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庭中通南北为一②一觞一咏
B.①语未毕,余泣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C.①适冬之望日前后②适莽苍者
D.①朝歌夜弦②扣舷而歌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4、下面是阎慰鹏先生的《读<朱先生哀念集>》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请选出中间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荷叶依旧月高悬,……先生踱步正歌酣。”
①风吹暗香花点点 ②蝉把枝头望眼穿 ③回首蓦然惊笑慰
④梦里相思曲岸边 ⑤蛙浮水面轻声唤 ⑥光容倩影叶田田
A.④①⑤⑥②③
B.④⑤②①⑥③
C.④①⑥⑤②③
D.⑥⑤④①②③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蒙,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有诗歌集《青春万岁》、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等。
B.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诗集《双桅船》《唱歌的鸢尾花》等。
C.韩少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中篇小说《爸爸爸》和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
D.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废弃的工厂、关停的煤矿、古老的作坊……这些曾经的“工业引擎”承载着城市记忆,见证了历史风貌,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中被遗忘。如果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让其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不仅能传承工业精神、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还能唤醒沉睡的价值。如何变“锈”为“秀”,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
首先,需要对工业遗产进行甄别区分。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不同的工业遗产之间,其价值千差万别。对于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应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同时,既要防止因过度开发而保护失当,也要尽量规避因过分限制而难以改造利用。
其次,要挖掘历史底蕴,赋予文化内涵。这些年不少改造完成的老旧工业文化项目,除了工业遗存各有不同外,在形象与内容上都普遍趋同,难言特色。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发掘其背后凝聚的独特文化理念,各地宜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可照搬照抄。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馆,就被设计成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城市候机厅、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航空主题餐厅等功能区,让民众“看得到航空,听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并成为“2020年成都八大消费新场景”之一。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固体记忆,让其不再“沉睡”,需要审慎、巧妙地进行加减法设计,留住工业时代的“锈色肌理”,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方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并呼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吴徽平《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
材料二:
工业遗产最基本的形态是厂址、厂房、设备以及相关的史料。近年来工业遗产的概念在持续扩大,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都已纳入工业遗产的范围。工业遗产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城市记忆与国家记忆。
然而作为需要被保护的工业遗产,仅仅有历史价值是不够的。如果仅仅着眼于“历史记忆”,那么工业遗产大可以通过别的成本更低的方式,如照片、影片、文字等等来呈现,而不必保留那么一大片厂房与厂址。工业遗产在历史价值之外还要具备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工业遗产应该是多重价值的相得益彰。
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普遍缺少重视,世界各地的工业遗产一直面临着毁坏遗弃以及掠夺式开发导致的严重威胁;在我国,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在工业遗产拆与保、遗弃与利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如今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渐好转,国家与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工作。然而很有必要提醒的一点是,即便以前不少工业遗迹遭到了破坏,但其现存数量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全部纳入“保护”之列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什么是“芜”?什么是“菁”?应该依据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这五个指标来判断。它们是“遗产”,同时又活在当下与未来,是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不应该被看作后人甩不掉的包袱,而是可以继续发挥功用、创造价值,甚至融入创意空间、数字经济的潮流之中的。而去芜存菁的过程,也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简”,才可以凸显精华,才可以节省保护的成本。
(摘编自翟春阳《保护工业遗产要去芜存菁》)
材料三:
将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园相结合的“以用促保”模式,是当前国内较主流的一种工业遗产开发模式。如上海M50创意园、广东中山岐江船厂改造等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有赖于所处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氛围与消费人群。
就山西省阳泉三矿工业遗产的开发而言,因不具备这些经济、文化及区位优势,所以不能简单地模仿和跟风。而应在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的特质,确立符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打造出一套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保护和再利用方案。
“以用促保”的保护模式,需要先期高昂的资本投入。除一些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之外,许多地方遗产保护工作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是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省、市两级政府可以在财政规划方面给予阳泉三矿保护项目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还需制定一整套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民众加入到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阳泉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时刻。鉴于此,阳泉三矿的遗产保护工作应纳入阳泉市总体规划的部署和安排之中。否则,在未来的城市变迁中,这一保护项目极有可能与未来的建设产生抵触。因此,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应将这一保护项目上升到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高度。只有做到了系统化、前瞻化,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与城市发展融合起来。
工业遗产“以用促保”最重要的目的是重点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而不是将工业遗产通过“经济开发”的方式变为盈利的工具,使工业遗产的开发充溢商业气息。此外,阳泉三矿是山西省首个“国家工业遗产”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建设与推进还需尽快出台与此相关的保护、开发、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以免在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因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导致保护主体不明、技术规范缺失、责任主体不确定等问题的出现。
(摘编自李钺《因地制宜留住文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遗产之所以被遗忘,是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B.并非所有的工业遗产都需要被保护,对于一些价值不高的工业遗产可以拆除或遗弃。
C.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上,应该保护优先,绝不能因开发而对工业遗迹进行改造。
D.工业遗产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应挖掘自身的特质,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方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文化氛围等条件,“以用促保”的开发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功。
B.对工业遗迹“去芜存菁”,有助于节省保护成本,重点保护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迹。
C.阳泉三矿工业遗产保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D.工业遗产既是城市与国家的记忆,又是当下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
【3】假如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请结合材料三,就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向当地政府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
②《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江上景象。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荀子认为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及片刻的学习收获大。
(3)《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典故表白了自己殷勤等待天下贤士前来归附的愿望,这个愿望是借用“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引发出来的。
(2)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演奏之余,“_____,_____”的景物描写再现了听者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从侧面突出了演奏技巧之高妙。
(3)《荀子•劝学》明确提出学习的人要做到“_______”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在学习中做到了“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告诉我们做大事和行大礼应该怎么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用《出师表》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题。
游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①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②赏心乐事:出自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③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④朝飞暮卷:语出唐代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中,“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让杜丽娘百感交集,而后者又使杜丽娘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
B.三四两句中,“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她痛苦的心声,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C.第五至八句,详写杜丽娘眼前所见的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蒸霞蔚,碧瓦亭台,和煦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
D.第九句,表面上是杜丽娘批评养在深闺中的自己居然不知道时光的可贵,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则批判了那些不欣赏自己青春年华的封建家长们。
【2】请简要分析这首曲子的抒情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前往
B.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合适
C. 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目:瞪视
D.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拜访
【2】下列选项中对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B.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C.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D.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 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 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 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14、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2016年的北京国际长走大会、世界魔术大会都在昌平举行,为更好地宣传昌平,请你介绍一处昌平的景点或名胜古迹,可写诗歌。要求:情感真挚,有感染力。
②上文中“再回头,小狐狸已不见了”,请发挥想象,以小狐狸的视角写一段文字,展现小狐狸的心理活动。要求:想象合理,描写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