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抑:抑制
B. 家有老母,八旬又三 旬:十岁为一旬
C. 吾其还也 其:表示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D. 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渡村古楼屯附近有座长寿山,这里草木少见鲜艳的花朵,石头的表面上却开着巧夺天工的神奇“石头花”,令人啧啧称奇
B. 要合理规划时间,把明天的工作提前做好,为明天留出充足的时间。长此以往,你无疑能更好地掌控全局,赢得主动,把握明天,预知未来。
C. 读了“替父卖酒”的励志推文,很多人悲天悯人,纷纷买酒支持美女创业,可经过当地部门的调查才发现,这居然是虚假广告,令人大跌眼镜。
D. 四平警方推出的一系列小品普法短视频,因寓教于乐而受好评,短片中的102国道“张道长”和“道委吴书记”也因此走红。
3、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上片主要写景,意象纷呈,同时句句有情;下片夹叙夹议,也有抒情,在回忆往昔生活时,注入颂扬当代英雄的斗志豪情。
B.《短歌行》是曹操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四言古诗,以宴饮欢歌、享受当下开始,以盼望功成、“天下归心”收尾,反复咏叹,尽抒豪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句法多变,借助大胆的夸张和想象创设了一个雄奇瑰丽、豪放飘逸的艺术境界,于虚无缥缈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的真实。
D.《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上阕描绘了一幅大自然雄奇壮丽的画卷,下阕回顾了周瑜与曹军赤壁鏖战的场景,笔墨酣畅,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厂发生爆炸后,无数消防战士殒身不恤,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②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亮举哀时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③我们有铁的证据证明这是毁谤诬蔑,他们心劳日拙,也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④在文字学方面,父亲可谓学术泰斗,我们期盼他雏凤声清,以助我们成长。
⑤有些国家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冲击了他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剧了全球范围的货币战和贸易战。
⑥为欣赏省剧团的精彩表演,村民们把操场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爬上围墙作壁上观。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夫晋,何厌之有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当他谈到他的代表作《可可》的写作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力图在这部书中,用最低限度的文学性和最高限度的真实性,来讲述巴伊亚州南部可可庄园工人们的生活。”
他为了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故意有点极端地作了如上表述。其实,他是一个同样注重文学性的作家。我们从他的作品名称都可以看出“文学性”。
现实主义精神,是人类文学史的魂。在我们的不经意中所提及的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
辽阔、广漠、深邃、透彻的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的那些大师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以及后来的高尔基等人,都是以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他们一生的创作的。
但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这一精神渐渐地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强调了。代之而起的,是“虚构”“想象”“幻想”这些词——这些词成为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们说来说去的高频词。现实主义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我说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词。这没有错。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缺乏想象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过去这么多年之后,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当我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虚构”“想象”之上时,我们的目光渐渐从历史、从现实之上挪移开了,而殊不知被我们忽视了的、漠视了的那一切,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写作资源。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故事,其实是任何虚构、想象都无法相比的——它们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后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是远远超出“虚构”“想象”所能给予我们的。我们的想象力,谁也不可能超过造化,超过现实——超过冥冥之中的造物主的。这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连我们的想象力,都是它给予的。
由于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我们不仅对“现成的”“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而且还逐渐忘却了“功夫”二字,忘记了对“功夫”的操守。
现实主义是讲功夫的:观察天下万物,破其机密的功夫。就像绘画一样,它强调从素描开始——完全逼真的素描。基本功的概念,深入灵魂。最近,看《达·芬奇讲绘画》,第九讲《树木与草地》,说到树叶,他有一段并非是来自植物学知识,而是来自他观察的描述:“植物叶子生长的规律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便于整个叶面能接受到从空气中降落下来的露珠,叶子的正面总向天空生长着;一是植物的叶子是层层错开的,尽量避免相互的遮挡,就像墙上的常春藤那样盘着。这是因为叶子相错分布,一方面可以使露水从第一片叶子上面滑落的时候落到第四片叶子上(有些树木则要落到第六片叶子上);另一方面空气和阳光也可以穿透顶层的树叶落到下面的叶子,使它们同样能够吸收养分,健康成长。”那些大师就是这样开始他们的绘画的。他们一直在练基本功,真切感受存在的基本功。谈到梵·高,我们只是想到他那些想象力狂放的现代主义绘画,却忘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专心致志地素描土豆。
看看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吧。大多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我以为,有价值的创意,是建立在功夫之上的。
中国儿童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不是需要重新面对“现实主义”呢?
(曹文轩《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的经典文学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代表,人类文学史的魂是现实主义。
B.现实主义淡化,“虚构”“想象”“幻想”成为了进入上个世纪中期后当代作家们创作的主流。
C.作者列举俄罗斯文学文学史上的璀璨群星,是为了阐述现实主义精神是成就他们伟大创作的基础。
D.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是因为我们对“现成的” “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功夫”忘却,操守不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创作《可可》的话,是为了引出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要注重现实主义精神的论题。
B.文章列举《达·芬奇讲绘画》和梵·高的想象力的事例,是用来阐明大师们的成就是建立在扎实的“功夫”之上的。
C.文章的论证思路是由局部到整体,先分析阐述了文学史上文学创作的特点,进而指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弊端。
D.文章末尾,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存在不足,需要重新审视“现实主义”,从中汲取营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当代文学创作淡化现实主义,已经脱离了文学创作的根基,过分强调虚化,必须从根本上作出调整。
B.因为创意没有建立在现实的根基之上,致使中国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
C.作者批评忽略了根本性写作资源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主张创作既要注重“想象力”,也不能脱离现实主义。
D.作者认为造化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虚构”“想象力”是对此的一种超越。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静女》)
(2)荀子在《劝学》中,用骏马的一次跳跃也不足十步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强调了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4)《虞美人》中李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奈。
(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牛郎织女相会的甜蜜。
(6)《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7)《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我们在天地间生命个体的渺小。
(8)《登泰山记》描写冬日的泰山被冰雪覆盖,没有瀑布,并且“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
(2)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记念刘和珍君》 )
(4)往事越千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浪淘沙 北戴河》 )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发出革命号召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斥责男子感情一变再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与秦灭亡的历史常常被后人用来针砭时弊,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讽谏当朝统治者未能吸取历史教训;苏洵在《六国论》中则以泱泱大国最终“________________”的凄凉结局表达对赵宋王朝重蹈覆辙的忧虑。
(3)在《登岳阳楼》中,杜甫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段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荆轲蹈死不顾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青年志士搏击时代风雨、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樊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合乎武德的。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1】这是一首____________(诗体)。
【2】诗人是怎样表现“春寒”的?
【3】你怎样理解尾联的含义?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乔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夏四月,公北救刘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袁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都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世人未之奇也 奇:认为……奇特
B.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 趣:奔赴,奔向
C.此所以饵敌 所以……的原因
D.天下莫敌矣 莫:没有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B.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C.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土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D.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不说避忌的意思,我国古代常在人的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字,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C.骑,文中是骑马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名词,指一人一马的合称。
D.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曹操曾在此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史称官渡之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机警。曹操年少时机警有谋略,但放纵不羁,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大家都不看好他,只有乔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B.曹操善于纳谏。曹操北上救刘延时,兵力不如袁绍,他听从荀攸诱敌分兵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日夜兼程直奔白马,最终大破敌军。
C.曹操胆识过人。在延津南面敌人的骑兵很多,属下建议撤回辎重守卫军营,曹操说这是诱敌之计,不能撤回去,他最终抓住战机,以少胜多。
D.曹操宽宏大度。袁军全面溃败后,曹操从收缴的袁绍的信件中,得到了一些许都和自己军中的人给袁绍的信件,他却把这些信件全部都烧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2)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深圳龙岗附属中学、深圳龙城高级中学、深圳中学联合举办了一个活动——“情归纸笔”元旦书信活动。该活动倡议全市高中同学在2021年元旦到来之际,以纸质书信的形式,给兄弟学校的同学写一封信,以交流思想,增进情谊,同贺新春,共创未来。倡议甫出,各校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此活动倡导重拾纸笔,情归书信,既加强了校际交流,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意义非凡,理应积极参与;有的则说在微信交流方便快捷的今天,竟推崇过时而麻烦的“鸿雁传书”,纯属抱残守缺,逆势倒行,必当坚决抵制。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请你从“传统书信,应被传承”和“传统书信,可以休矣”两个标题中任选一个作为你作文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