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锦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相四十里 ②沛公已   B. ①沛公不杯杓 ②不枚举

    C. ①沛公在 ②国则无忧民   D. ①四人持剑盾步②弃甲曳兵而

     

  • 2、下列文言现象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之( )

    A.人非生而知之者(代,指知识和道理)

    B.句读之不知(助,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C.蚓无爪牙之利(助,状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D.辍耕之陇上(动词,可译为“到”、“往”。)

  •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约为婚姻

    B.常痛于骨髓   今者有小人之言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而听细说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4、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难逃厄运        苦心孤诣        独当一面        色厉内荏

    B.钩心斗角        甘之如怡        功亏一篑        流言蜚语

    C.抵掌而谈        鞭辟入里        光风霁月        心无旁鹜

    D.目不遐接        屈意逢迎        劈波斩浪        不谙世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秉承人类命运共同性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推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法。

    ④年轻人在工作中要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勤学好问,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献里的“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其中科学位于技术前头。但是,很多人却把它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在实践中往往还把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

    科学,更明确地说,自然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技术,则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两者之间,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

    科学的进步一直是由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所推动,而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之前不曾预测过或者从来都未有计划去实现的偶发事件,而且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有什么用处。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数学中的数论有3000多年历史,但它在成为现代信息保密手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最无用处的。

    显而易见,我们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不应该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不应该简单地把发展技术的思路和措施直接搬过来为发展科学铺路,也不应该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但是,今天学术部门中常见的却是决策者们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以为通过集中筹划、巨额资助、快捷升职等手段便可以刺激基础科学迅速发展并立即开花结果。这样一来,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回顾一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管理经验是有益的。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最近刊文指出:“科学研究中大多数颠覆性的发现都不是事前就计划好的。相反,它们都像淘气的小妖精那样突然出现在墙角,因为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地探讨未知事物所导致的发现和发明。因此,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是一个学术机构成功的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中文里的常用词“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写,但它往往导致一种错误的理解,即把科学与技术看成是同一回事,让许多人对它们作同等的分析演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一直是一个被不恰当地解释和处置的问题。无数的事件和事实表明,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还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进步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技术,但它们并没有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

    不言而喻,只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决,中国才有希望能够很快地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选自《“科学与技术”,不完全是“科技”》,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以认知世界为目的,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推动科学的进步。

    B.文献里“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词组,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对两者不加区分,混为一谈。

    C.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科学与技术作同等的分析演绎。

    D.技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为目的,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我国对科学与技术认识的现状及历史上存在的问题,有其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数论的例子,论证了许多科学发现不仅是偶发事件,有时短期内还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C.文章引用Helmut Schwarz的话批评了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的做法。

    D.文章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点,把论证推向了对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基础科学研究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是因为学术部门中决策者们没有分清科学与技术的不同。

    B.只要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自及充足的经费,就能有颠覆性的科学发现。

    C.只有真正地理解和解决了科学与技术的问题,中国才有机会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D.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并不能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所以技术进步意义不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桑叶的衰败景象比喻女主人公容颜的衰老。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诗经》表达了诗人思贤若渴之心。

    (3)屈原在《离骚》中以鸟为喻表达志向,表明自古以来君子小人不可同群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酒常与诗人的忧乐相随。曹操《短歌行》中有“_________?唯有杜康”,借酒消解愁闷;苏轼在写《赤壁赋》时“_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诗酒相伴,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_______”,洒酒酬月,展现出旷达襟怀;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表示“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流露出内心的孤凄。

    (2)古诗词中随处可见植物的身影。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这些植物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3)比喻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佳期如梦”,都以新奇而恰切的喻体使表达更加生动、含蓄。

    (4)在诗词中运用叠词,不仅能使形象刻画鲜明,更能增添音韵和谐之美。例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_,封狼居胥”,都有这样的效果。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2)《季氏将伐颛臾》中冉有归咎他人推卸自己责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谏逐客书》一文开头“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断语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

    (7)《谏逐客书》以人和物作比较,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是如何写景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本文选自( ),作者(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莫不忧而道著( )       (2)终者盖寡( )

    (3)则思谦冲以自( )          (4)能而任之(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

    【4】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课文谈谈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提示:可以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逻辑的严密等方面阐释)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 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滞留在美国的日子里,想起家乡,想起家人,我(杨振宁)总会哼起一首歌,一首父亲教的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我想这使一代的青年人受到了很多影响。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杨振宁实录采访》

    材料二:1957年,杨振宁携幼子与其父杨武之绕道第三国,在瑞士的日内瓦见面共叙天伦。其间杨武之为杨振宁夫妇题词: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

    材料三: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摘自新浪教育网

    材料四:当下,很多家长担忧: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更多家长坚信:要让孩子赢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代家庭教育最常见的教育图感》

    以上材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