还军秦晋         厚赏利郑也

    C.烛之武之兄文也         使杞子……戍之,

    D.郑伯愕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B.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C.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D.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烛之武劝退秦师有功于国,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他,可是这一奖赏刚有动议,就引起了来自各方面的连锁反应。

    B.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烛之武有功,要奖赏,首先应该奖赏自己。

    C.烛之武的哥哥烛之文认为自己在侍奉老母亲、劝说烛之武面见秦君退秦师有功,应该得到奖赏;其他大臣也想分功。

    D.史臣认为,导致郑国从安定陷入危局的原因并不是郑伯设立奖项,而是郑国上下抢夺别人的功劳嫉贤妒能的风气。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

    (3)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坎,即从困难中学习并成长,主动吸收知识,迎接挑战。享受困难带来的磨砺,从而让自己更强。

    2018年,新一届习坎学子走进风景如画的习坎新校园。习坎园地,历史上孕育过“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砥砺德行”、“克难履艰”等思想,一代习坎学子有一代习坎学子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习坎新校园一路成长,你们已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习坎故事;未来,你们将创造一个又一个习坎传奇。

    作为习坎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习坎园的点点滴滴,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剧本。(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