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武能网纺缴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④单于愈益欲降之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A. ①③/②⑤/④/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⑥/②④③⑤ D. ①③/②/④/⑤⑥
2、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②河海不择细流 选择
B.①拔三川之地 攻取 ②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只是
C.①王者不却众庶 退却 ②今逐客以资敌国 资助
D.①沛公则置车骑 安放 ②客何负于秦哉 辜负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选项的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客有吹洞箫者 B.大王来何操 C.羡长江之无穷 D.死生亦大矣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数罟不入洿池 D.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能源领域依然乏力、通胀受限等原因,下次加息时点比美联储估计的更加难以 。
②与网友们热火朝天的“侦查推理”和“斌爽恋” 的舆论相比,身处风暴眼中的郑爽显得云淡风轻。
③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 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A.琢磨 沸反盈天 夸夸其谈
B.捉摸 沸反盈天 不经之谈
C.琢磨 纷纷扬扬 不经之谈
D.捉摸 纷纷扬扬 夸夸其谈
6、《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根基,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
B.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C.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D.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必要媒介;面对面接触通过语言等传情达意;生活基本定型,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2】下列对“乡土本色”章节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城市,人与人关系疏远,近邻形同陌路;而在农村,人与人关系熟络,近邻堪比亲人,这体现了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B.在乡土社会中,亲属、村民间借钱也司空见惯,先靠人情做抵押,再辅以签字画押,订立字据,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信用来源于从熟悉中获得信任。
C.中国农民聚村而居是出于聚亲连族、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等考虑,闽南山区一带的圆形、八角形、纱帽形等土楼村落就是典型例证。
D.美国耶鲁大学的一群中国老人在学校的一处荒地上遍种蔬菜,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敬重与依恋。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作家王开岭在散文《乡下人哪儿去了》中记述了70年代,沂蒙山区一个公社赊小鸡的现象。文中说:“所谓‘赊小鸡’,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刚孵的鸡,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收钱,实在没钱就用鸡蛋顶账。当时,我小脑瓜还琢磨,要是赊鸡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那岂不冤大头?”
请结合《乡土本色》相关章节的理论来解答材料中的疑惑,不超过100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驱长风为马的仙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用于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要严明奖惩制度,在评论人物和升降官吏的时候做到一视同仁。
(3)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喻,从反面告诫我们不重视积累就不能达到高远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 。”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____”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6)《师说》中韩愈在对比分层论述完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后,再次用“_______,_____”感叹此风气,表现出了鲜明的批判之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多的道理。
(2)《望海潮》下阕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3)《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描写他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天一色,辽阔无际的壮阔秋景图。
(7)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的思想是一致的。
10、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她静默的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4)满载一船星辉, 。
(5) ,皆白衣冠以送之。
(6)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女主人公和氓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情景。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中“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写箫声的余音悠长,“_______”一句又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蛟龙起舞写出箫声极强的感染力。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漫成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皋②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③,知予懒是真。
【注】①此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作者寓居成都杜甫草堂时期。②皋,岸,水边高地。③峨眉老,东山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对江边和花下的描写,渲染出一派浓郁春色,令人欣喜。
B.颔联因“贪看鸟”而“错应人”,写作者沉浸在美景中,不愿与世人交往。
C.尾联借“峨眉老”这一意象点出了诗人暂得安定的闲适疏放情怀。
D.全诗以日常生活场景入诗,有田园诗回归自然悠闲自适的艺术境界。
【2】有人认为“懒”字是本诗“诗眼”,请结合后三联逐联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登泰山记
【清】姚鼐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④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⑤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⑥桐城姚鼐记。
文本二: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鼐清约寡欲,接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欢。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以诲迪后进为务。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加四品衔。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所著有《九经说》十七卷,《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三传补注》三卷,《法帖题跋》二卷,《笔记》四卷。子景衡,举人,知县。有隽才,鼐故工书,景衡学其笔法,能乱真。
(选自《清史稿·姚鼐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皆砌石为磴 蹬:石阶。
B.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云气。
C.极天云一线异色 极天:天边。
D.多松,生石罅 石罅:石缝。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
B.崖限当道者/客有吹洞箫者
C.古谓之天门溪水/至其浅深之际
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B.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C.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D.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山之北和水之南皆为阳。“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的北面。
B.行宫,指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古文,文中指与骈文相对的一种文体,与《师说》中“好古文”的“古文”意思相同。
D.鹿鸣,即鹿鸣宴,常指科举考试后的一种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鹿鸣》而得名。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完成后,姚鼐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他回到故里,不肯再出来做官。
B.姚鼐认为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会考虑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方法能否对大众有益。
C.姚鼐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他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名声和欧阳修、曾巩的名声接近。
D.姚鼐著作很多,有《九经说》《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三传补注》《法帖题跋》《笔记》等。
14、根据要求写作。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请以“仰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感真挚,语言亮丽。②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