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站在河对岸遥望着五里寨。细雨晨雾里,_________。环绕在树梢,弥漫在山野,显得朦胧、宁静而悠远。
①一栋栋木楼不经意地散落在它的上面
②远远望去仿佛一张巨大的地毯
③一条小溪从村后的高山里流出
④小木屋上的炊烟袅袅升起
⑤金黄色的稻田和绿色的山坡连成一片
⑥绕过座座木楼流入怒江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⑤②①③⑥④
C. ①⑤②④③⑥
D. ④⑤②①③⑥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 ① 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 ② 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参与读书活动便于结交更多爱好读书的朋友, ③ 出现读书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就值得警惕了。 ④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⑤ 遇到一本好书,⑥ 何时何地,都会品读,在他们看来,每天都是“读书日”。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不仅 | 还 | 若 | 因为 | / | 不管 |
B | 不必 | 就 | / | 即使 | 如果 | 不论 |
C | 不是 | 而 | 但 | / | 只要 | 无论 |
D | 并非 | / | 可 | 因此 | 只有 | 尽管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扬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B.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C.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称,全球海平面在不到400年的时间里明显上升了12米至14米,其原因是大约14650年前,欧亚冰盖局部发生崩塌所导致。
D.中国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信用,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行为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拷问雾霾的“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ē)秆等等都是,但其实我们才是罪魁祸首。因此,面对雾霾肆虐(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B.整部影片没有刻意煽(shān)情,没有试图催泪,却成功唤醒了观众对家乡的记忆。富有特色的戏剧叙事方式,笑中带泪的感人原型带来共情,是《我和我的家乡》成为国庆档(dànɡ)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原因。
C.一堵堵布满青苔(tái)的墙垣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在虹关,我拾掇(duo)了一串烙上微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
D.新冠(ɡuān)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果断措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少不了公众的配合。例如,防疫形势严峻时,大家被要求尽(jìn)量“宅”在家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凌万顷之茫然
C.列作其次 D.否泰如天地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遨游建筑天地间
费慰梅
林徽因与梁思成、陈植一起从康乃尔大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却听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建筑系只收男生。原因是建筑系学生常要彻夜赶图,而无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本来徽因一直想上建筑系,才拉着思成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结果自己反而上不了,这真是气不过。她不肯就此妥协。大学档案显示,1926年春,徽因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而下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
她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奖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
我们可以从1926年徽因的一个美国同学为家乡报纸写的一篇访问记中,窥知一些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生活的情况:
她在绘图室临窗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身子倚着绘图桌,窗外望去是校园的一条小径,她那娇小的身影弯下腰画那巨大的建筑图。每次三十到四十张图一起挂在巨大的评分室墙上时,她总是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或拿第二。她文文静静,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好成绩挂在嘴边。
上大学的头一年,徽因和思成经历了一番感情挣扎,有时竟爆发颇为激烈的争吵。他俩的个性和脾气南辕北辙,婚前的这段时期,彼此仍有待调适。
在美国同学眼里,中国来的学生多半刻板、死硬,唯独徽因例外。她有着异乎寻常的美貌、活泼和机灵,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善于交际。
思成是个严肃用功的学生,他一辈子都是如此,这是他的天性。在思成的心目中,他和徽因是一种“没有正式订婚”的亲密关系,也许和徽因的想法相去甚远,她正充分享受美国的自由,她在同学里受到的欢迎真是令人陶醉。她已摆脱了家庭和文化的压抑,在新大陆快乐扬帆。所以当思成因为爱她,觉得对她有责任而想管管她时,她当然会嗤之以鼻。
不过,这种相互斗争的情况迟早会在不委屈自己和压抑脾气的条件下相互容忍和妥协。大学时代,他们性格的差异,从工作态度上便可看出。满脑子都是创意的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改,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届,即使不眠不休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思成就插进来,以他那准确熟练的绘图工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简洁、漂亮的作品。他俩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的特殊天赋,在今后共同的专业生涯中始终坚持着。
建筑史教授古米尔为二年级学生开了一门课,思成也参加了。他跑去找古米尔,说他从来不知世上有如此有趣的学问。古米尔反问他有关中国建筑史的情况。思成回答,据他所知还没有文字的记录,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从不重视它。但他本人不甚赞同。
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到几年,包豪斯崛起。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然而,对一个注定要走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建筑学家来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所提供的训练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典型的习作,是以原历史背景重新设计凯旋门,或修复毁损的建筑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后一年,思成开始全面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比较草图、平面图、立面以及建筑特色人手,追溯建筑的变迁。这种训练极其重要。虽然我们不曾看到他绘制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图,但我们却有他后来十五年间制作的、关于中国建筑演化史的一批重要摹拟图。
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年轻的思成希望对学术文献有更广泛的了解。他尤其想知道,关于中国建筑这些年来西方都出过些什么书。1927年8月,他向哈佛人文艺术研究所提出了入学申请,理由是“研究东方建筑”。哈佛录取了他,而对戏剧心存向往的徽因,则决定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舞台设计。
1927至1928学年的上学期,思成全部用来密集阅读,看西方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和建筑。当时西方有两位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先行者——塞伦和波胥曼。思成在1947年评论道:“这些作者都不懂中国建筑的‘文法’。他们以外行人的视角描述中国建筑,语焉不详。其中塞伦较好一点,他运用了《营造法式》,不过并不经心。”
在哈佛读书的那几个月里,思成做了一大堆卡片,上面写满了将来可能用得着的材料。但他也发现,关于中国建筑史部分,他在哈佛学到的东西很少。无数的宫殿、庙宇、塔楼、园林,中国自己还不曾根据近代的科学技术观念对它们进行过研究。中国建筑结构上的奥秘、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学原则,在世界学术界中,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1928年2月,思成已经完成他到哈佛来的目的。与此同时,徽因则以她惯有的活力,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舞台设计者中赢得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因为她在建筑设计和绘图方面的高超技术,在交卷期限逼近时,她是每个同学的救星。
他现在可以正式提议结婚,而徽因也答应了。1928年3月21日,徽因和思成在总领事馆结婚。3月21日是宋代为李诫立的碑刻上的惟一日期,他们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前辈建筑师。婚礼一完成,两人便启程到欧洲度蜜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遨游建筑天地间”这一标题生动传神。“遨游”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求学的畅快;“建筑天地间”则写出了两位建筑科学家在建筑学领域思接千载、兼容中外的开阔视野。
B.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建筑图作业能得到哈贝森的高度评价,是因为他们的作业既有林徽因的创意,又熔铸了梁思成准确熟练的绘图功夫。
C.传统上中国人对建筑没有文字记录,也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从不重视它,梁思成是不认同这种传统观念的。
D.梁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包豪斯才崛起,不无遗憾地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这让他注定要走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
【2】林徽因求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是一位怎样的女子?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作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其一)中,曹操用《诗经》里的“_________,________”句子,情味缠绵悠长,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语意含蓄,用心婉转。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李白蔑视权贵,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5)《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写山川之“寥廓”,先选择有大气象的“山”“林”两个意象;接着又用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江水和航船两个意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话是: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用一个反问句来说明百姓如果挣扎在死亡线上,将没有空闲讲求礼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将很难实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峻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回忆了自己和同学们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并写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的往事。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决不与祸国殃民的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的“_________”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像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________”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的明亮。
(2)《六国论》中,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指出贿赂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 ,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亡国之恨。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注
韩淲
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万事佯休去。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泪暗洒、神州沉处。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但目尽、东南风土。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割舍了,对君举。
【注】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已成定局,主战派李纲仍上书反对,张元干乃赋《贺新郎》“曳杖危楼去”一词寄之,以示支持。五十余年后,休官退居上饶的韩淲于酒席上因有人举其词,感其壮,遂步其原韵,挥笔写成此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感慨深沉,佯作抛却万事,与收笔“割舍了”遥相呼应,含蓄地展现出词人“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爱国情怀。
B.“灵山起雾,玉溪流渚”两句,描写了归隐环境之清幽,暗含了词人内心情感的怅惘、愁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C.“金鼓”指“鸣金击鼓”,词中借代收复中原的北伐,“郁郁”抒发了爱国志士一心北伐却不为朝廷所用的压抑愤懑。
D.下阕写秀美的吴蜀两地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国家形势一言难尽,直抒词人对沦陷国土的怀念,以及恢复河山的宏图壮志。
【2】本词用典寄意,请结合全词,选择两处加以赏析。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芙蕖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领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人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B.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C.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D.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2】下列与文中划线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江右: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B.甲申:这是中国历法上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等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
C.卒:古人身份等级不同,死亡的指称也不一样,天子死为“崩”、“驾崩”或“薨”,大夫死为“卒”或“填沟壑”,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D.蓄发:佛教僧人剃度,要削掉头发,去除了烦恼和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修行,如果中途还俗,又可以蓄发,文中的蓄发,指的是八大山人还俗。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八大山人颖异绝伦。幼年就能诗能书特别擅长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在衰残破败的荷叶中欲开还闭,非常有生气。
B.八大山人嗜酒,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以酒招待他,准备好笔墨纸砚,就可以得到他的画。
C.八大山人患颠病时,或痛哭,或大笑,或高歌,或混舞,疯疯癫癫,其实,在疯癫的外表下,更多的是国破父死的悲痛。
D.妻子孩子死后,八大山人因他人劝说,不想断了宗嗣,又准备还俗娶妻子了。
【4】翻译。
(1)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
(2)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14、题目:绊·伴
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老师等人或某一棵树、信物、纪念品等物品的陪伴,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2)不出现真实姓名;(3)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