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一项是()
A.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我和你可以一起享用。
B.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凭我这样微贱身份的人,担任侍奉太子的官职,(这)不是我用死能报答的。
C.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译文:前秦卫将军梁成等将帅五万人驻扎在洛涧,(并且)在淮水上设栅栏来阻止东边的援军。
D.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文: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急救能力与校园安全紧密相关,特别是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后,这是提供有效处置的保证,也是学校对学生尽到安全保障责任的体现。如果学校提供的急救专业又及时, , , 。
①善后等阻力也会更小②家长与社会的谅解程度也要高得多③即便结果仍不能尽如人意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3、结合句意解释画线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逐渐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
B.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语音的钥匙,急于想加以运用。 (这里把“语言”比做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C.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把整个枣吞下去)
D.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下了晚自习,赵鹏拿着自己的作文本走进办公室,对蒲老师说:“老师,你让我修改的作文我重新写了一遍,请你抽空拜读一下。”
B. 我下个月就要乔迁新居,为感谢朋友们的帮助,准备略备薄酒,招待一下大家。
C. 老王退休那天,单位专门为他开了告别会,领导在讲话中再次感谢他为单位发展所尽的绵薄之力,这令老王十分感动。
D. 我公司长期研发、制造、经营各类光伏产品,品种丰富,功能齐全,欢迎社会各界光临、垂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方其破荆州 / 其皆出于此乎
C.顺流而东也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举匏樽以相属 / 作《师说》以贻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名叫孙赫的男子在高铁霸占他人座位、出言不逊,并不听警察劝阻。此后网友又陆续曝光出各种各样的“坐霸”。铁路部门翻遍了整本《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发现什么好用的条款,于是只好回应说:“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
(摘编自2018年9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新京报:道德“滑坡”的观点是转型后才出现的,很大程度上是将此归因于市场经济。在你看来,事实是这样吗?
高兆明:尽管社会道德状态与市场经济实践有关,但不能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
第一,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上,也有道德败坏、拜金主义、极端自私自利的现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社会,未必是道德风尚败坏的社会。
第二,市场经济本身是否就没有积极的人文价值?黑格尔、斯密、马克思等思想大家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很充分,都有自己基本的看法,对市场经济的人文价值并没有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相反,还在相当程度上给予积极肯定。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规则、法治、合作等精神,是市场经济建设对社会人文价值精神的积极贡献。
(摘自2016年12月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三:
黑格尔曾明确区分“道德”与“伦理”。黑格尔的“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黑格尔强调“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并在“伦理”中实现,其目的之一是要揭示:只有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
道德类型奠基于互为目的的合作性社会关系。合作性社会关系以“相互性”为规定之一。“互善”的相互性尽管不同于“互利”的相互性,但是在根本上却离不开“互利”的滋润。在一个开放性社会过程中,如果“善意”是单向的,如果“善意”始终没有“互善”“互利”滋养,那么,除非是在纯粹宗教精神的意义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摘自2017年7月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四: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摘自2018年08月24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中“道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场经济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败坏,相反它还伴随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等积极的社会人文精神。
B.道德体现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我们应该期待来自个体美德方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抵抗与克服。
C.道德是人们反思和选择的产物,想要让我们的意志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我们必须掌握道德的知识和原则。
D.人类并非完美,然而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做出的选择,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格尔等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可以证明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B.大多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类似“坐霸”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说明公众普遍追求公共道德与秩序。
C.在合作性的社会关系里,“善意”通常不能是单向的,它始终需要“互善”“互利”滋养,否则不可能持续。
D.道德活动受到人性、资源、利益、人情等因素影响,道德世界其实是人们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3】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运用材料三中的“道德”与“伦理”两个概念,对“坐霸孙赫”这一事例加以分析。
7、课文默写
(1)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3)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根据情境默写诗句。
(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可能安定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里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了六国先辈们开辟事业的艰辛。
9、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时旋律的变化,用“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曲调的婉转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乐声的激越雄壮。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名言名篇。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 ”。
(4)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5)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示长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长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赠别诗,因为王安石是以兄长的身份写的,所以题目用“示”字。
B.颔联“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这些细节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贫寒,以及王安石对妹妹的同情与关怀。
C.颈联中,“尘沙”对“湖海”,“万里行”对“三年隔”,对仗工整;“自怜”与“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
D.尾联说到了秋天,王安石就会写信告诉妹妹自己的归期,这既是对妹妹的宽慰,也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期待。
【2】首联点明兄妹久别之后重逢。亲人相逢应该高兴,可是王安石却说“怆情”。请结合诗歌分析他因何“怆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安定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崇敬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D.简能而任之 简:选择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闻求木之长者 则修文德以来之
B.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吾其还也
C.振之以威怒 以其无礼于晋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对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
B.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C.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宾语前置句)
D.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14、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无论是高贵还是平凡……值得我们仰望的对象丰富无比。你在仰望什么呢?
请以《仰望》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