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努力加餐饭 ②可谓智力孤危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燕赵之收藏 ⑥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2、《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平实,简明,意蕴丰厚,含蓄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是对翠翠的几句话的赏析,细读课文,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 “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薄怒心理,傩送的“大鱼来咬了你”的玩笑话,已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傩送的形象已占据了她的芳心。
B. “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二老傩送你认识吗?”内心充满对傩送的惦念。
C. “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了”——翠翠虽有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但祖父一语道破,她自然不让祖父再说下去,而内心却希望着大老请人来做媒。
D.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祖父的,翠翠自然不稀罕,她心里想的是二老傩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自己的看法。 。 。 。 。 ,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明年复攻赵
B. 请毕今日之驩
C. 公车特征拜郎中
D. 汉亦留之以相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本。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D.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学者。有《饮冰室合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中,《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祖国万岁”方阵的背景音乐,传达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爱的诉说。
《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张藜、曲作者秦咏诚是辽宁大连同乡,他们都毕业于继承了延安鲁艺光辉革命传统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秦咏诚15岁就发表了处女作《抓害虫》,1948年考入大连地下党领导的关东社会教育团,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196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以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名震一时。随后,他更是一鼓作气创作出《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满怀深情望北京》等红色经典歌曲。
与之正相反,张藜的艺术之路走得坎坷艰辛。1946年,张藜考入东北鲁艺四团,1947年进入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进修。1950年,他发表了第一首歌词作品《建筑工人之歌》,遂以此为终身职志。1957年反右运动中,心直口快的张藜被打成右派,后又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蹉跎近二十年,直到1975年被抽调参与编辑《战地新歌》才得以重拾业务。
1984年,一天下午,张藜对秦咏诚提出:“能否写一首旋律和《太阳与大海》的音乐主题反着来的歌曲?前者是旋律从低往高走,而这首歌则要求音乐从高向下行,但情绪和意境不要变,音域不要太宽。”秦咏诚稍加思索,便想出一个新的动机,不觉笔下生风,思如泉涌,仅仅20分钟,一曲新的旋律便一气呵成。
谱子到手,一晃半年过去,用张藜的话说,“我揣在怀里走到哪都琢磨这个曲调。”这年秋天,张藜去湖南张家界参加一次笔会,抵达大墉县的当晚,张藜又把曲谱拿出来看了几遍,可依然灵感全无,伴着难以名状的失望,他彻夜难眠。当清晨的霞光穿透窗棂,张藜推开窗户,一轮旭日东升,天门山身披万道霞光,巍然屹立潇湘大地,令张藜感慨万千。他回想起走过的人生道路,尽管跌宕起伏,却始终与祖国母亲的脉动休戚相关。祖国与个人,就如同大海和浪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张藜这样对秦咏诚描述灵感奔涌的切身感受:“第二天早晨当我打开窗户,看见眼前晨雾中的巍巍高山,突然有了感觉,歌词就出来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歌曲主旨一旦确立,久滞的心潮再度澎湃,不期而至的神思,激发出动人的诗篇。同样只用了20分钟,张藜就完成全部歌词的创作。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大方、亲切感人,第一段以高山、河流、炊烟、村落、车辙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意象,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颂;第二段以“大海”和“浪花”为指代,连用六个排比式博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祖国和人民不可分割的血脉深情。
多年以后,张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我和我的祖国》抒发的纯粹是我的真感情,我觉得铸就了我爱国情感的主要摇篮,是我曾经就读的大连商业学校。在学校里,我曾被日本人扇耳光,差点被打死,而且每天看到的都是蔑视的眼光,深切感觉到亡国奴的悲哀和痛苦。”
在秦咏诚之子秦际凯看来,这首歌今年再度唱红大江南北,也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儿女内心深层次的变化与感受,“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人的凝聚力多强!因为有了这个做基础,唱歌的底气都不一样了,是用心在唱,是心与心的交流。”
历经磨难,初心始终不改;信仰之火,点亮追梦征程。鲁迅先生有言,“创作总根于爱”。张藜、秦咏诚正是把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融入《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中,在新中国音乐史上谱写下不朽华章。
(选自《光明日报》2019.10.27《浪花对海的深情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
相关链接:
“这首歌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反应了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不仅歌曲的名字让李谷一感到温情,歌曲的旋律也让她感觉很兴奋。李谷一说,此前歌唱祖国的歌曲旋律通常四平八稳,四三拍的歌曲很少,更别提像《我和我的祖国》这种欢快的八六、八九拍了。“《我和我的祖国》的节拍更像华尔兹,过去不太会用来演唱主旋律歌曲。”可这样的旋律欢快抒情,更适合表达感情,与《我和我的祖国》的内容非常契合。
(韩轩《首唱者李谷一深情回忆创作故事》)
【1】下列不属于歌曲创作成因的一项是
A.秦咏诚15岁就发表了处女作。张黎因心直口快被打成右派。
B.都对音乐艺术有强烈的喜好和执着的追求。一个作曲有才华,一个作词很用心。
C.《太阳与大海》的触动以及张家界大墉县天门山的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的感受。
D.张黎以前就读大连商业学校,在学校里,曾深切感觉到亡国奴的悲哀和痛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大量篇幅叙述两位艺术家的早年经历,一方面是表现两人艺术成长道路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在说明这都是歌曲创作的必要基础。
B.材料中列举了很多年代,并两次突出了20分钟这一数字,这是新闻报道的常见写法,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突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
C.受改革开放的影响,这首歌曲一改以往此类歌曲其节奏的四平八稳,以类似华尔兹的节拍得到了演唱者李谷一的高度赞扬。
D.是老一辈艺术家以赤子情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热情的创作态度、精准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留下了旷世精品、珍品。
【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能够唱红大江南北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 !”
(2)《烛之武退秦师》中,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3)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_______,_______”,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由眼前秋景而想到了谁是国家命运的主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之情。
(3)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上阙末尾发出了惊天一问:“______,_______?”显示了革命伟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2)清人王夫人在论《诗经·采薇》末章“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从《诗经·氓_》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词相呼应。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问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4)《红烛》中,闻一多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峨日朵雪峰之侧》)描写雪峰景象时,先描写太阳彷徨后向山海跃出,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又叠加宏大的听觉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2)多情不羁的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传达出与知己分别之际难舍难分却又相对无言的无限伤感。
(3)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展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国子柳博士喜晴见赠
王禹偁
霖霪为害正忧农,昨日阴云散碧空。
泼剌退滩鱼失水,啁啾高树鸟知风。
洗开霁月婵娟色,放出秋花菡萏红。
劳寄新诗曲相贺,由来灾异系三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博士赋诗相赠,作者和诗以答,尾联中“劳”字表达了作者的感念之意。
B.“霖霪”是久雨,“昨日”句写雨停,首联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
C.作者见滩头鱼失水而心生怜悯,听鸟在高树上啁啾而无限喜悦,感情复杂。
D.本诗末句是说灾异的发生与高官有莫大关系,这透露出作者为官的责任感。
【2】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对抒发这种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厘[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注]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汉书·列传十八》)
[注]受厘: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厘,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僭拟:越分妄比。谓在下者自比于尊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B.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C.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D.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家”,指“诸子”,先秦时期的各学派。
B.“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C.“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
D.“国”,指诸侯或侯王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博士们先不发表意见,等年龄最小的贾谊一一回答后,才各自说出他们的意思,以此显示自己的才能。
B.贾谊提出了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主张,虽并未及时实行,但却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C.贾谊的才能遭到当时权贵们的嫉妒、诋毁,以致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意见。贾谊因被贬官,意志没有得到施展,而以屈原自喻。
D.汉文帝征召贾谊回京城长安,通过对鬼神的原本的谈论,汉文帝认为自己仍然远远比不上贾谊,于是任命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②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著作,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高中统编教材从中选取了许多经典篇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鸿门宴》等等,这些经典篇目往往给我们诸多帮助,诸多智慧,使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更好地奔向未来。但是,当下不少高中生不喜欢读这些经典篇目,有的认为它们由文言文写成,和白话文差距大,太难读;有的认为它们离我们当代生活太远了,和当下没有什么关系,不必读;有的认为它们不如时下的流行读物通俗有趣,没兴趣读。
这引起我们的思考。
你所在的班级将召开以“经典篇目与青春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以上材料及你读过的经典篇目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议论文文体,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