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丽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项是(

    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

    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 2、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皆为陛下所成就

    A.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 共其乏困   D.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4、下列是对《红楼梦》(1-5回)内容的判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B.《红楼梦》中关于迎春遭遇的一首《恨无常》说:“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警示贾家要及早从名利场中退出,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

    C.《红楼梦》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暗示了主人公林黛玉虽然才华出众却终被埋没的悲惨命运。

    D.《红楼梦》中,元春的命运决定了贾府的兴衰。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北京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2010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B. 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滨州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 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棋圣

    韦延才

    黄小奇那次回乡,算是衣锦荣归,当时他的棋艺与离家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头上戴着棋圣的光环。但小镇信息闭塞,黄小奇成为棋圣的事还没人知晓。

    黄小奇是回家把父母接走的。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黄小奇就在小镇上多逗留了几天,拜拜亲戚,访访朋友。黄歌儒是黄小奇一定要拜访的人,他是黄小奇儿时最好的朋友和棋友。

    黄歌儒在小镇上棋艺可算一流,没几人能敌得了他。故友相逢,自然少不了要切磋一番。对于黄小奇来说,黄歌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小时候,他们棋盘上往往不分伯仲。黄小奇十几年的走南闯北,黄歌儒知道好学的他技艺定会长进不少,故不敢掉以轻心,一开始就下得小心翼翼。

    黄小奇的心情却没放在下棋上,他只想叙叙旧,回忆回忆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

    “看你还往哪走?”黄歌儒又下了一颗棋子,说。

    那天,黄小奇和黄歌儒连下三盘,各胜一盘一和棋。其实黄歌儒根本不是黄小奇的对手。过手几招黄小奇就发现黄歌儒的技艺与十几年前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黄小奇就不动声色地让着他。

    回到家里,想着儿时最好的朋友如今生活还是如此的艰辛,黄小奇心里不是滋味,便萌生了帮他一把的念头。怎么帮他呢?直接给他银票么,那样太伤黄歌儒的自尊了,他也肯定不会接受。想来想去,黄小奇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黄小奇很不服气地来到黄歌儒家里,要和黄歌儒再次挑战。黄歌儒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马上摆上了棋子。下子前,黄小奇忽然说:“今天我们要玩就玩个痛快,输一盘10个大洋。”黄歌儒以为黄小奇在开玩笑,笑着道:“好啊。”

    这一次,他们在棋盘上杀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收盘时,黄小奇竟输掉了100个大洋。黄小奇站起来,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黄歌儒说:“这100个大洋就是你的了。”

    黄歌儒连连摆手:“千万要不得,哥们这不是说着玩玩的吗。”

    黄小奇认真道:“泼出去的水还收得回么?你如果不想让我陷入不诚不义之地,就把银票收下。”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多年,一次,黄小奇参加完一个比赛回来,途经家乡的城市,便取道回小镇一看。

    回到小镇,黄小奇直去镇尾找黄歌儒。来到黄歌儒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上面结了大大小小的蜘蛛网,一派破落的景象。

    是不是黄歌儒拿着他输的100个大洋在他处起家了?黄小奇一边心里生出这样的想法,一边去询问小镇上的人。

    物是人非,小镇上很多人不认识黄小奇。一位中年妇女告诉黄小奇,多年前小镇上出了一个棋圣,一次,棋圣到镇上与黄歌儒对弈了一天一夜,结果棋圣败给了黄歌儒,还输给了黄歌儒100个大洋。

    “那他拿这100个大洋干吗去了?”黄小奇问。

    “赌输了,”中年妇女接着说:“那个棋圣走后,黄歌儒才知道被他打输的人就是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棋圣。从那次的对弈中,黄歌儒看到了发财的路儿,你想想,棋圣都败在了他的手上,还有谁敌得过他呢?于是他就以一个大洋一盘棋和人下棋,起先还赢了一些。”

    “后来呢?”

    “后来黄歌儒遇上了高手,老是输,不说那100个大洋,连老婆也输掉了。”

    “他就不知道收手么?”

    “他总是不死心,因为他打败过棋圣。”

    “那现在他在哪?”

    “也不知到底在哪,有人说在城里看到过他和人赌棋,赌得只剩了一条裤衩。”

    “哦。”黄小奇神情沮丧,默默地走出了小镇。

    黄小奇从小镇回来,就把那个代表他棋艺最高荣耀的棋圣奖杯摔了个稀巴烂,从此,他就淡出了棋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仙逝。

    黄小奇的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才意外地知道他就是那个曾经名赫一时的棋圣。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讲述了棋圣黄小奇本想帮助好友黄歌儒,最后却导致好友因赌惨败的故事,这使我们对“好心”与“名利”有了新的认识。

    B.黄小奇在与黄歌儒对弈时,并没有把输赢看得有多重,这是因为他这次来是为了叙叙友情,谁胜谁负不是下棋的目的。

    C.黄小奇第二天再去找黄歌儒下棋时,故意以赌的方式输了100块大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朋友,但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

    D.黄歌儒知道了自己战胜的黄小奇是棋圣后,心境发生了变化,他到处找人赌棋,结果屡战屡败,最后连老婆都赌输了。

    【2】文中的划线句子表现出黄小奇怎样的心理活动,试作出分析。

    【3】黄歌儒的悲惨结局,你觉得是黄小奇的“好心”导致的,还是黄歌儒的“名利之心”导致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雨从头上湿到胛。(杨万里《插秧歌》)

    (3)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7)这次第,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9)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10)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2)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

    (3)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7)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8)淇则有岸,_______。(《诗经·氓》)

    (9)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11)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1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李商隐《锦瑟》)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的句子是:  

    (3)《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抒写得极为凄婉的两句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美景色。

    (2)李煜在《虞美人》中,通过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感叹。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魂魄惊动,猛然惊醒,由梦境回到了现实。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4)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6)______________ ,悠悠我心。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诗人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②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内。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③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④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传》)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善属文,书画(________      (2)世宗以景故,不________

    (3)王师金陵(________          (4)左千牛卫将军(________

    【2】下到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B.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C.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D.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3】请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4】根据文章,分析李煜的人物形象。

    【5】《虞美人》中所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欧阳修笔下的“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中都体现了李煜的“愁”,你更喜欢谁写的?请简述你的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微信、抖音、QQ空间……各种自拍、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打赏乐此不疲。人们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

    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人生自然充实,就不会过分在意他人关注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