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可克达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D.圣人之所以为圣

     

  • 2、下列通假字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通“彩”,“色彩”。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弃,违背。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D.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晚上。

  • 3、下列各句中对所用修辞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对偶)

    D.何以解优?唯有杜康。(设问、对偶、拟人)

  •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陪邻

    B知亡矣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贰于楚也   君尝为晋军赐矣

    D无能也已   且君尝晋军赐矣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C. 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著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革’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2009年8月26日《文汇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C.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D.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多处对高瑛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艾青的美好品质。

    2在作者笔下,艾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依据文意,分条概括。

    3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说》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3)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认为六国的最终灭亡,不是通常所认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为荆轲送行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前人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唐代】张祜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题目知此诗属登高诗,作者和杜牧一同登齐山,张祜依韵和诗所作。

    B.首联通过视觉描写菊花的繁茂,通过听觉描写了音乐节奏急促的乐曲。

    C.颔联写景运用色彩,俯仰结合视角,描绘出晚秋齐山的阔大壮美景色。

    D.颈联用典,表达不能忍受像孙盛那样的小人的嘲讽,愿结交王弘这样的朋友。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杜)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辞,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文本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       振:振作

    B.臣赖绪业,自七岁   属:撰写,连缀

    C.稍,授笔成文       解:醒酒

    D.益放不自修       骜:放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我欲之梦吴越

    B.自七岁属词,四十年   从师而问焉

    C.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皆出于此乎

    D.白犹与饮徒醉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傲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5】请将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