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
A.诚能得樊首(如果)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买)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使毕使于前(使者) 东阳候、冯敬之属乃短贾生(说人坏话)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C.沛公不胜杯杓(承受)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因为) 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D.事之不就(成功) 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作为)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在我的耳边响起。
B.我们要以凌云的壮志,用勤奋刻苦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C.在学校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坡。
D.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到激动。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C.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B.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屈心而抑志兮
B.常以身翼蔽沛公 孔雀东南飞
C.君安与项伯有故 群贤毕至
D.雨雪霏霏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殷代以灵龟兆吉凶。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旧时婚嫁,许多地方男女订亲后,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如果同一条街有两家娶媳妇,谁家早发轿谁家为好,这叫“抢福”。
出嫁那天,新娘落下的眼泪,称为“金豆子”,流得越多越好。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汤,叫吃宽心面;吃红皮鸡蛋,称“一口咬到鸡蛋黄,明年生个状元郎”。新人合卺之前,还要撒栗子、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象征体系及民族吉祥物,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比如各种大型的运动会,像奥运会、亚运会或全运会,在其正式举办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计吉祥物,作为大会能顺利成功举办的吉兆,受到人们一致的追捧。传统吉祥物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反映了吾国吾民的追求和向往。(沉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
【1】下面对于“吉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吉祥文化体现了人类对吉庆祥瑞的向往和 追求的观念。
B. 吉祥文化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C. 吉祥文化是不能创生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
D. 吉祥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可分为器物和风俗两个基本方面。
【2】【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是“四灵”,在“四灵”中“麟”出现得最晚。
B. “四灵”成为吉祥物的演变过程为“图腾--鸟兽虫鱼之畜养--保护神--吉祥物”。
C. “四灵”形象是各部落图腾形象复合的一个结果,实际上不只四种动物形象特征。
D. “四灵”吉祥物体系是汉代成形的,它的吉祥内涵是“非德至和”。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有形之器物和可见之行为表现吉祥观念,这个“器物”和“行为”并非是任意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
B. 吉祥内涵的生成方式包括了谐音法,比如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C.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是为了迎合世界盛会而创造。
D. 传统吉祥物(即物体吉祥)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即行为吉祥)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是“______,______”两句。
(2)韩愈在《师说》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来作比,从正面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感慨人生短暂,用一杯水祭奠江水和月亮。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天下归心。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如果他治理一个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用三年时间,就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之广、时间之长两个方面叙写自己的生活状况,同时抒发深沉的悲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赤壁的壮美景色和风流人物作了总评价。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3)《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康桥的美在树,在水,更引发了徐志摩寻梦康河的诗意联想句子是:“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夜幕降临,村落渐远,炊烟四起,心中的田园仿佛笼罩在一层轻纱似的梦幻之中意境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望远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1】“欲望休”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态和心情?
【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后来一些诗词如钱翊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在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孝文皇帝元年十月辛亥,皇帝即阼,谒高庙。十二月,上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二年十月,上曰:“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七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十一月,上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绛侯周勃免丞相就国,以太尉颍阴侯灌婴为丞相。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帝曰:“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降地,非常故,往来近塞,捕杀吏卒,入盗,甚敖无道,非约也。其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击匈奴。”匈奴去,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于是天子始更为元年①。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
(节选自《史记·孝文本纪》)
(注)①更为元年:改元为元年。从这一年起,文帝的纪年改为后元,十七年(前163)即后元元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
B.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
C.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
D.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亥,文中是干支纪日法,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
B.即阼,即位,登记。阼,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为主人之位,借指帝位。
C.太尉,秦汉时中央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
D.苑囿,古代蓄养禽兽、种植林木,以供皇帝、贵族游玩打猎的园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文皇帝为政宽松,颇具仁人之心。他认为法律是用来禁止暴行、导人向善的,一人犯罪而连同亲人治罪是不可取的,因此废止了连坐法。
B.孝文皇帝治国有方,改革政治弊端。二年十月,他认为古代诸侯各守封地利处多,现在列侯不在封国有很多弊端,并于当年让周勃率列侯各回封国。
C.孝文皇帝崇尚节俭,避免劳民伤财。他即位二十三年,车马、服饰等都没有增添;建造陵墓霸陵时,为了节省,不用贵重的金属做装饰。
D.孝文皇帝以德化民,泽及边境内外。他用恩德感化南越王,让其去帝称臣;匈奴入盗,他也只命令守好边塞,而不发兵敌境,以免烦扰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
(2)匈奴去,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
1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如果家里有两大筐容易变质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不浪费呢?”
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它们容易烂掉。”
二儿子说:“先挑最好的吃,不好的烂掉也就算了。”
三儿子说:“把它们分给周围的朋友和路过的人吃。”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