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
B.怅惘 蚊帐 苌弘 伥鬼
C.峥嵘 狰狞 挣扎 古筝
D.寥廓 城敦 敦厚 淳厚
2、下列选项的两个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藉寇兵而赍盗粮
B.几家能彀 手裁举
C.辛未三月念六夜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D.翼日进宰 暴霜露
3、对下列句子中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乐以特有的音乐旋律,表达了他“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心声。
咽喉——比喻生命的安危。
B. 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彝族聚居区时,红军首长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建立了手足之情。
手足——比喻两人的关系像弟兄。
C. 鲁迅先生把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称为“中国的脊梁”。
脊梁——比喻在中华民族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D. 刘备在临终之前,把辅佐后主刘禅“兴复汉室”的重任托付给了股肱之臣诸葛亮。
股肱——比喻诸葛亮是得力的辅佐人才。
4、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有席卷天下,包卷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也
D. 内立法度
5、下列各组解释中正确的一组( )
A. 治: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对付。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
B. 与: 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和。 若壅人口,其与能几何:参加。
C. 固: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执。 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也:坚固。
D. 方: 曹军方连船舰:正在。 地方数千里:才,刚刚。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②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子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③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咋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1】分析第①节中作者抒写“冬郊散步”感受的作用。
【2】根据选文第③节,简析作者赞美江南冬景“迷人”的原因。
【3】简要分析第④节中画线句的语言特点。
【4】从选材、布局、手法等方面简析选文是如何来展现江南冬景的特点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借助化用手法,含蓄地提醒贤才主动来投奔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一句是对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的环境描写。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的儒将装束的一句是“__________”;《赤壁赋》中表达了渴望与神仙共游的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
(5)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一句,概括性地阐述了“师”的职责。
(6)李煜《虞美人》中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除春花秋月外,还有“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事的感慨,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③“楼”是个极易让人触景伤怀的建筑空间,正是倚楼远望,才不由地生发出诸多愁绪。古人选择“楼”入诗词,绍续了文学缘情传,彰显出诗心愁肠的艺术魅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0、默写
(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_______________。”
(2)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_______________,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_______________,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3)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_______________,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5)樊迟问知。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
(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兄之子妻之。
11、默写。
(1)荀子《劝学》中,用行路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黄庭坚作诗讲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比如其《登快阁》一诗中“落木千山天远大”一句就是化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4)秦观在《鹊桥仙》一词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易水怀古
贾岛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荆轲
周昙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1】“凉风兮潇潇”来自于《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所歌:“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B.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C.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D.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封爵有五等,如“周公”“沛公”“留侯”“淮阴侯”中“公”“侯”都是爵位。
B.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可指白色的衣服,也可指丧服,在文中用来比喻俭朴。
C.桀,夏朝最后的国君,和商朝的纣王都是暴君。后以“桀纣”泛指暴虐荒淫的君王。
D.元年,帝王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文中指刘邦称汉王的第一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面对韩国的灭亡,誓为国报仇,倾尽家中财产,找得大力士,一起去刺杀秦始皇,但最终失败,张良就逃到下邳藏匿。
B.项伯曾经因杀人跟随张良躲藏,在项羽到鸿门下要攻打刘邦时,项伯连夜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离开。
C.张良作为刘邦的谋臣,在刘邦贪图咸阳享乐,以及遇到韩信欲自立为王、诸侯约期不至等危机时,总能提出建议,化解危局。
D.刘邦高度评价张良的功绩,认为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但张良并不居功,与萧何一样推辞三万户的封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
(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5】张良“愿沛公听樊哙言”的理由是什么?
14、多媒介写作:请将下列这则招聘启事改写成150字左右的广播稿。
招聘启事
校团委宣传部要招聘若干名干事,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具备一定的软笔和硬笔书写功底或绘画功底,对书法、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乐意为集体服务。
报名时间:2023年4月6日
报名处:校团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