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滨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之国          乘:古时一人一马为一乘

    若无罪而死地         就:走向

    B.国二十          并:兼并,吞并

    童子               童子:未成年的人

    C.旦日士卒         飨:犒劳 

    彼节者有             间:空隙

    D.始祸焉          速:快速

    而议事不合           每:常常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短短两年时间,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的大量使用让昆明的新工业园区为虎添翼,成为全省自主创新的一张闪光的“名片”。

    ②清咸丰十六年,曾国藩奉命从长沙调任衡州当知州,下车伊始,便马不停蹄地组建水师,兴办团练,使得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③杨延修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的人生可谓是纵横捭阖,充满了艰辛与磨难,解放后,为工商业改造和统战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④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里,起用的女郎个个气质非凡、风姿绰约,既有巩俐、章子怡等国际明星,又有周冬雨、倪妮等当红的花旦。

    ⑤台湾政经前路迷惘,或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蔡政府若不能及早改弦更张,将失去自我救赎的机会,更艰难的日子是可以预期的。

    ⑥6月22日,杭州豪宅火灾致4人死亡,保姆已初步交代纵火犯罪事实。一场火焰就毁掉了一个幸福之家,希望这种耸人听闻的事件不再发生。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④⑤⑥

  • 3、选出与粪土当年万户侯句中粪土一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C草菅人命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 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B. 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C. 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

    D. 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 5、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注:袼褙:用碎布、旧布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鞋底。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等等。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概括。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湘江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行路来论述对积累的重视,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采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弟子们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追忆当年在水深流急之处游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再别康桥》中把金柳比作新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使几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中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方今之时,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腰缠万贯的同游者之间,却不为富贵所动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无意于功名的心态。

    (3)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请赏析前两句中的”“二字。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武人陈平事项羽,殷王反,项羽使平击降之。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仗剑亡,渡河,归汉王于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如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量,曰:“食尽,汉王降。”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令韩王信与周苛、魏约、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B.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C.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D.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与《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参乘”意义相同。

    B.长者,文中指地位显贵的人。《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长者折枝”一句中的“长者”也是这个意思。

    C.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文中“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D.赐骸骨,亦称“乞遗骸”,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思是请允许我自己回老家安度晚年,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攻打荥阳时,汉军处于劣势,不得已选择割地求和,亚父看出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但项王仁义,不愿意趁人之危,没有听从,这让亚父非常愤怒。

    B.汉王把四万两黄金交给陈平,由他全权处理,不再过问金钱的支出问题,可见汉王对陈平的信任,陈平也不负所托,顺利离间了项羽和钟离昧等人的关系。

    C.在楚汉约定平分天下之后,项羽选择东归;汉王在属下的劝谏之下决定趁着楚军疲惫不堪之际,乘势一举夺取天下。

    D.事态紧急之时,纪信乘上了汉王的车子,诈称投降,楚人欢呼雀跃,以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不料汉王趁乱从西门逃走,项王盛怒之下烧死了纪信。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纪事本末”与“纪传体”“编年体”一样,也是一种史书体裁。比较选文内容与所学的《鸿门宴》和《烛之武退秦师》,你认为“纪事本末”有哪些特征?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我国进口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3月23日,我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针对美国这一行为进行了反制。有人认为这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之前我国从来没有这么强硬的态度,也有人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有可能我国的经济会从此一瘸不振。

    你对以上“中美贸易摩擦”有什么看法?请根据材料给的观点写一篇文章,任选其中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文体自选,要结合材料分析,不要脱离材料,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