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神农架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开

    B. 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金砺则利 就:靠近,接近

    C. 蒙故业,遗策   因:趁着   追亡逐,伏尸百万 北:北边的军队

    D. 学于师     耻:以……为耻  圣人无     常:固定的

     

  •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 纾:解除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诛五人 按:按照

    C. 穷饿无聊,追又急。 购:重金收买

    D. 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②   ,这样的小说我③ 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④   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⑤   热爱生活,⑥   ,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如果   那么   /   但   而且 就要

    B. 即使   但是 大概 /   还要 将

    C. / 那么 仍然   然而   而且 可以

    D. 要是   然而   也 可是 / 必须

     

  • 4、“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 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 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 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 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B. 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典型,是受五四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而觉慧虽也不满于旧家庭的专治,但受封建礼教较多束缚,养成了委屈求全的性格。

    C.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 陶渊明是晋末的伟大诗人,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其诗“恬淡自然,蕴藉深厚”。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14)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16)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17)“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18)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19)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20)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故事发生在伦敦的一个黄昏,那时初次离开家乡的作者遭遇了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B. 贝格斯太太从来没有打开过她珍藏的盒子,却断定里面什么也没有,可见她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老人。

    C. 小说首尾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然而两处景物描写表现的情感却不尽相同。

    D. 小说题目为“魔盒”,虽然文中没有一处提到“魔盒”两字,却是隐含“魔盒”的影子,成为小说的重要线索。

    E. 这篇小说写的抒情动人,它不是靠曲折跌宕的情节引人入胜,而是以温暖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感染读者。

    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

    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2)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______________。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马设喻,从反面论证了坚持的重要性。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大梦初醒回到现实,内心感到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作者往往通过此意象,来谈古论今、抒发情感、表达哲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一句选用“猿”等意象来描写夔州的秋天,“____________”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远离故乡而长期漂泊在外的悲愁。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各言其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孔子不认可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而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氓》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5)《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

    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张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注)①景阳妃,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隋兵攻陷台城,陈后主与张、孔二人藏身于景阳宫井中。②怊张,惆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二句:一座石桥横跨空阔的水面,茅屋坐落在清澈的溪水边,点出了杏花生长的环境。

    B. 三四句:俯身观看杏花在水中娇艳美丽的倒影,诗人觉得这水面的仙姿远不如本身美丽。

    C. 五六句:这水中的杏花一如当年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一般含笑凝睇、楚楚动人。

    D. 七八句:阵阵微风吹起层层涟漪,弄得美人的装束也凌乱难整,让人顿生怜惜惆怅之意。

    E. 王安石对杏花情有独钟,在他数首吟杏花诗中,这一首十分别致,侧重表现杏花的情操。

    2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子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兜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兜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兜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B.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C.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D.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句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文中“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与《赤壁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的意思不同。

    B.“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与《师说》的“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则”的用法与意思不同。

    C.文中“吾为尔宰”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两句中的“为”的意思相同。

    D.文中“人之不我信也”与《齐桓晋文之事》的“何由知吾可也?”的句式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陈、蔡两国的大夫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就连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回答感到欣慰,许诺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D.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质疑孔子之道,这表现了二人在“穷”境之中出现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5】子贡和颜回对孔子问题的回答,分别表现出他们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滴眼泪微不足道,但一滴眼泪中的人性的光辉却光芒四射。

    一滴眼泪折射出了人性的善与恶,折射出了人性的美与丑,更折射出了人性的真与假。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