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厉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
②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它的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见那条大鱼身上魂飞魄散的声音。
③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④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⑤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
⑥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2、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何为其然也 B. 凌万顷之茫然
C. 而又何羡乎 D. 而今安在哉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呢个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4、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代表作有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屠格涅夫,俄国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知不可乎骤得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韩愈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阅读答案__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阅读答案__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的好听一点,都说推敲,为什么?”
【2】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荆轲刺秦王》 中表现燕国君臣同仇敌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有两个名句,意思是要注重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故地重游,引起他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深爱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康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浓缩了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感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无法挽回。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且尔言过矣, ___,___ ___,是谁之过与?
(2)____ 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4)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5)皇览揆余初度兮, 。
(6)____ ___,力行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
(7)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 。
(8) _______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农村生活景象,热闹而充满生气。
(3)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2、诗歌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
【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薄掾。文俊谋弑寿辉,不克,奔黄州。友谅遂乘衅杀文俊,并其兵,自称宣慰使,寻称平章政事。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徒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次江州。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祖患之,与战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鞵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右金喜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谅书,其略曰:“吾欲与太祖凡再移友惊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候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惊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径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撝②,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选自《明史·陈友谅传》)
[注」①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②撝(hui):指挥的意思。
【1】下列对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
B.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
C.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
D.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跟“阴”相对,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阳,还引申指正面、向阳的、假装等意义,这里指正面。
B.行殿,可以移动的宫殿;也指行宫,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可以是临时寓居的地方。这里指行宫。
C.太祖,庙号,本文指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葬南京明孝陵。
D.辰,十二地支之一,处于第五位。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辰时指上午七点至九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友谅背信弃义,心狠手辣。陈友谅投靠了徐寿辉的将领倪文俊,但他后来袭杀了倪文俊,夺了他的军队;又伏击并控制了徐寿辉。
B.陈友谅权力欲强,急于掌权。陈友谅在江州设置了王府和官属,自称汉王。他后来攻克了太平城,进驻采石矶,在五通庙称帝。
C.陈友谅决断仓促,属下叛降。陈友谅与太祖在武昌会战中大败,没有听从左金吾的建议,导致左金吾率部投降,后来右金吾也投降了。
D.陈友谅不能屈伸,终酿悲剧。陈友谅对太祖的来信毫不在意。陈友谅一心想要突围,最终被流箭射中,这应验了太祖对他的预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
(2)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俊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
1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学会保持自我,保持独立完善的人格。
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