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怒涌(yǔn) 光芒 耕耘 罅隙
B.忸怩(niǔ ní) 讷讷 张皇 讪讪
C.一蔸(dōu) 仙米 炉火纯青 墓志铭
D.着恼(zhé) 嚼着 鹿寨 磕磕绊绊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kōng)闲 管辖(xiá) 漏(lòu)洞 开拓(tà)
B.痴(chī)迷 羞赧 (nǎn) 馈(guì)赠 憎(zèng)恶
C.诘(jié)问 粗拙(zhuō) 酵(xiào)母 震悚(sǒng)
D.聆(líng)听 针灸(jiǔ) 打盹(dǔn) 垂涎(xián)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②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
③也许正是囿于非裔总统的身份,奥巴马无法对美国种族、司法等问题畅所欲言。
④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⑤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⑥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世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澎湃,写出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B.茹志鹃写《百合花》这篇小说时,冷峻的现实生活经常让她想起战时的生活与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
C.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因为儒道思想的影响,时官时隐。
D.李白和杜甫是唐朝的双子星,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揭露了现实的黑暗;《登高》写诗人登高远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齐集心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已在括号内作了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②颓然就醉(颓废的样子)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因为心思)
④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⑥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头发又黑有多,浓密)
⑦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交替斟酒)
⑧悠悠乎与颢气俱(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A. ①③④⑤⑧ B. ①②③④⑧ C. ③④⑤⑦⑧ D. ③④⑤⑥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精神的富足,开始让现代的一些人不仅仅是满足于温饱,很多人开始追求刺激食用“野味”,有人认为野生动物对人类有独特的滋补作用,有人图一己之利,贻害众人。然而实际却是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禽家畜并无多大差异,同时人类新发的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穿山甲中分离出的毒株,与此次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达99%。穿山甲因为莫须有的“养生”,功效不明的“通乳”,以及人类一时的口腹之欲而被大肆捕捉,由常见动物变成了极危物种。然而实际上穿山甲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可损伤人类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鳞片的成分也并没有特别之处,主要成分为β-角蛋白。
事实上,人们认为很补的各种野生动物,实际上都含有许多无法未知的病毒。野生动物是生态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肆意猎杀捕食这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不加限制地一味攫取自然资源,不加反思的打破人与野生动物相处的界限,必然使人类自身陷于险境、困境。
(摘自中国日报《保护野生动物,亦是保护人类自己》2020.2.13)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关于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及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从源头控制风险,当务之急是以雷霆之势强化法律责任,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滥食野生动物,避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因一时口腹之欲导致“次生风险”。决定明确提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决定增加的违法行为,“参照适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处罚”;同时,要求有关部门落实执法管理责任,严格查处违反本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决定的立法指向明确,“全面”与“从严”贯穿始终,体现了更严格的管理、更严厉的打击,给心存侥幸者、铤而走险者以当头棒喝。
(摘编自人民日报《用法治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2020.2.28)
材料三:
2016年我国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年产值统计表
2016年我国食用野生动物养殖种类、从业人员、年产值统计表
(《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四: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野生动物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野生动物从业者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很多从事野生动物养殖的企业管理者和从业者,具备野生动物和生态保护有关的经验及技术知识,更加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从而实现野生动物屠宰者到保护者的华丽转身。他们还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从事动物友好型旅游产业,吸引人们去户外体验和探索自然。
借鉴成功经验解决野生动物养殖业转型中的阵痛。北欧国家,比如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曾出现捕食鲸鱼等活动,然而从捕鲸到观鲸的商业模式转型,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商机。
此外,赵中华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
(摘自中国网《全面“禁野”之下,野生动物产业何去何从?》2020.3.3)
【1】下列对“野生动物”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谋求私利、追求刺激的心理、野生动物“莫须有”的滋补作用,驱使人类捕食野生动物,这也与社会进步、物质富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B.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不仅有感染疾病的风险,而且会破坏生态食物链,必然使人类利益受损,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C.为从源头控制住由野生动物传染疾病的风险,避免造成“次生风险”,须强化法律责任,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滥食野生动物。
D.除野生动物产业从业者借助先天优势实现角色转型,企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成商业模式转型外,政府还应出台扶持政策,助力行业转型。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2016年食用养殖动物种类、食用野生动物从业人数与年产值呈正相关关系:养殖动物种类越多,从业人员就越多,年产值就越高。
B.我国2016年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达1400万,产值超过5200亿元,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颁布以后,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且压力巨大。
C.超过四成的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从事食用野生动物产业,创造的产值仅次于毛皮动物产业产值,占野生动物产业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
D.我国2016年食用野生动物养殖业中,爬行类动物养殖从业人员最多,创造的产值业最大,兽类养殖从业人员最少,创造的产值也最小。
【3】材料一、二、四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托不愿表达道:________________。孔子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回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来突出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3)《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的服饰,其实是用比兴手法来写高洁美德。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物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生动形象。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__________”,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__________”。
(2)《劝学》中以“借船渡水”为喻说明善于凭借外物来达到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非能水也,____________”。
(3)苏东坡《赤壁赋》中,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 ——《诗经·氓》
(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 《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胜欣喜。
(3) “ , 。”两句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的“独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向上飘升、山村祥和安静的句子是: ______ ,________。
(3)《氓》中女主人公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做出了一个决定,________ ,表现了她的清醒与坚强。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有人认为首句的“乱”字用得好,有人认为“寒”字甚妙,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简述妙在何处。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诗句。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小题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与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郑清之、全子才为之师。又遣从南康李燔为有用之学。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一日,方赏将士,恩不偿劳,军欲为变。葵时十二三,觉之,亟呼曰:“此朝廷赐也,本司别有赏赍。”军心赖一言而定,人服其机警。嘉定十年,金将高琪、乌古论庆寿犯襄阳,围枣阳。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统扈再兴攻金人至高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B.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C.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D.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通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