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相关现代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站在橘子洲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图景。词人在写景时,远近上下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C.《红烛》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木直绳 其曲

    B.学不可以 鞠躬尽瘁,死而后

    C.舆马者 舟楫者

    D.而寒于 非能

  •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由于“产值数字”与县级干部政绩考核挂钩,谁也不想丢乌纱帽,自然虚报浮夸蔚然成风。

    B. 每个部门都要旷日持久地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活动,确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并能身体力行。

    C. 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         缦立远视,而望幸

    B.故今具道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兴利除弊     欲出力助上抗之

    D.不侵官       天下理财

  • 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指唐代以来形成的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诗之名。

    B.战国四君子,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安平君田单、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C.六艺指儒家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艺,也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怀念西府海棠

    季羡林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偶尔走过办公楼前面,在盘龙石阶的两旁,一边站着一棵翠柏,浑身碧绿,扑人眉宇,仿佛是从地心深处涌出来的两股青色的力量,喷薄腾越,顶端直刺蔚蓝色的晴空,其气势虽然比不上杜甫当年在孔明祠堂前看到的那一些古柏: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然而看到它,自己也似乎受到了感染,内心里溢满了力量。我顾而乐之,流连不忍离去。

    然而,我的眼前蓦地一闪,就在这两棵翠柏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正开着满树繁花,已经绽开的花朵呈粉红色,没有绽开的骨朵呈鲜红色,粉红与鲜红,纷纭交错,宛如天半的粉红色彩云。成群的蜜蜂飞舞在花朵丛中,嗡嗡的叫声有如春天的催眠曲。我立刻被这色彩和声音吸引住,沉醉于其中了。眼前再一闪,翠柏与海棠同时站立在同一个地方,两者的影子重叠起来,翠绿与鲜红纷纭交错起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一时有点茫然、懵然;然而不需要半秒钟,我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翠柏与海棠都是现实,翠柏是眼前的现实,海棠则是过去的现实,它确曾在这个地方站立过,而今这两个现实又重叠起来,可是过去的现实早已化为灰烬,随风飘零了。

    事情就发生在十年浩劫期间。一时忽然传说:养花是修正主义,最低的罪名也是玩物丧志。于是四人帮一伙就在海内名园燕园大肆斗私、批修,先批人,后批花木,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丁香花树砍伐殆尽,屡见于清代笔记中的几架古藤萝也被斩草除根,几座楼房外面墙上爬满了的爬山虎统统拔掉,办公楼前的两棵枝干繁茂绿叶葳蕤的西府海棠也在劫难逃。总之,一切美好的花木,也像某一些人一样,被打翻在地,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两棵西府海棠在老北京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据说某一个文人的笔记中还专门讲到过它。熟悉北京掌故的人,比如邓拓同志等,生前每到春天都要来园中探望一番。我自己不敢说对北京掌故多么熟悉,但是,每当西府海棠开花时,也常常自命风雅,到树下流连徘徊,欣赏花色之美,听一听蜜蜂的鸣声,顿时觉得人间毕竟是非常可爱的,生活毕竟是非常美好的,胸中的干劲陡然腾涌起来,我的身体好像成了一个蓄电瓶,看到了西府海棠,便仿佛蓄满了电,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精神抖擞地驰骋一气了。

    稍有理智的人都应当知道,海棠与人无争,与世无忤,决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它只能给人间增添美丽,给人们带来喜悦,能让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然而,就连这样天真无邪的海棠也难逃四人帮的毒手。燕园内的两棵西府海棠现在已经不知道消逝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算是一种含冤逝世吧。代替它站在这里的是两棵翠柏。翠柏也是我所喜爱的,它也能给人们带来美感享受,我毫无贬低翠柏的意思。但是以燕园之大,竟不能给海棠留一点立足之地,一定要铲除海棠,栽上翠柏,一定要争这方尺之地,翠柏而有知,自己挤占了海棠的地方,也会感到对不起海棠吧!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但是现在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天国。可是我知道,须弥山已经为印度人所独占,他们把自己的天国乐园安放在那里。昆仑山又为中国人所垄断,王母娘娘就被安顿在那里。我现在只能希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我们燕园中被无端砍伐了的西府海棠的魂灵也遨游其间。我相信,它决不会忘记了自己呆了多年的美丽的燕园,每当三春繁花盛开之际,它一定会来到人间,驾临燕园,风前月下,凭吊一番。环珮空归月下魂,明妃之魂归来,还有环珮之声。西府海棠之魂归来时,能有什么迹象呢?我说不出,我只能时时来到办公楼前,在翠柏影中,等候倩魂。我是多么想为海棠招魂啊!结果恐怕只能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奈何,奈何!

    在这风和日丽的三月,我站在这里,浮想联翩,怅望晴空,眼睛里流满了泪水。

    有删节

    【1】本文题目为怀念西府海棠,开头却写两棵翠柏,有什么作用?

    【2】一切美好的花木,也像某一些人一样,被打翻在地,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填写下列诗文的空白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的“________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紧扣“怀古”,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慨,两句是:“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中,用连禽、兽都难以越过蜀道中的高山来衬托蜀道难的两句是“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离骚》中作者用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

    (4)《荆轲刺秦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5)《诗经•氓》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2)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化用两位名人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原因。

    (3)《过秦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请按要求写出古诗文中的句子。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表达了朋友对诗人的深情厚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东阳马生序》中相比较富有的同学,作者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点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②边,拟共天随③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②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③天随:晚唐隐逸诗人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鸿雁随云而南飞的悠然自在。

    B.“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写词人想追随陆龟蒙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C.“今何许”三字是词人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的充满哲学反思的反诘。

    D.本词声情之配合极为精妙。双声叠韵,回环妙用,为此词增添了声情绵绵无尽之致。

    2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评价此词:“商略”二字,诞妙(诞:大)。”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不可用。贬江州司马。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节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B.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C.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D.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皆中,补校书郎”与“木直中绳”(《劝学》)两句中的“中”字含义不相同。

    C.“行不可用”与“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行”字含义相同。

    D.六义,《诗·大序》载“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宰相被杀,白居易首先上书表明严惩的态度,却遭到权贵的厌弃,接着又出现了对白居易不利的传言,被贬为江州司马。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5】阅读选文第一段,简要概括白居易的仕宦经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1)14岁的全红婵获得了2021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金牌,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

    (2)“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余世存《时间之书》

    (3)“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 习近平

    正值青春的你,对以上的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