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重庆近地层空气湿度大,水汽容易凝结在污染物上,加上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小、盆地环境特点和气候特色,使重庆很少有大风可以驱散,才导致PM2.5滞留时间变长。
B.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谨的标准、最严肃的问责、最严格的监管,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C. 红旗河沟站在30日下午4点半至晚上7点半期间迎来了返乡客流高峰,这一天全部客流超过17万多人次,而31日则锐减到11万人次。
D. 在特朗普威胁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福特取消了斥资16亿美元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并许诺未来要在密歇根州制造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2、对下列诗词名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通感)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反问、拟人、夸张)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比喻、夸张)
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夸张)
3、下面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B.族庖月更刀 族:优秀
C.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D.数目项王 目:眼睛
4、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以伐为?
A.项王项伯东向坐
B.然则一羽之不举
C.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D.何厌之有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唯求则非邦也与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未之有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焉有仁者在位 焉用亡郑以陪邻
6、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一个古老村庄消失的前夜(节选)
李汉荣
这个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
城市像驾着坦克、装甲车的冲锋军团,一路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一路占山霸水,毁田掠地;一路捣毁村庄,沦陷乡土;一路铲除绿色,铺张水泥。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
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要说有什么防御,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用竹子、柴薪、葛藤、牵牛花、丝瓜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这样温柔的“防御体系”,也就挡个鸡呀、鹅呀,甚至鸡鹅也是挡不住的,本来也没用心真挡,挡啥呢,不就叨几口绿叶子吗?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说白了也就是个柔软的装饰,鸟儿们就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说着远山近水。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王婶、二叔、张爷、春娃他妈……连夜到村头老井挑水,这是最后一次打水了,孩儿最后一次吃母亲的奶,就是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吧,以后,再不会有这样温暖的怀抱,再不会有这样亲切的乳汁了。
井台上,人们心情黯然,都不说话,是的,诀别是伤感的,怎么会有兴高采烈的诀别呢?是的,这是另一种离乡背井,岂止如此,以后,是再没了乡,永失了井啊。
此时的人们都不说话。往日的井台,是村庄最温情、最有意思的地方。挑水的人们,在井台上相遇,就要停下来,说家长里短,说庄稼天气,顺便说说家里三餐口味和天下局势;年轻后生遇到老年人,就帮助把井水提上来,后生走远了,走了几十年那么远了,仍感到背上落满老人感激的目光。
村庄里,人们的眼神,是这井水给的,清亮里漾着善良;人们的口音,是这井水给的,柔软里带着清脆;连脾气和心性也是这井水给的,格局不大,但并不局促,底蕴却是细腻深沉;水波不兴,但清澈如镜,胸襟能容纳天光地气。从村庄里进出的人,血脉里都循环着一股清水,浇灌着深深浅浅的日子。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是村庄做人的伦理;厚道和本分,是村庄里对人品的最高评价。其实,你若要分析住在这里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的性情和品德,分析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口清流不断的深井。
每过些年总要淘一次井,淘井,就是给井洗澡沐身,井底、井壁、井口、井台,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维修。淘井,这是村庄的盛大节日,大人喜悦,孩子欢笑,连村庄的狗受了感染也跟着人们四处撒欢,瞎起哄。淤泥、瓦片捞上来了,云娃妈的发卡、喜娃婆的手镯、李三叔的旱烟锅捞上来了,井台上一阵笑声和惊呼,有人就说:这井可是个好管家啊,贵重的物件、小孩偷偷扔下去的瓦片,它都好好保管着;接着,又捞出清朝的几枚铜钱、民国的几个银元,那是先人挑水时不小心从衣兜里掉下去的,以往淘井没淘到底遗留下来,人们就想象那弯腰提水的古人长什么样子,想象他当时怅然的心情,就感叹,这井还是个收藏家,收藏着时间的遗物;井壁上砌着唐朝的砖,宋朝的石头,明朝又加进一些片石,井沿上抹着当代的水泥,啊,这井,浑身上下都是历史,它是一个历史学家,不,它就是历史。老老少少的人们,就感到了一种久远、幽深的东西,对井水,对生活,又增加了一份敬意。
今夜,此时,人们挑水,但没人说话。井台上,月光安静均匀地铺着碎银;井里,那轮祖先留下的月亮,笑眯眯地望着天上的另一个自己,但他并不惊讶自己水里的身世,井一直把他抱在怀里养啊养啊,几千年都保持着白净和雍容,他等待着那熟悉的身影,他等待着出水的时刻,他等待着那荡漾着又复静止的感觉。
天真的月亮不知道,今夜,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清水里亮相,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村庄约会,明天,村庄将被机械捣毁,水井将被水泥封死,照了千年的镜子,从此永失;村庄连同她收养了千年的月亮,从此永别。
【1】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2】井水赋予村庄里的人们哪些美好的品性?请加以概括。
【3】“淘井,这是村庄的盛大节日”,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欢乐。这似乎与本文的感情基调并不吻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描写这一场面?
【4】作者对在城市化进程中古老的村庄就要消失怀有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情感?
7、请在横线处补上诗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3)令初下,_________,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___,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6)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将军金甲夜不脱,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3)大漠风尘日色昏,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1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15)水落鱼梁浅,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
(16)乡泪客中尽,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有怀》)
(17)崔颢《黄鹤楼》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一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暗指男女爱情在初始阶段新鲜美好,就如同夏天那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2)《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3)《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地方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中作为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写诗人感叹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的诗句是:______ ,_____。
(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描写赤壁雄起壮阔的景物,除写峻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涛涛的江流。
(1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11)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乌鹊南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
(12)秦观《鹊桥仙》中“纤云弄巧,_______,________”表现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急迫而喜悦的心情。
(13)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 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近,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诗经 氓》中女子因婚事推迟而对氓进行解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这表现了女子的善良、天真。
(4)《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两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经常感慨曾经的显赫人物都随历史而消逝,徒让人感慨物是人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与此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说“不愿为三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与此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和琵琶女同病相怜相互慰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各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①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 · 》 ,辛弃疾的字是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
C.下阕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
【3】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须贾①为魏谓穰侯②曰:“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燕、赵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也。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韩)暴子③,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今王遁楚、赵而讲,楚、赵怒而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救亡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是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是虑事也。”
“《周书》曰:‘维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地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赵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和,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讲也,必争事秦。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选自《战国策·魏三》,有删节)
【注释】①须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②穰侯:魏冉,亦作魏厓、魏熠,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③暴子:战国时韩国名将暴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B.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C.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D.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表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的“所以”含义不同。
B.伐,讨伐,进攻,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的“伐”含义相同。
C.以为,认为,与《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以为”两词含义不同。
D.挟,携同,携带,与《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的“挟”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在华阳大败魏国主将芒卯,魏国都城被围困。须贾游说穰侯,貌似为秦国着想,实则是为了保障魏国的利益。
B.针对魏国现实,须贾主张魏应避开楚、赵两国单独与秦国讲和,从而使楚、赵两国争相贿赂秦国,进而削弱两国实力。
C.须贾认为,上天的宠幸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多次降临到秦国身上,因而秦国应改变靠武力攻打魏国的策略。
D.须贾游说穰侯时,从魏、楚、赵、宋、中山等角度出发来分析攻魏的弊端,从而让秦国从魏国大梁撤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文中为何说“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当今时代,“尊严”变成了一个很重的词语,而且对它的理解歧义颇多。饱经世态炎凉的创业者说:“人的尊严靠财富。”经历冤情折磨的得雪者说:“人的尊严靠法制。”备受欺凌的弱小者说:“人的尊严靠武力。”不倦求索的哲人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的理解千差万别。
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你认为“尊严”靠什么赢得?
请以“尊严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补全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