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通辽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测 D.品味 贯注 揣摩

  • 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卒起不意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要项伯   令将军与臣有郤

    D.少假借之 不胜杯杓

  • 3、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开学典礼上,刚刚步入南开中学的少年们____________地高唱南开校歌,决心在南开园中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见证这段____________的青春岁月。

    ②新媳妇走上前想帮助小战士缝衣服,小战士____________地摆摆手跑走了,从他匆忙的脚步可以揣测出他____________的内心。

    A.意气风发 风华正茂 局促不安 忐忑

    B.意气风发 风华正茂 忐忑 局促不安

    C.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忐忑 局促不安

    D.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局促不安 忐忑

  • 4、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未尝不临文嗟悼

  • 5、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而倔起阡陌之中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⑧所守或匪亲 ⑨始皇既没

    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A.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C.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这首词,并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2月,经过激战,夺取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C.整首词以写景作结,描写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含有不尽之意,引人浮想联翩。

    D.这是一首悲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词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中有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角度考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山峰耸立,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3)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获得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通过具体的动作行为对曹操作了非常传神的刻画。

    (5)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一问一答之间,用生动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词人极其深重的愁苦,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芣苢》诗末表现人们采摘车前草,掖起衣襟兜回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杨万里《插秧歌》点明雨中抢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人在生命和大义之间,要毅然做到“舍身而取义者也”的选择,如果迷失本心,则容易犯下“_______”的错误。

    (5)《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的两句,现在常被用来指一个人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屈原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写曹操奏乐摆宴,礼待贤才,不胜欢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对酒赠少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释:①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② 未空:事业没有落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除夕夜本是欢聚之时,但自己却无所依托,漂泊无依。

    B. 第二句诗,将客人与自己作对比,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

    C. 诗人现实中忧患半生,只得在梦中寻求理想和慰藉,一实一虚,耐人寻味。

    D. 诗人身形衰弱,他因愁苦而白了短发,酒后衰颜才显红晕。

    E. 诗人与朋友在酒席间唱和、歌舞,可以看出二人潦倒困窘的现状。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乙)与王介甫书(节选)

    司马光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争进,各斗智巧,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其本原,咸以此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复一一自       辨:同“辩”,分辩

    B.义而后动         度:计划

    C.炫争进           鬻:出售

    D.其本原           迹:推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议事每不合            雇市佣使之

    B.不侵官                天下理财

    C.如君实责我在位久      变更祖宗旧法

    D.议法度而修之朝廷      施之天地

    【3】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议法度而修于朝廷

    A.使行新法于四方

    B.以其无礼于晋

    C.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D.月出于东山之上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

    B.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

    C.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

    D.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立足点,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观点,揭露了他保守的本质。

    B.乙文着重批评了王安石青苗、助役、农田水利诸法,对新法之弊归结为侵官、征利、拒谏等三方面。

    C.王安石以“盘庚之迁”这一历史改革事例,说明变法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表明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

    D.司马光的信用词尖锐,直言不讳,滔滔而言,有种咄咄逼人的锐气,表现出对推行新法的极力反对。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①“给”,意蕴丰富。有一种“给”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一种“给”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有一种“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一种“给”是“呼尔而与之”……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