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是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代伟人。
②这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每一点都不容易做到。
③以学习为例,孔子就是一个十分刻苦的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④孔子对自己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⑤他还自信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②③①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远东杯”2012年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今天在宜兴准时开赛,经过8盘对决之后丁俊晖不孚众望,在家乡获得本次冠军。
B.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C. 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 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然,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3、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旁边)
B.不能喻之于怀(比喻)
C.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4、选出对下列句中“之”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臣活之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 ⑤与之同命 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⑦欲诛有功之人 ⑧此亡秦之续耳
A.①/②③⑤/④⑦⑧/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D.①/⑤⑥⑧/②③/④⑦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卒葬之 卒:最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往往有得 得:心得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盖音谬也 谬:错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
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B.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个虽有责任心却没有文化素养的人。
C. 小说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对照。
【2】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描写男主人公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清人王夫之评价《诗经•采薇》中有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这四句诗是:“________,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_____,_____”。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绘了遥远而轮廓模糊的村落,依稀有袅袅炊烟升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
(5)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欢宴宾客的典故来表达诗人招贤纳士的热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1)恰同学少年, 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又前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秦国把掠夺的六国珍宝都运送到阿房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丢弃的到处都是。(杜牧《阿房宫赋》)
(2)苏洵认为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这是“_________________”。而燕国“_________________”,才招来大祸。(苏洵《六国论》)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司马谏议书》)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诗人已忘情于月白无风之夜,与大自然交融为一体。
(2)在《六国论》中,齐国不曾割地求和,却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作者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
B.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
C.作者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
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 厌:讨厌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中“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侯”和“伯”指的是爵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B.东道主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来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C.《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根据齐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
D.“寡人”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其后的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4、《论语》中对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一句话?要求:默写原句,陈述理由,字数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