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喀什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D.华山

  • 2、选出“以”字用法全都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A. ①②   B. ③⑥   C. ②⑤   D. ④⑥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江陵,顺流东也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山川相缪,郁苍苍   客亦知夫水与月

    C.寄蜉蝣天地   托遗响悲风

    D.固一世雄也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 4、下面对这则招领启事存在的问题,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招领启事

    大家好!感谢莅临我店购物。

    昨日有顾客在本店二楼拾到男用手包一个,内装人民币500元,华为手机一部,银行卡、超市购物卡数张,望失主务必在今天下午五点以前前来认领。

    2018年5月1日

    XX书店办公室

    A. 招领启事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大家好”“感谢莅临”等称呼与问候容易冲淡主要事宜,应删去。

    B. 招领启事中既要说明物品的主要特征,又不能说得太具体,如“500元”“华为手机一部”说的太具体。

    C. 本招领启事确定的认领时间期限,十分合情理;但“务必”一词用语太生硬,不够得体,应该删除。

    D. 落款应先写个人或单位名称,后写发文日期。

  • 5、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客有吹洞箫者

    B.固一世之雄也

    C.渺渺兮予怀

    D.月出于东山之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黄振萍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6日)

    1以下表述不属于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的一项是( )

    A. 存心复性,学以成人,经世致用

    B. 见得亲切,用得透脱

    C.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

    D.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作者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论述了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对读书方法的重视。

    B. 文章在论述读书方法的过程中,以陈善的主张作为论述的重点,又以王国维的美学观点加以佐证。

    C. 文章在论述读书的意义时,首先肯定了读书能够获取新知,然后重点阐明读书能够扩充生命体验。

    D.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引用儒家经典尤其是孟子言论,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徐与乔的《五经读法》、周永年的《先正读书诀》就很难得以出现。

    B. “古之学者为己”,可见古人认为读书只以“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背离了读书本意,读书重在提升自我用于家国。

    C. 优秀的读书人可以把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增添古书的生机活力,提升古书的价值。

    D. 文中倡导的读书方法有鲜明的儒学特色,所以按照这个方法读书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与不变的争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____________ , 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村居图。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作结,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明全诗主旨。

    (4)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正是词人超越了表层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意地触及了关于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的体现。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________”的结局。

    (7)《声声慢》中写急风逼人加重愁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而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建筑的走势状态和结构的工巧精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上元元年三月,校检

    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情感显得含蓄蕴藉、低徊起伏,体现了杜诗什么样的风格。

    (2)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父,生而不慧,为秘书郎,亡。灵运幼便颖悟,玄甚之。谓亲知曰:“我乃生,那得生灵运!”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成称谢康乐也。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以为记室参军。毅镇江陵,又以为卫军从事中郎。毅伏诛,高祖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

    高祖伐长安,骠骑将军道怜居守,版为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又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奉使慰劳高祖于彭城,作《撰征赋》。

    宋既立,仍除宋国黄门侍郎,迁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坐辄杀门生,免官。高祖受命,降公爵为侯,食邑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其意焉。在郡一载,称疾去职。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关。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宋书·列传二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秘书郎,亡 蚤:通“早”

    B. 灵运幼便颖悟,玄甚之 异:以……为异

    C. 文章之美,江左莫 逮:赶得上

    D. 所至辄为诗咏,以其意焉 致:达到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谢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的一组是 

    ①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②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

    ③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

    ④既不见知,常怀愤愤

    ⑤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⑥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灵运祖父声名显赫,父亲资质平平,谢灵运却早年聪颖异常,深得祖父和堂叔的喜爱。

    B. 谢灵运承袭康乐公这一爵位,后被高祖任命为太尉参军,在该任上因擅杀门生而被免除职务。

    C. 谢灵运因非议诋毁执政的大臣,被外放为永嘉太守,任职一年即称病弃官,堂弟们 劝阻亦不听从。

    D. 谢灵运移居会稽,居所依山傍水,景色幽美,他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情山水游乐其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

    (2)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时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请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你阅读《红楼梦》的感悟,给她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要求:符合书信格式,自拟题目(必须),自选角度,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