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王杨卢骆”中的“王”指的是哪位诗人?( )
A.王之涣
B.王昌龄
C.王维
D.王勃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下列各句中对课文内容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司马迁在《项羽之死》中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
B. 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C.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按字数它属于长调,按段落属于双调词;这种用旧体诗词来反映现代生活及思想感情的诗歌也属于现代诗歌。
D. 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4、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雁荡具体而微者。
D.今战士还者不足两万耳。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 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使“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炙手可热的话题。 C.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D.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嫦娥”一词,凝聚了中国人对探月的向往之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3年12月2日,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随后玉兔号如期着陆,这是我国探测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航天开创了月面就位探测和机器人巡视探测的新模式。玉兔号月球车着陆一个多月后,因为和月球表面的石块发生磕绊,失去了行走能力。为此,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让它实现玉兔号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月球距离地球最远达40多万公里。在地球上隔空操作距离这么遍远的月球车,可不像在地面上开车那么容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玉兔“驾驶员”要让这只“兔子”动起来或停下来,需要有效利用月背遥操作技术,该技术包括感知、规划、执行、休眠、唤醒五个部分。
感知,就是使用玉兔二号的导航相机,对月球进行拍照成像。根据导航相机拍到的照片,地面的“驾驶员”还原出月球表面的数字影像图,从而判断月面地形的具体情况,包括撞击坑的宽窄、深浅,石块的大小、距离等信息。规划,是指在了解玉兔二号所处的周围环境之后,地面的控制人员依据月球背面数字影像图和科学家团队确定的探测目标点,按照月球车的越障和爬坡能力,规划出一条玉兔二号能够安全行驶的路径,并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各个导航点。执行,指的是遥操作团队将规划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通过地面测控站发送到“鹊桥”中继星,中继星再将指令转发给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后者接到指令后,就会按指令完成移动工作。
休眠和唤醒与月球的环境有关。月球的一天为27个地球日左右,其中一半为白天,即月昼;另一半为黑天,即月夜。在月夜期间,月面温度将降至-190C左右。在过低温度下工作,月球车及其搭载的科学设备会受到损害。为确保安全,在月夜到来之前,需让月球车车体收拢桅杆和一侧的太阳帆板,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对设备进行保温,进入休眠状态。当太阳升起、月昼到来时,随着太阳帆板受到阳光照射,发电功率达到一定值后,月球车将向中继星发出信号。地面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给它发送唤醒指令,玉兔二号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取材于邱晨辉、宋星光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
D.“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月背遥操作技术五个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知:玉兔二号利用导航相机拍摄成像后,地面控制人员据此判断其周围地形。
B.规划:地面控制人员根据月背地形等制定玉兔二号到达探测目标点的安全路线。
C.执行:玉兔二号通过中继星接收到地面的导航指令后,完全依照指令进行移动。
D.休眠、唤醒:受月球环境影响,玉兔二号需在每个地球日休息半日、工作半日。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兔号的远程遥操作没有借助“鹊桥”中继星。
B.太阳升起时休眠的玉兔二号立即开始探测工作。
C.为保护科学设备,玉兔号和玉兔二号都需要在月夜休眠。
D.与玉兔号不同,玉兔二号不会受到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一句,写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宋文帝北伐,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______”,魏太武帝的祠庙“_____________”,金占领区人们忘记了国恨家仇。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其楼阁之高。
(4)《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今两虎共斗,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渡扬子江》)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5)不念居安思危,___________,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3)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常有“时”“空”对举的文句,借时、空的广远寄寓内心的慨叹,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是如此。
(4)《琵琶行》以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听众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5)《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女子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______”,男子因而“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高度概括诗人颠沛流离、无限悲愁的一生。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家国之恨。
(4)苏轼《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莫存非分之想。
(5)秦观《鹊桥仙》中,认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胜过人间长相廝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水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归。
(1)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格怎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诗的基调是宁静,作者是如何写静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父琬,仕为成州刺史。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器之。永昌元年,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迁并州司马,有善政,后手制劳问,陟拜德、郑二州刺史。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严,变民尊畏。久视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仍侍读,寻知纳言事。时二张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复为侍中、中书令,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数因其婿唐晙邀之,拒不往。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于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帝矍然曰:“卿勿言,朕知之。”主窃闻,乃构飞变,欲讯之,赖郭元振保护,免。迁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三品,俄罢政事,留守东都。会妻薛怨婿婢,笞杀之,为御史中丞杨茂谦所劾,下迁蒲州刺史。安石在蒲,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拒之。皎弟晦为中丞,以安石昔相中宗,受遗制,而宗楚客、韦温削相王辅政语,安石无所建正,讽侍御史洪子舆劾举,子舆以更赦不从。监察御史郭震奏之,有诏与韦嗣立、赵彦昭等皆贬,安石为沔州别驾。皎又奏安石护作定陵,有所盗没,诏籍其脏。安石叹曰:“祗须我死乃已。”发愤卒,年六十四。开元十七年,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加赠左仆射、郇国公,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韦安石传》,有删节)
【注】①二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
B.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
C.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
D.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是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主要就诗赋、经文和经义进行考查。
B.东宫,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借指太子。
C.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唐代都城以东、西两京为主,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D.仆射,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唐宋时期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安石出身仕宦,父祖辈皆任要职。他的曾祖为北周大司空,被封郧国公;他的祖父在隋炀帝大业末年做过民部侍郎;他的父亲做过成州刺史。
B.韦安石明经及第,并幸得贵人举荐。韦安石参加科举,以明经人仕,被授为乾封县尉;他得到雍州长史苏良嗣的器重,后来被举荐给武后,得到提拔。
C.韦安石生性持重,坚决不阿附权贵。韦安石多次当面折辱恃宠滥用职权的张易之兄弟和武三思;他在太平公主专权时,也一再拒绝太平公主的招揽。
D.韦安石得罪权臣,因此被弹劾贬谪。韦安石在蒲州做官时,拒绝了太常卿姜皎的请托,姜皎的弟弟姜晦便寻由和侍御史洪子舆弹劾他,使他最终被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
(2)会妻薛怨婿婢,笞杀之,为御史中丞杨茂谦所劾,下迁蒲州刺史。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知足是一种境界和智慧,人们也常说“知足者常乐”。然而,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人类不满足烽火狼烟、飞鸽传书的通信方式,于是发明了电报电话;不满足只听到声音的状态,于是发明了视频通话;不满足简单看见平面的、已有的影像,于是发展出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
材料二:
“知足知不足”这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书桌旁的一副对联的上联。祖父对冰心解释说:“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素朴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对于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就常常应当‘知不足’。”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个人与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