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文山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 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等。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piē)见 ()防 形 (hái) (jiān)车帷裳

    B. () (chàn)动  (xiào)像 望风披()

    C. ()逦 (xiān)细 管(xuán) (zài)笑载言

    D. (lüè(yìn)庇 估(liáng) 义愤填(yīng)

  • 3、下列课内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盛行于宋,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易安居士。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诗被称为“诗圣”“诗史”。

    D.“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歌”命名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行”命名的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吟”命名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4、(题文)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这位老红军每当回忆起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他把这些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子孙听,让他们永远记住红军的伟大。

    B. 我们县“夕阳红”歌舞团的演员们虽然平均年龄为65岁,但他们个个风华正茂,精神矍铄。

    C. 你看他多么慷慨,对朋友多么讲义气啊!我们三个意气相投,共同为了理想而努力吧! '

    D. 毛泽东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

    ②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③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⑤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③②⑤ D.②①③⑤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2015年年初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在全行业达成高度共识。截至2017年4月底,我国共完成新改建厕所52485座,占厕所革命3年计划(共5.7万座)的92.71%。厕所革命已成为中国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从都市到乡村,从局部到全域,从旅游行业到全社会,从保障男女厕数量充足到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立“第三卫生间”……厕所革命不断提档升级,发挥杠杆作用,不仅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基础工程,更上升为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尺度。

    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游客体验的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服务供给的尺度,而旅游厕所作为基础设施,是检验旅游目的地旅游文明的尺度。厕所革命展开以来,旅游厕所已成为评价旅游景区景点的重要标准。前不久,国家旅游局给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并对10家4A级景区给予摘牌处理,主要原因就是旅游厕所建设不达标、管理不到位。

    从为求基本生存的人口大迁徙到为求差异生活的人口大流动,旅游正在打破时空边界,创造新的移动文明,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人口聚集场域,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全域旅游突破了传统旅游的局限,景区内外的界限逐渐模糊,从公共服务基础供给方面来考量,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最基础的尺度。国家旅游局大力推动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厕所,为市民和游客打开“方便”之门的“厕所开放联盟”,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

    旅游位居“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并在扶贫攻坚中表现出强劲的新动能,是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创造幸福生活,外地游客消费体验、享受幸福的民生工程。以此观之,仅有干净、舒适的厕所远远不够,在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对厕所认知和使用的不文明陋习进行彻底革命。文明如厕是衡量厕所文明的尺度,也是检验国民文明素养和享受幸福能力的尺度。

    (摘编自孙小荣《厕所革命是检验民生幸福及社会文明的尺度》)

    材料二:

    2016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标准指出,加强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公厕数量总体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女性厕位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图1  

    图2

    材料三:

    据估计,超过50种传染病通过人类粪便传播,一些国家因此引发大量疾病,因为直排污物会造成土壤、食物和水污染。“三面墙,两块砖,一个坑”,是中国农村厕所的典型形象;“难找、难看、难闻、难用”,是困扰城市公厕多年的典型问题。厕所的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更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国家形象。厕所卫生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特别是水污染治理以及农业安全生产。站在新时代审视,能否提高厕所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因素。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厕所文明是大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欢《读懂“厕所革命”的深刻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前,每万人拥有公厕的数量呈增长趋势;2009年之后,该数据则一直下降;2015年则与2006年基本持平。

    B. 从2006年到2015年,公厕总量缓慢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总体减少,这和群众对厕所的需求不匹配。

    C. 从2006年至2015年,城市公厕数量逐年增加,十年间总量增加了近2万座,说明城市公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D. 政府把加强公厕建设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城市公厕建设并不只是意味着公厕数量的简单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旅游是为追求差异化生活而进行的人口流动,这种“移动文明”直接推动了“厕所革命”

    B. 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其初衷是打造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

    C. 对10家4A级景区摘牌处理,说明旅游厕所成为中国旅游景点动态化管理的重要标准。

    D. 相关部门开放内部厕所,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E. 虽然城市公厕也存在问题,但是农村厕所给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威胁显得更为严重。

    3“厕所革命”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宫车经过、渐行渐远、不知去往何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表现“谦受益,满招损”意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在古诗中是常用的意象。《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中都有“舟”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在告别之际,和着高渐离击筑的曲子,悲壮而歌:“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表达“做大事不需要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解释“弟子不必不如说,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

    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

    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

    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术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豪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A. 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   B.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

    C. 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   D. 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留侯张良   秦王必喜而见臣

    B.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愿举国为

    C. 来告良   妇女无所

    D. 如今人为刀俎   急时,不及召下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而听细说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秦伯围郑”中“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侯”和“伯”指的是爵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B. “复为慷慨羽声”中的“羽声”是指古代音乐中的七音之一,这七音是指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C. “箕踞以骂”中的“箕踞”与“按剑而跽”中的“跽”均指一种坐的姿势,其中“箕踞”是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跽”是妄自尊大的姿态。

    D. “沛公欲王关中”中的“关中”取四关之中之意,关中即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有时也指太行山以东。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项羽政治上无知:当曹无伤告诉他刘邦要在关中称王,范增劝说他要赶紧攻打刘邦时,项羽大怒决定攻打刘邦,可是听到刘邦在鸿门的一番谎话,怒气全消,还把自己的消息来源告诉刘邦。

    B. 刘邦头脑清醒,善于用人:当听说项羽要攻打他时,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接着低声下气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甘心为己所用。

    C. 张良处事机敏:当项伯让他一起逃亡时,借口替韩王送刘邦说“亡去不义”;当刘邦追问自己如何和项伯有交情时,耐心解释,消除刘邦的疑虑。

    D. 樊哙粗中有细:樊哙闯帐,怒斥项羽典型的一个赳赳武夫的形象,可是他的一番言语换一个角度重复刘邦前面的话语,让项羽感到内疚,思想上完全放松警惕,为刘邦要要逃却徘徊不定时,樊哙说不必要拘泥小节。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你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会“遇到”许多人:亲友、师长、偶像、明星、文化大师、工匠传人……他们或伴你哭笑思考,或帮你懂得亲情乡愁,或带你品味大千世界,或引你观察时代变迁,或领你学会辨别真伪,或使你树立社会意识……

      请以“与我同行的人”为题,联系时代生活和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有细节描写;内容充实,主题明确;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